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蘇芮”于28日9時55分登陸福建晉江沿海
目前,中國氣象局維持臺風一級應急響應。中央氣象臺7月28日10時繼續發布臺風紅色預警和暴雨橙色預警。
10時,“杜蘇芮”中心位于福建晉江境內,就是北緯24.7度、東經118.6度,最大風力有15級(5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預計,“杜蘇芮”將以每小時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大風預報:28日14時至29日14時,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臺灣以東洋面、臺灣海峽、東海大部、黃海西南部、臺灣島、廣東東部、福建、浙江、上海、江蘇、江西東部、安徽東部、山東東南部等地將有5-7級風、陣風8-9級,其中臺灣海峽、福建南部沿海風力可達8-11級、陣風12-13級,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12-14級、陣風14-15級。
預計,7月28日14時至29日14時,福建、江西東部、浙江東部和南部、上海、安徽中南部以及河北南部、山東大部、河南中北部、甘肅東部、陜西中部、湖北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福建東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28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超過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需要注意的是,在臺風登陸后臺風眼經過區域會出現短暫平靜,而后強風雨將再度來襲,公眾不能放松警惕,需繼續在家中等待臺風影響徹底結束。
氣象部門提示,“杜蘇芮”帶來的風雨影響不止在沿海地區,即使在登陸后,還會給內陸地區帶來強降雨,威力不容小覷,要加強防范。
防御指南:
1.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臺風搶險應急工作。
2.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3.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盡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臺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
5.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臺風的具體結構:
臺風大多產生在對流性云團中,因而初生臺風附近有塊狀云團,隨著臺風的不斷加深發展,形成了圍繞臺風眼區的特有的近于團環形的濃厚云區。依據臺風的衛星云圖和雷達回波,發展成熟的臺風云系由外向內有:(1)外螺旋云帶:由層積云或濃積云組成,以較小的角度旋向臺風內部;
(2)內螺旋云帶:一般由數條積雨云或濃積云組成的云帶直接卷入臺風內部;
(3)云墻:是由高聳的積雨云組成的圍繞臺風中心的同心圓狀云帶,云頂高度可達12公里以上。好似一堵高聳的云墻;
(4)臺風眼區:因氣流下沉,晴空無云。如果低層水汽充沛,逆溫層以下也可能產生一些層積云和積云,但垂直發展不盛,云隙較多,臺風區內水汽充沛,氣流上升強烈,往往能造成大量降水(200一300毫米,甚至更多),降水屬陣性,強度很大,主要發生在垂直云墻區以及內螺旋云帶區,眼區一般無降水。
如果臺風底層按輻合氣流速度大小分為三個區域:
外圈,又稱為大風區。自臺風邊緣到渦旋區外緣,半徑約200~300km,其主要特點是風速向中心急增,風力可達6級以上;
中圈,又稱渦旋區。從大風區邊緣到臺風眼壁,半徑約在100km,是臺風中對流和風、雨最強烈區域,破壞力最大;
內圈,又稱臺風眼區。半徑約5~30km。多呈圓形,風速迅速減小或靜風。
關于臺風能量:
臺風在低層主要是流向低壓的流入氣流。由于角動量平衡,在內區可產生很強的風速,在高層是反氣旋的流出氣流。上下層環流之間通過強上升運動聯系起來,這是臺風環流的主要特征。
臺風中最暖的溫度是由下沉運動造成的,它正出現于眼壁內邊緣以內,這里有最強的下沉運動。在臺風低層最大風速半徑處,輻合最強,最大風速值半徑的大小隨高度變化甚小,并位于眼壁之中。另外臺風結構的不對稱性也是近年來人們注意的特點,分析表明,無論是在臺風內區和外區都有明顯的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對于臺風發展和動量及動能的輸送等有重要的作用。
天氣尺度的臺風是大氣中很強的動能源,因而從能量上臺風對大氣環流的變化和維持應有重要的影響,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能量問題上近年來有人還指出,角動量的水平渦旋輸送在臺風外區很重要;另外,在外區動量的產生和輸送也很重要,它們在臺風能量收支中不應加以忽略,這些都與臺風的不對稱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