浙江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據悉,浙江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已經出爐了,那么需要參考的可以來借鑒看看了,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浙江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浙江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符合202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中畢業生均可報名。申請報名考生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綜合素質優秀、學業成績優異的考生;
第二類: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潛質和表現的考生,要求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任一學科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獲獎名單以中國科協官網公示為準,網址:http://gs.cyscc.org/)
二、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一)招生專業及相關要求
招生組別 | 招生專業 | 高考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 | 非高考改革省份科類要求 |
理學I類 | 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工程力學 | 物理和化學 | 理工 |
理學II類 | 化學、生物科學、生態學、生物育種科學 | ||
基礎醫學類 | 基礎醫學 | ||
人文歷史類 | 哲學、歷史學、 | 不限 | 文史 |
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 |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及計劃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4月15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登錄浙江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
4月15日至4月27日中午12時前,第二類考生須登錄浙江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及浙江大學招生管理服務平臺(http://bgpt.zdzsc.zju.edu.cn/zsxt/web/xsLogin/login.zf)兩個報名平臺按要求準確、完整、按時完成網上報名并提交。
每位考生限報一個招生組別,組別內最多可填報不超過4個專業。考生須在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附加信息”中上傳考生簽字的《誠信考試承諾書》掃描件(見附件)。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得兼報其他高校。
我校將依據學科特長及綜合表現對第二類考生進行審核,第二類考生的審核結果預計于4月28日在浙江大學招生管理服務平臺(http://bgpt.zdzsc.zju.edu.cn/zsxt/web/xsLogin/login.zf)中公布。審核通過者可獲得破格入圍面試資格,審核不通過者將以第一類考生身份參與后續選拔流程,或可登錄浙江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自行取消我校強基計劃報名。
(二)考生須參加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三)學校考核
1.筆試
高考后出分前,第一類考生參加我校組織的筆試,具體時間安排詳見準考證。筆試科目:理學I類為數學和物理,理學II類為數學和化學,基礎醫學類為物理和化學,人文歷史類為語文和歷史。我校將根據筆試成績,按招生組別的分省招生計劃數的5倍確定各省入圍面試考生名單并公布入圍標準,同專業組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圍。未入圍面試考生不參與后續環節及綜合成績排序。考生可在報名系統內查詢筆試成績及是否入圍面試情況。
2.綜合面試
高考后出分前,入圍面試的第一類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綜合面試。具體安排詳見后續我校本科招生網最新公告。綜合面試著重考查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專業志向和興趣特長、好奇心和探究欲、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質。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供的考生綜合素質檔案將作為專家面試的重要參考材料。面試采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簽的方式,全程錄音錄像。
對于審核通過的第二類考生,直接入圍面試,不占第一類考生入圍名額,我校將結合學科特長組織綜合面試。
3.體質測試
體質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BMI)、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米跑。體質測試成績將作為錄取時同分排序依據。考生確因身體原因不能參加體質測試的,須書面提交體質測試免測申請,免測申請審核通過者可予以免測。體質測試具體安排及免測申請相關注意事項,詳見后續我校本科招生網最新公告。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招生流程所作調整,將另行通知。
(四)錄取辦法
1.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須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相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招生考試機構確定的特殊類型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
2.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綜合成績由高考成績(占85%)、學校考核成績(占15%)組成。
綜合成績(滿分1000分)=高考成績/高考成績滿分_8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數)+學校考核成績(折算為滿分1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數)。
學校考核成績由筆試成績與面試成績按2:1比例折算。
3.確定錄取名單
全程參加學校考核的考生,方可進入綜合成績排序。
高考成績出分后,對于第一類考生,根據考生填報志愿和在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按考生綜合成績由高到低排序、按“分數優先,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確定強基計劃擬錄取名單。同分排序規則:依次按學校考核成績、學校考核筆試成績、高考成績、高考語文成績、高考數學成績、高考外語成績、體質測試成績排序。
對于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所在省份同一招生組別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我校追加計劃予以錄取。
強基計劃擬錄取名單經學校招生工作小組審定后,報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審核并辦理錄取手續。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特色
(一)納入榮譽學院培養體系。強基計劃學生納入竺可楨學院實施特別培養,強化使命驅動,厚植家國情懷,培育遠大理想。實施“三制三化”(學分制、導師制、書院制和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推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交叉培養的深度融合,培養人格、素質、能力、知識俱佳的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
(二)實施本研銜接培養。我校強基計劃學生單獨制定培養方案,學生按專業單獨編班,配備班主任和專業導師,實現人生和學術的全面領航。我校強基計劃培養實施階段性考核和動態進出機制,對符合培養要求的學生實行本研銜接培養。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學生主要在強基計劃所在基礎學科專業進行培養,部分學生也可根據培養方案在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進行學科交叉培養。本研銜接專業范圍見各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培養方案,具體轉段辦法以轉段當年度學校有關工作方案為準。
(三)突出國際化培養特色。實施全球開放發展戰略,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頂尖學科的深度合作,提供浸潤式國際化培養,針對強基計劃部分專業探索引入國際導師,實施高質量國際化培養。本科階段在海外交流實踐方面予以優先安排,研究生階段在博士生海外聯合培養方面予以優先安排。
(四)強化全面科研訓練。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教學,激發學生學術志趣,樹立創新意識,提升科學素養,探索在學科會聚和集成攻關中解決交叉培養等難題。深入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和關鍵產業重點單位,引入行業導師、國家重大工程技術總師等參與協同育人,培育產教融合的示范樣板課程,建設面向戰略領域的實踐育人平臺。依托重大科研平臺所承擔的科研任務,支持強基計劃學生參與基礎研究、前沿交叉研究和顛覆性技術攻關,切實增強學生的科研攻關能力。
(強基計劃各招生專業培養方案詳見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網站公告通知)
五、其他說明
(一)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直接或匯總各中學報考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后上傳至報名系統。
(二)對于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理。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取消學籍,畢業后發現的,則取消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關措施的權利。
(三)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后原則上不轉專業。
(四)選拔測試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
(五)學校未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強基計劃等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營利性培訓活動。
六、監督保障機制
(一)我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浙江大學招生工作小組的領導下,由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我校在實施本簡章的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選拔方法公平、錄取標準公示。
(二)我校將對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學生,按教育部相關規定處理。
(三)我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接受我校紀檢監察機構全程監督,并接受社會監督。
強基計劃需要哪些材料
1、報名申請表、獲獎證書、高中階段文化課成績。這幾項材料最能直接體現出考生的學科特長和綜合素質,獲獎證書和高中階段文化課成績更是高校強基計劃初審重要參考指標。
2、特殊材料。高校需要考生報名時提供的其他材料往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復旦博雅杯報名時需要提供的書評。
3、模考成績。模考成績能直接體現考生現階段學習狀況,但因強基計劃報名時,部分中學可能還未進行一模、二模考試,所以給予4顆星。
4、自薦信、推薦信。
自薦信是反映考生興趣、愛好、學習成長、彰顯考生個性的重要形式。一份精心準備、含金量高的自薦信,可以成為考生在初審環節贏得競爭的籌碼,但一般不具有決定性作用。
專家/學校的實名推薦,能更全面的展示考生特長和創新潛質,但推薦信并不是必備材料,作用更多的是錦上添花。
5、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學考更多的是影響綜合評價招生,對強基計劃作用有限,但是部分院校強基計劃對江蘇考生有要求。
如:2018年上海交大要求江蘇強基計劃考生的兩門選測科目等級需達到1A1B。
6、其他證明材料。該類材料更多的是輔助作用,證明考生的綜合素質優秀或者具有創新潛質等。
強基計劃的五大好處
一:公平
以成績為核心,更重視高考成績與校考成績的結合,與往年自主招生大不同的是,這個招生計劃沒有任何灰色地帶,憑成績說話,復試也以成績為主,避免找人找關系,對于所有考生來說更公平。
二:機遇
強基計劃需要高考和校考的成績相結合,而高考成績為實際分數/750_100_85%進行計算,說實話,考680分最后的成績是77.1分,考600分的同學最后成績是68分,對于分數不高的同學,能與分數高的同學享有同樣的機遇。
三:驅利
往年自主招生,更看重考生獲得的奧賽證書,很多考生通過中介購買假證充當升學條件,傷害了更多考生的公平性,而強基計劃雖然有奧賽證書是優勢,但只作為破格錄取的條件,還是以分數為主,如果分數高的同學招滿,即使有奧賽證書也沒有實際意義,而且還要求科協公示獲證名單供錄取大學查詢,更加驅除了利益的誘惑。
四:教學
往年自主招生升學的考生和普通班的學生放在一個班級,共同學習,并沒有體現出自主招生的優勢。而今年強基計劃招生的考生會編在同一個班級,每所大學都會派出最優質的資源親自帶這個班,確保考生在這個班級的學習質量,畢竟是為了祖國的未來付出更大的貢獻,所以更重視教學環境和實際教學質量。
五、優先保研直博
強基計劃就是為了國家培養更多專業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選才,所以強基計劃的考生優先保研直博,派出各大學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最優質的實驗基地,確保這批學生能夠為國家科研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強基計劃有哪些弊端
1.時間緊張,太難了
根據各校的要求,報名時間大概在10-20天左右。雖然入圍校考是按高考成績排名,但是校考中有一部分分值是“綜合檔案”分,由此來看這個材料還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視。校考時間在高考之后,大概是7月中旬,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
2.限報一所,太難了
從各校公布的招生簡章來看,強基計劃僅限報一所高校,但是部分高校可以報2個及以上的專業。這就意味著,家長在給孩子擇校的時候要更為慎重,一方面要思考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另一方面要衡量孩子的成績,避免滑檔。
3.破格入圍條件要求高,太難了
大部分高校都說破格要金牌或銀牌,從這個情況來看,可以說國決銀牌是“基本要求”。這也讓競賽黨們有點尷尬,畢竟拿著金銀牌的競賽黨基本都是奔著清北去的,到底要不要“退而求其次”很難抉擇。
4.招生計劃少,太難了
從目前已經公布的強基計劃的招生人數來看,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均只招生30人,招生人數最多的中科大、南京大學和西安交大也不過招生210人!從入圍比例來看,一般都要求1:3或1:4,清華、北大甚至達到1:5,可以預想,競爭肯定異常激烈。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有哪些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