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計算機二級mysql重點
1、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 軟件是包括【程序】、【數據】及【相關文檔】的完整集合,軟件是一種邏輯產品。軟件工程三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過程】,其中【過程】支持軟件開發的各個環節的控制和管理。
◆ 軟件工程的核心思想:把軟件產品當作是一個工程產品來處理,強調在軟件開發過程中應用【工程化】原則。
◆ 從工程管理角度,軟件設計一般分為兩步完成,它們是【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
★★ 軟件生命周期可分為多個階段,一般分為【定義】階段、【開發】階段和【維護】階段,編碼和測試屬于【開發階段】。
◆ 需求分析階段產生的主要文檔是【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軟件需求的規格說明書應該有完整性、無歧義性、正確性、可驗證性、可修改性等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確性】。
2、結構化分析與設計
★★ 需求分析的分發有:【結構化】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DFD是【需求分析階段】可以使用的工具之一。
◆ 結構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數據流圖(DFD);數據字典;判定樹;判定表。
◆ 在結構化分析使用數據流圖(DFD)時候,利用【數據字典】對其中的圖形元素進行確切的解釋。【數據字典】是結構化分析的核心。
◆ 典型的數據流類型有兩種,【交換性】和【事務型】。
◆ 常見的過程設計工具有:圖形工具(程序流程圖、N-S,PAD,HIPO)、表格工具(判定表)、語言工具(PDL偽碼)。
◆ 內聚性是模塊內部的聯系,耦合性模塊之間的相互聯系的緊密程度。
★★★ 追求目標是:模塊的內聚程度要高,模塊間的耦合程度要盡量弱。即高內聚低耦合。
★★ 程序流程圖中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的是【控制流】。【平行四邊形】代表輸入輸出,【矩形】代表處理,菱形代表【判斷】(注意,數據流圖中的箭頭,代表【數據流】)。
◆ 符合結構化原則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是:【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
3、軟件測試與維護
★★ 軟件測試的目的是盡可能多的發現程序中的錯誤,但是不包括改正錯誤。(軟件調試的目的才是改正錯誤)
★★ 軟件測試分為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其中【靜態測試】是指不執行程序,只對程序文本進行檢查。軟件的動態測試主要包括【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
◆ 黑盒測試的方法有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因果圖;白盒測試主要方法有邏輯覆蓋、基本路徑測試。(考試時給出一種方法的名字,你要知道屬于白盒還是黑盒)
【白盒測試】的原則之一是保證所測模塊的每一個獨立路徑至少要執行一次。白盒測試將程序看做是【路徑的集合】。
◆ 軟件測試一般按照四個步驟進行: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驗收測試和系統測試。集成測試應該在【單元測試】之后進行。
◆ 在模塊測試中,需要為每個被測試的模塊設計【驅動模塊】和【承接模塊】。其中,驅動模塊的作用是將測試的數據傳給被測試的模塊,并顯示結果。
◆ 【測試用例】是為某個目標而編制的一組測試輸入、執行條件及預期結果。測試用例包括輸入值集和【輸出值集】。
★★ 診斷和改正程序中的錯誤稱為【程序調試】(或軟件調試),通常也稱為Debug。軟件調試可分為【靜態調試】和【動態調試】。
◆ 在軟件已經交付使用之后,為了改正錯誤或滿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軟件的過程稱為【軟件維護】。注意軟件維護不屬于軟件生命周期【開發階段】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