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2023“亞錦賽”比賽時間表
9月3日 中國女排 VS 中國香港女排
9月4日 中國女排 VS 菲律賓女排
9月5日 中國女排 VS 哈薩克斯坦女排
2023亞錦賽賽程表
亞錦賽賽程表有小組賽階段、淘汰賽階段、半決賽階段、季軍賽、決賽等等。
一、小組賽階段
1、8月17日14:00—16:00,中國VS馬爾代夫。
2、8月18日19:00—21:00,中國VS菲律賓。
3、8月20日14:00—16:00,中國VS韓國。
二、淘汰賽階段
1、8月22日14:00—16:00,1AVS4B。
2、8月22日19:00—21:00,2AVS3B。
3、8月23日14:00—16:00,1BVS4A。
4、8月23日19:00—21:00,2BVS3A。
三、半決賽階段
1、8月25日14:00—16:00,勝者4VS勝者5。
2、8月25日19:00—21:00,勝者6VS勝者7。
四、季軍賽
1、8月27日14:00—16:00,敗者8VS敗者9。
五、決賽
1、8月27日19:00—21:00,勝者8VS勝者9。
什么是亞錦賽
亞錦賽的全稱是亞洲錦標賽。 是洲際比賽是世界錦標賽的洲際A級賽事,也是通往世錦賽的資格賽,獲得前三名的隊伍可以直接參加世界錦標賽。
排球比賽中有哪些規則
(1)每局比賽中,每隊最多可換人6次。每局正式隊員和替補隊員各有兩次上場機會。
(2)場上隊員的位置不輪轉,也無固定位置,不分前后排,只按事先排定的發球順序依次發球。任何隊員都可以在任何高度進行進攻性擊球和攔網。集體攔網時,一人觸球后仍可再次擊球,不算連擊,以第二次擊球論,但做第二次擊球時,不得扣球或吊球。
(3)場外教練員在換人時不得進行指導。
(4)在每局比賽中,每隊可要求兩次暫停。每次暫停的時間為30秒。換人后,可以立即要求暫停;暫停后,也可立即要求換人。可以連續叫兩次暫停。如某隊要求第三次暫停,裁判員應予拒絕,并判該隊失分。
(5)暫停時,場上隊員不得出場,亦不可與場外隊員談話或進行練習;場外隊員也不得進入場內。
(6) 比賽進行中,隊員的身體任何部分觸及球網(包括標志帶以外的球網和網繩),判為觸網犯規。
(7)比賽進行中,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如雙方隊員同時觸網,則判為雙方觸網犯規,重新發球。
(8)發球隊員有兩次發球機會,第一次失誤后還可以再次發球。
(9) 持球和連擊尺度放寬,但不鼓勵撈、捧、攜帶球等動作。
排球發球的常見錯誤
(一)、擊球時機的掌握
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明知有球來了就是接不住球,對球的落點判斷不好,會出現擊球過早或過晚這樣那樣的情況,對高球的處理尤其明顯,在這其中會出現擊球“落空”的現象。
(二)、擊球部位不準確
所謂擊球部位不準確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對球的擊打部位不準確。擊球時的部位過高或過低,過高時會出現墊“下網”的`現象,過低時擊球太高,給對方有利的扣球機會或出界的情況。第二種是手的部位不準確。觸球時,應用前臂腕關節以上10厘米左右的橈骨內側平面接球。如觸球部位過高,兩臂間隙大而不好控制球,觸球部位過低,墊球腕部不易墊穩。
(三)、揮臂發力不協調
揮臂發力是指接球時,以肩關節為軸心,有下而上揮雙臂擊球,墊球時應配合蹬地、跟腰動作,使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手臂應適當緩沖。而造成揮臂不協調的原因是學生沒有領會墊球的動作要領,正確的發力順序,以及準確的判斷來球的速度和明確出手后球需要達到的高度和遠度。練習時應控制好球的落點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壓力。
(四)、要根據來球的角度和要求墊出的方向進行教學,而學生在練習中會出現手臂與地面的角度不合適和不能通過左右轉動手臂平面來控制墊球的方向。
墊球教學中的糾正方法
(一)“探雷”式移動墊球的糾正方法
1. 講清“探雷”式移動墊球的危害性。在練習過程中經常提醒學生,嚴格要求,經教學訓練后發現學生能大部分糾正動作。
2. 對于一些同學我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練習,依靠發球線 3米線 中線3米線 發球線進行教學訓練,每個點站好一名學生負責拋球,練習的學生在移動過程中先觸地再墊球。反復練習之后,學生很快克服了“探雷”式移動的墊球方法。或者采用自拋自墊擊掌后進行練習。或拋高球后擊掌于體前或體后再進行墊球練習,反復循環,也是不乏為糾正錯誤動作的一種好方法。
(二)、擊球時機的糾正方法
對于擊球時機落點的判斷練習我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兩人一組,一人拋球一人墊球,拋球時的落點要求在墊球者的前、后、左、右各個不同的位置。開始時拋球者可以喊一下,到后來就可以憑感覺進行移動練習,同時也采用高弧度或者低弧度的拋球進行相互交叉練習。對于處理很高的球,學生要有耐心,等判斷好落點后在下面等球進行墊球練習,反復練習,效果很好。
(三)、擊球部位的糾正方法
1. 采用一人持球于腹前,一人練習擊球部位的墊固定球練習,同時要提醒學生兩臂靠緊、挺直等要求。
2. 兩人一組進行拋墊球練習,可從近距離(3—5米)開始,慢慢地適當拉開距離進行練習,反復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