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計算機三級《PC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CPU的運算速度與它的工作頻率、cache容量、指令系統、運算器的邏輯結構等都有關系。CPU的工作頻率也稱為CPU的主頻,它決定著CPU內部數據傳輸和指令執行的每一步的快慢。
(2) 內存容量與速度
計算機中內存的容量是越大越好,速度是越快越好。
內存的速度用存取周期來衡量。存儲器執行一次完整的讀(寫)操作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存取周期,通常情況下也就是從存儲器中連續存(寫)或取(讀)兩個字所用的最小時間間隔。
(3) 硬盤存儲器性能
磁盤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磁盤的存儲容量和平均訪問時間。
(4) 總線的傳輸速率
總線的傳輸速度直接影響到計算機內部各個部件相互間傳輸數據的速度,它與總線中的數據線寬度、總線工作頻率、每次數據傳輸需要的總線周期數目等有關,以MBps或GBps為單位。
(5) 系統的可靠性
系統的可靠性常常用平均無故障時間(mean rime between failures,MTBF)、平均故障修復時間(mean time to repair,MTTR)來表示,它們的單位是“小時”。若MTBF值很高,且MTTR值很低,則稱該計算機具有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PC軟件
1.軟件的功能與分類
目前絕大多數計算機都是按照馮•諾依曼“存儲程序”的思想設計的。軟件大致劃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
2.系統軟件
系統軟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程序、實用程序與工具軟件等。
(1)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operationg system,OS)是直接運行在裸機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件,任何其他軟件都必須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才能運行。它已成為計算機系統必不可少的基本組成部分。操作系統負責對計算機系統的各類資源(包括硬件與軟件資源)進行統一控制、管理、調度和監督,合理地組織計算機的工作流程(故被稱為操作系統),其目的是提高各類資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戶使用,并為其他軟件的開發提供必要的服務和相應的接口。
(2)程序設計語言及其處理程序
計算機硬件可以直接執行的指令是由0和1所組成的一串二進位代碼,這是硬件唯一能直接理解的語言,稱為機器語言。所謂匯編語言,是一種與計算機的機器語言相當接近的符號語言,其本質是采用有助于人們記憶的文字符號來表示機器語言,再加上一些用來控制程序執行和便于定義數據的命令。匯編語言通常依賴于特定計算機的指令集,受到了計算機指令的限制,它與機器語言一樣,還是一種低級語言。所謂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是指比較接近于人們日常所使用的書面語言(英語)的用來編制程序的一類語言。比如已流行多年的FORTRAN、COBOL、BASIC、Pascal、C等程序設計語言都是高級語言。任何一個語言處理系統通常包含一個翻譯程序,它把一種語言的程序翻譯成等價的另一種語言的程序。被翻譯的語言和程序分別稱為源語言和源程序,而翻譯生成的語言和程序分別稱為目標語言和目標程序。按照不同的翻譯處理方法,可以將翻譯程序分為以下3類:
①從匯編語言到機器語言的翻譯程序稱為匯編程序。
②按源程序中語句的執行順序,逐條翻譯并立即執行其功能的處理程序稱為解釋程序。
③先將高級語言源程序翻譯成目標語言程序,然后與需調用的庫函數連接成為可執行程序,此類翻譯程序稱為編譯程序。
除了翻譯程序外,語言處理系統通常還包括編輯程序(用于編寫源程序)、連接程序(將多個分別編譯或匯編過的目標程序和庫文件進行組合)和裝入程序(將目標程序裝入內存并啟動執行)等。
(3)實用程序
實用程序(utilities program)指用戶完成一些日常任務所使用的工具程序,它多半應用于軟件和硬件的日常維護、管理和安全控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