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考客觀題考試考場規則
2023年法考客觀題考試考場規則
一、應試人員應當憑準考證和居民身份證,經考務安全管理系統核驗身份后進入指定考場參加考試,無準考證和居民身份證的人員不得參加考試。
二、應試人員在考試前45分鐘內可以進入考場,考試開始30分鐘后,應試人員不得進入考場,考試結束前60分鐘內,應試人員經監考員同意后可以交試卷離開考場。
三、應試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考試紀律:
1、不得在考場內喧嘩、走動等影響他人考試或交卷后在考場附近喧嘩等影響考試秩序;
2、不得在考場內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或者以互打手勢等方式傳遞信息;
3、不得與他人交換試卷(答案),不得窺視、抄襲他人答卷或者同意他人抄襲;
4、不得在規定時間以外答題;
5、不得將試卷(答案)、草稿紙和考場配發材料帶出考場,不得抄寫試卷,或者以任何形式將試題信息進行記錄、存儲、輸出考場;
6、不得有其他違反考試紀律的行為。
四、應試人員除攜帶必需文具外,不得隨身攜帶書籍、筆記本、紙張、報刊、電子用品、存儲設備及通訊工具等物品進入考場。考場提供文具的,應試人員不得自行帶入。
五、應試人員進入考場后應當對號入座,并將準考證、居民身份證放在桌面左上角,供監考員查驗。
六、應試人員違反《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應試規則》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處理。
七、應試人員應當在考試開始前,根據監考員的要求和提示登錄考試系統,填寫準考證號和居民身份證號,閱讀考生須知、注意事項等,核對考試相關信息并進行確認,具有無法登錄計算機系統或網絡通訊故障、信息錯誤等情形的,應試人員應當及時向監考員報告。
八、應試人員應當按照監考員的指令和規定的步驟操作計算機,使用鼠標和鍵盤在設定的答題區域內答題,并保存答題結果,不得執行其他操作。
九、考試期間,應試人員不得擅自關閉計算機,調整計算機顯示屏擺放位置和角度,搬動主機箱,更換鍵盤和鼠標等外接設備,不得在考試機上插入硬件和安裝軟件。
十、考試期間,應試人員不得要求監考員解釋試題,如出現試題內容顯示不全、識別率低切換等情形的,可以舉手報告,經監考員同意后詢問。
十一、考試期間如出現網絡故障、電力故障、設備故障等異常情況的,應試人員應當及時向監考員報告,服從監考員安排,耐心等待解決。非因應試人員自身原因出現的設備故障導致延誤答題的,可以按規定進行補時、補考。
十二、應試人員因自身原因導致電子試卷下載延遲、題目漏答、考試設備損毀、電子答題數據上傳有誤的,應當自行承擔責任。
十三、考試結束指令發出后,應試人員應當立即停止答題,系統自動回收電子答題數據,應試人員應當待監考員確認電子答題數據全部上傳后有序離開考場。
十四、應試人員沒有按照要求進行登錄、答題、保存電子答題數據,導致系統不能正確記錄相關信息的,應當自行承擔相關責任。
十五、應試人員應當使用規定用筆在答卷設定的答題區域作答,設置選做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法考客觀題分值分布
客觀題共考兩卷,試卷一和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每卷分值為150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每卷考試時長均為3小時。
法考客觀題考試內容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制度)。
法考客觀題考查特點
(1)重者恒重。首屆法考所考查的都是本學科最重要的知識,是一個法科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歷年所考查的考點高度重合。因此,本學科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識點將成為每一年法考的重頭戲。
(2)新增必考。首屆法考是對之前考試的延續,因此在考點上有相當比例是重合的;也是對前一次考試的超越,新增新修成為新的命題方向。因此,無論是司考,還是法考都有一個明顯的趨勢,那就是當年新出現的知識點,來年必考,而且還會考的越來越難。
(3)綜合考查。首屆法考也給各位考生敲響了警鐘,法考的命題將會越來越重視學科之間的綜合性考查,重視民事法律、刑事法律之間的綜合性考查,將實體法和程序法進行結合,如綜合民法、民訴、商法等多學科知識點進行綜合性考查。
法考客觀題科目合格分數線
依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確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合格分數線。全國合格分數線為180分。放寬合格分數線分為三檔,西藏自治區放寬合格分數線為140分;青海、四川、云南、甘肅四省藏區,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三區三州”放寬合格分數線為150分;其他放寬地方放寬合格分數線為160分。
客觀題考試合格成績在本年度和下一個考試年度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