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法干警考試文綜歷史考情分析及備考指導
即選擇題,共12道,每道2分,共24分。換言之,歷史客觀題的分數占據歷史科目的半壁江山,考查內容大都為基本史實,需要識記。例如:
(2011)3.1839年,在廣東主持虎門銷煙的是( )。
A.琦善 B.林則徐 C.左宗棠 D.曾國藩
【真題解析】B。考察近代重要人物和事件。虎門銷煙是清朝道光年間,林則徐等人銷禁鴉片的事件。道光年間,英國大量向中國輸入鴉片,造成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民體質下降,道光皇帝聽取林則徐等大臣的進諫,支持“禁煙運動”,于1838年11月15日,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煙。次年林則徐到達廣州后,收繳大量鴉片,1839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總重量1188127公斤的鴉片,歷時23天。故本題答案選B。
(2014) (2014)12、1991年“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時,不包括( )
A、俄羅斯 B、烏克蘭 C、格魯吉亞 D、俄羅斯
【真題解析】C。考察世界現代史上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相關內容。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協定,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獨聯體”共十一個國家,原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中,除了格魯吉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外都加入了“獨聯體”。故本題答案選C。
選擇題大多考察的重要的人物、國家、事件、戰爭等相關內容,廣大考生應有意識地梳理相關知識要點,做到心中有數。
二、主觀題。
即非選擇題,共2道,每道13分左右,共26分。已出現的考查形式有三類:簡答題、讀圖題和材料題。例如:
(2011)36.從政治、經濟和民族關系的角度,概述隋統一的歷史條件及意義。(13分)
【真題解析】通過閱讀題干,明確題意,就是考察隋朝統一的知識,作答即可,需注意題干問了條件和意義兩問,考生不要疏漏。
隋朝統一的歷史條件:
(1)人民深受分裂戰爭的痛苦,渴望全國統一(政治角度);
(2)南方經濟的發展,使南北經濟發展差距逐步縮小(經濟角度);
(3)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對峙的民族矛盾逐步消失(民族關系角度)。
隋朝統一的歷史意義:隋朝的統一,結束了南北長期的分裂局面,使社會秩序安定下來,農民有較多的時間從事生產,使南北經濟文化得到交流,封建經濟呈現繁榮局面。
(2012)3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圖5 隋代大運河示意圖
(1)指出隋代大運河的各段名稱。(4分)
(2)概述大運河開鑿的歷史意義。(7分)
【真題解析】史地結合題目,絲綢之路、新航路開辟路線等都可參照類似的思路備考。本題考查大運河的知識。
(1)由北向南分為永濟渠(涿郡至洛陽)、通濟渠(洛陽至盱眙)、邗溝(山陽至江都)、江南河(京口至余杭)。
(2)歷史意義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
①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
②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③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④方便南糧北運。
(2013)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
列寧在《論我國革命》中總結十月革命時指出:“毫無出路的處境十倍地增強了工農的力量,使我們能夠用與西歐其他一切國家不同的方法來創造發展文明的根本條件。”
材料二
五年計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因為同一時期西方經濟的崩潰……因此,原來的懷疑態度轉變為真正的興趣,有時轉變為模仿……有些國家甚至開始了自己的持續時間不一的計劃,希望來減輕本國的經濟困難……不發達世界中前殖民地民族的反應則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蘇聯是一個在30年內成功地將自己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轉變成世界第二大工業、軍事強國的國家,使這一驚人的變化成為可能的種種制度和技術對這些民族來說非常重要。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根據材料,概括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9分)
(2)在材料二中所說的“西方經濟的崩潰”期間,蘇聯經濟建設實施了哪些政策?(6分)
【真題解析】本題第一問考察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意義,可脫離材料,依據備考內容作答。第二問需要有解讀材料的基本能力,抓住“五年計劃”“西方經濟崩潰”等關鍵詞就很容易得知,此問考察的是斯大林模式。
(1)十月革命是俄國各種矛盾不斷激化的必然產物,社會主義是俄國人民在俄國發展進程中作出的歷史性選擇,反映了俄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一,十月革命揭開了俄國歷史的新篇章。它使俄國徹底擺脫了封建農奴制殘余的束縛,結束了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了新型的無產階級專政,從根本上推翻了人剝削人的制度,解決了俄國社會發展中最尖銳、最突出的矛盾,使勞動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
第二,十月革命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蘇聯通過十月革命從一個原先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關于無產階級革命、武裝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的一次偉大實踐,是俄國無產階級打碎舊世界、建設新社會的創舉。
第三,十月革命開辟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和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運動的新時代。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芬蘭等國爆發了革命,意大利等國發生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從根本上震撼了資本主義世界。十月革命的勝利給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提供了一個榜樣,即可以不通過發達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走上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從此,西方無產階級和東方被壓迫民族結成一條世界革命的統一戰線,使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被壓迫民族的斗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第四,十月革命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十月革命使俄國走上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蘇維埃政權的建立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成了現實,人們不再只是從書本上去論證或構想社會主義社會,而是在實踐中去創造新生活,建設新社會。十月革命后,蘇維埃俄國在沒有任何經驗借鑒的情況下,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艱難探索,為人類文明進程積累了一筆寶貴財富。
(2)“西方經濟的崩潰”指的是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在此期間,蘇聯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政府機關掌握國家全部經濟生活的中央計劃,成為其顯著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以政府行政計劃代替市場經濟調節分配社會資源,集中國家所有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以工業品對農產品的剪刀差來獲取資金,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
第二,蘇聯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國輸出資本、技術和尋找擺脫危機出路的有利時機,大量引進西方先進技術、技術人員和資金,在各主要工業部門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業,使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第三,加快對個體小農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按照計劃經濟和產品經濟的思路去組織和管理集體農莊,搞統一經營、統購統銷。
總而言之,歷史主觀題的準備非常重要,可從重大變革、人物功過等角度備考,答題的時候務必字跡工整、條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