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招警考試邏輯判斷習題解析
廣西招警考試邏輯判斷習題(一)
C.小陳十分高興,所以小陳一定長得很胖;因為高興的人都能長胖
D.所有的雞都是尖嘴,這種總在樹上呆著的鳥是尖嘴,所以它是雞
【例題】母親要求兒子從小就努力學外語。兒子說:“我長大了又不想當翻譯,何必學外語。”
以下哪項是兒子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 )
A.要當翻譯,需要學外語
B.只有當翻譯,才需要學外語
C.學習外語也不得見得能當翻譯
D.學了外語才能當翻譯
【例題】已知:第一,《神鞭》的首次翻譯出版用的或者是英語或者是日語,二者必居其一。
第二,《神鞭》的首次翻譯出版或者在舊金山或者在東京,二者必居其一。
第三,《神鞭》的譯者或者是林浩如或者是胡乃初,二者必居其一。
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則以下哪項也一定是真的?( )
I.《神鞭》不是林浩如用英語在舊金山首先翻譯出版的,因此,《神鞭》是胡乃初用日語在
東京首先翻譯出版的。
Ⅱ.《神鞭》是林浩如用英語在東京首先翻譯出版的,因此,《神鞭》不是胡乃初用日語在東
京首先翻譯出版的。
Ⅲ.《神鞭》的首次翻譯出版是在東京,但不是林浩如用英語翻譯出版的,因此一定是胡乃
初用日語翻譯出版的。
A.僅Ⅰ、ⅡB.僅ⅡC.僅ⅢD.僅Ⅱ和Ⅲ
【例題】某地有兩個奇怪的村莊,張莊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說謊,李村的人在星期二、四、六說謊。在其他日子他們說實話。一天,外地的王從明來到這里,見到兩個人,分別向他們提出關于日期的問題。兩個人都說:“前天是我說謊的日子。”
如果被問的兩個人分別來自張莊和李村,以下哪項判斷最可能為真?( )
A.這一天是星期五或星期日B.這一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
C.這一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D.這一天是星期四或星期五
【例題】假設“如果甲是經理或乙不是經理,那么,丙是經理”為真,由以下哪個前提可推出“乙是經理”的結論?( )
A.丙不是經理B.甲和丙都是經理
C.丙是經理D.甲或丙有一個不是經理
廣西招警考試邏輯判斷習題答案
D【解析】三段論推理。
題干同D項的共同推理結構是:所有的S都是P,M是P,所以M是S。
B【解析】題干是一個省略的推理,運用必要條件假言推理規則。
兒子的推理過程是:“只有當翻譯,才要學外語,我不想當翻譯,所以不要學外語。”因此只有以B項為前提才能使兒子的思路在邏輯上自然一體,其他選項都不能使兒子的話一致連貫。
B【解析】運用選言命題推理規則。
本題考查的是選言命題推理,對Ⅰ項,“林浩如用英語在舊金山首先翻譯出版”不成立,僅僅意味著“林浩如”、“英語”、“舊金山”至少有一個不成立,并不能推出“胡乃初在東京首先翻譯出版”。所以I項為假。Ⅲ也是如此。
C【解析】直接推斷題。
若這天是星期一,前天是星期六。在星期六,張莊的人說實話,但在星期一他要說謊,因此他說:“前天我說謊。”相反,在星期六,李莊的人實際是說謊話,但在星期一他要說實話,因此,他說“前天我說謊”由于C項是“星期一或星期三”,只要有一天符合就為真。
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假言推理。根據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則否定前件式”由丙不是經理可推出并非(甲是經理或乙不是經理)即甲不是經理并且乙是經理。由此可以斷定A項正確。其余各項均不能推出乙是經理。
廣西招警考試邏輯判斷習題(二)
D【解析】三段論推理。
題干同D項的共同推理結構是:所有的S都是P,M是P,所以M是S。
B【解析】題干是一個省略的推理,運用必要條件假言推理規則。
兒子的推理過程是:“只有當翻譯,才要學外語,我不想當翻譯,所以不要學外語。”因此只有以B項為前提才能使兒子的思路在邏輯上自然一體,其他選項都不能使兒子的話一致連貫。
B【解析】運用選言命題推理規則。
本題考查的是選言命題推理,對Ⅰ項,“林浩如用英語在舊金山首先翻譯出版”不成立,僅僅意味著“林浩如”、“英語”、“舊金山”至少有一個不成立,并不能推出“胡乃初在東京首先翻譯出版”。所以I項為假。Ⅲ也是如此。
C【解析】直接推斷題。
若這天是星期一,前天是星期六。在星期六,張莊的人說實話,但在星期一他要說謊,因此他說:“前天我說謊。”相反,在星期六,李莊的人實際是說謊話,但在星期一他要說實話,因此,他說“前天我說謊”由于C項是“星期一或星期三”,只要有一天符合就為真。
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假言推理。根據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則否定前件式”由丙不是經理可推出并非(甲是經理或乙不是經理)即甲不是經理并且乙是經理。由此可以斷定A項正確。其余各項均不能推出乙是經理。
廣西招警考試邏輯判斷習題答案
【解析】B。直言命題推理。題干中的斷定等值于“所有的親戚都不知道明明的下落”。,即 B 項如果該命題為假,則其矛盾命題必然為真。其矛盾命題是“有的親戚知道明明的下落”必然為真。
【解析】A。直言命題推理。“有些不是魚的動物外表像魚”等價于“有些外表像魚的動物不是魚”,即 A。
【解析】C直言命題推理。由“我們班有的同學不會使用計算機”為真,則“我們班至少有一個同學不會使用計算機”也為真,而“我們班所有的同學都會使用計算機”為假,換位推理可得“不會使用計算機的有些是我們班的同學”;只有“我們班有的同學會使用計算機”無法判斷真假,因為有可能我們班所有的同學都不會使用計算機。
【解析】D。模態命題推理。根據模態詞的轉換“不可能”=“必然不”“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會投他的贊成票”即“必然不是所有人都投他的贊成票”,即必然有的人不會投他們的贊成票。即D。
【解析】B。結論型題目。由題干中的論述可知被害人在 1996 年 5 月受到過周某的威脅,但并不是由 1996 年 5 月開始受到威脅,故 A 項錯誤;不能由題干中被害人受到周某的威脅就推出被害人是被周某殺害的,故 C 項錯誤;被害人和周某分手而受到威脅是發生在 1996 年 5 月,而不能由此推出被害人受威脅的原因就是要和周某分手,可能還存在其他原因,故 D 項錯誤。由最后一句可知B 項正確。
廣西招警考試邏輯判斷習題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