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警考試基礎常識訓練題帶答案
C.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D.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2.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 )。
A.發展
B.以人為本
C.全面協調可持續
D.統籌兼顧
3.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民政部發出公告( )
A.公布第一批1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B.公布第一批2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C.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D.公布第一批4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4.下列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誤的是( )。
A.誠信、公平、文明、和諧
B.民主、平等、公正、誠信
C.愛國、平等、富強、法治
D.民主、敬業、和諧、友善
5.和諧社會可以理解為( )。
A.西方社會的“福利社會”
B.社會主義的治國思想
C.我國古代社會描寫的“田園牧歌”
D.“大同”社會
aaa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時政常識。
A項: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報告指出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B項: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報告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而根本任務則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所以題目表述有誤。
C項: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報告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D項: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報告指出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2.答案: C
解析: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故正確答案為 C。
3.答案: C
解析: 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4.答案: A
解析: 黨的報告首次以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說法錯誤,沒有公平,BCD正確。
5.答案: B
解析: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一種治國理想,又是一種治國方略、治國機制,也是一種治國結果,是目標與過程的統一,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故正確答案為B。
aaa(二)
1.在國家財政報表上,為取得預算的平衡出現的“赤字”是指( )。
A.國家財政實際支出超過實際收入的部分
B.國家財政預算中收入超過支出的部分
C.國家財政實際收入超過實際支出的部分
D.國家財政預算中支出超過收入的部分
2.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核心問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 )。
A.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的關系
B. 改革與發展的關系
C.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D.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3.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使部分群眾失去了家庭,成為孤兒、孤老、孤殘人員,即"三孤"人員。為做好"三孤"人員的救助安置工作,國務院于5月19日決定,3個月內,為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費,這部分公共支出屬于( )。
A.公共消費支出
B.公共投資支出
C.公共轉移性支出
D.公共預防性支出
4.下列區域經濟組織和貿易區成立的先后順序是( )。
①北美自由貿易區;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③亞太經濟合作組織;④上海合作組織;⑤世界貿易組織。
A.③①⑤②④
B.⑤①②③④
C.③①⑤④②
D.⑤③①②④
5.下列不屬于市場經濟共同特征的是( )。
A.市場經濟是一種自主經濟
B.市場經濟是平等的經濟
C.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
D.市場經濟是限制性經濟
aaa答案
1.答案: D
解析:
財政赤字即預算赤字,指一國政府在每一財政年度開始之初,在編制預算時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C
解析: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問題。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3.答案: C
解析:
公共財政中,公共支出按是否有直接補償為標準,分為消耗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按支出目的,分為預防性支出和創造性支出。
轉移性支出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財政資金無償地,單方面轉移給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補助支出、捐贈支出和債務利息支出,它體現的是政府的非市場型再分配活動。根據其貨幣的、無償的、單方轉移的特點判斷政府給“三孤人員”的生活費即屬此類。姑本題選C。
本題相關知識點:
消耗性支出直接表現為政府購買物品或服務的活動,又可劃分為消費指出和投資支出。
投資支出指在政府財政支出項目中具有投資性質的支出,修建公共設施,經營公用事業,主持公共工程等;
消費支出是指財政為滿足公共需要用于公共消費性商品和勞務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費、國防經費、文教、科學、衛生事業等。
預防性指出指的是用維持于社會秩序和保衛國家安全,一般為國防、警察、法庭的支出。
4.答案: C
解析:
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于1994年1月;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于2010年1月1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于1989年11月;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于2001年6月;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1月。故正確的排序為③①⑤④② 。
5.答案: D
解析: 第一,市場經濟是一種自主經濟。商品生產者必須是獨立的市場主體。第二市場經濟是平等的經濟。它只承認等價交換,不承認任何超市場的特權。第三,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為了各自的價值的實現,市場主體之間必然激烈競爭,優勝劣汰。因而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機會和風險是并存的。這一機制促使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經營規模,以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第四,市場經濟是開放性經濟。企業為了獲取利潤,實現產品的價值,會不遺余力地開拓市場。故本題選D。
河南招警考試基礎常識訓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