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輔導:二難推理知識入門
時間:
未知2
行測指導
二難推理,也稱假言選言推理。它是由兩個假言命題和一個選言命題做前提,推出結論的推理。它常常使人陷入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境地。
二難推理,據說源于古希臘“半費之訟”的故事。有一位青年拜當時著名的辯者普諾塔哥拉斯為師學習法律,就學費給付事宜,兩人達成協議:畢業時給付一半學費,另一半學費待該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贏官司時付清。但畢業后此君一直不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給付另一半學費。普氏不耐煩就將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辯論時普氏提出以下二難推理:
如果學生這次官司勝訴,那么按照協議約定,他必須付清余下一半學費;
如果學生這次官司敗訴了,那么按照法庭判決,他必須付清另一半學費;
總之,無論這位學生這場官司輸或贏,他也應付清欠我的一半學費。
沒想到作為被告的普氏的學生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馬上提出一個反二難推理:
如果我這場官司勝訴,按照法庭判決,我不用付另一半學費;
如果我這場官司敗訴了,那么按照協議,我也無需付另一半學費;
總之,無論這場官司輸或贏,我都無需付另一半學費。
其實,二難推理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主要有簡單構成式和簡單破壞式兩種形式:
例如,如果上帝能夠創造一塊連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那么上帝不是全能的;如果上帝不能創造一塊連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那么上帝也不是全能的。上帝或者能夠創造這樣一塊石頭或者不能創造這樣一塊石頭。上帝都不是全能的。
又如,倘若人命不是你謀害的,你家就不會拿出幾千兩銀子出來打點;倘若人命不是你謀害的,你家就不會答應按五百兩一條人命的規定算帳;你家已拿出幾千兩銀子出來打點;也答應按五百兩一條人命的規定算帳,所以,人命是你謀害的。
二難推理,據說源于古希臘“半費之訟”的故事。有一位青年拜當時著名的辯者普諾塔哥拉斯為師學習法律,就學費給付事宜,兩人達成協議:畢業時給付一半學費,另一半學費待該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贏官司時付清。但畢業后此君一直不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給付另一半學費。普氏不耐煩就將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辯論時普氏提出以下二難推理:
如果學生這次官司勝訴,那么按照協議約定,他必須付清余下一半學費;
如果學生這次官司敗訴了,那么按照法庭判決,他必須付清另一半學費;
總之,無論這位學生這場官司輸或贏,他也應付清欠我的一半學費。
沒想到作為被告的普氏的學生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馬上提出一個反二難推理:
如果我這場官司勝訴,按照法庭判決,我不用付另一半學費;
如果我這場官司敗訴了,那么按照協議,我也無需付另一半學費;
總之,無論這場官司輸或贏,我都無需付另一半學費。
其實,二難推理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主要有簡單構成式和簡單破壞式兩種形式:
例如,如果上帝能夠創造一塊連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那么上帝不是全能的;如果上帝不能創造一塊連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那么上帝也不是全能的。上帝或者能夠創造這樣一塊石頭或者不能創造這樣一塊石頭。上帝都不是全能的。
又如,倘若人命不是你謀害的,你家就不會拿出幾千兩銀子出來打點;倘若人命不是你謀害的,你家就不會答應按五百兩一條人命的規定算帳;你家已拿出幾千兩銀子出來打點;也答應按五百兩一條人命的規定算帳,所以,人命是你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