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講解
江蘇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一)
3.下列現象屬于化學反應的是( )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蠟炬成灰淚始干
C.玉不琢不成器
D.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4.某商店貼出下列四個標語,不合法的是( )
①特價商品,概不退換
②商品打折,不開發票
③小本買賣,概不賒欠
④損一賠十,偷一罰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4年,《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獲得國務院批準通過。該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設立門檻,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制。這項改革最有可能產生的傳導效應是( )
①創業成本下降
②創業積極性提高
③注冊資本降低
④帶動就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江蘇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解析】D。京劇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征某個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例如:紅色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藍色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因此D項當選。
2.【解析】C。因蜻蜓的幼蟲要生活在水里,為了繁衍后代,它必須選擇在有水的地方產卵,受精卵要在水中才能孵化,于是蜻蜓用尾巴點水的方法,把受精卵排到水中。C項當選。
3.【解析】B。蠟燭燃燒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B項屬于化學反應。A項表現隨著春天的到來,天氣變暖,水溫升高。C項指經過雕琢玉石外觀形狀產生了變化。D項亦指由于外力導致物體形態的變化。A、C、D項均屬于物理變化。B項當選。
4.【解析】B。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銷售者有提供‘三包’服務的法定或約定義務,且特價商品并非質量瑕疵商品”,因此①不合法。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為消費者出具發票是其法定義務。對于商家來說,不管消費者是按正價銷售進行購買,還是消費打折處理的商品,只要有消費行為發生,出售方都應依法開具發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開,否則消費者可以向稅務部門舉報。因此②不合法。④中罰款與否當由國家行政機關做出,因此不合法。B項當選。
5.【解析】C。題干中方案的出臺取消了最低注冊資金的限制,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注冊資本降低,進而創業成本下降,人們創業積極性提高,最終帶動了就業。C項當選。
江蘇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二)
1.下列做法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是( )。
A.甲公司向法院起訴乙公司長期拖欠農民工工資
B.丙某向法院起訴外來車輛非法占用本單位停車位
C.某人向法院起訴鄰居搭蓋房屋、影響自家采光
D.某報社下屬編輯部向法院起訴丁某盜版侵權行為
2.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關于撤回上訴的說法正確是( )。
A.民事上訴人可以任意撤回其上訴,這是其有處分權的表現
B.民事上訴人在上訴被人民法院受理后就不能撤回上訴
C.民事上訴人只有在人民法院認定其上訴理由不充分時,方可撤回上訴
D.民事上訴人可申請撤回上訴,但是否準許,由二審人民法院審查后做出裁定
3.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區別是()。
A.目的不同
B.訴訟主體不同
C.人民法院受理起訴的條件不同
D.舉證責任不同
E.審理原則不同
4.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民法院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可以不制作調解書
B.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增加了“公益訴訟”的內容
C. 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所在的社區可推薦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
D.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取傳真的方法傳達判決書
5.起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他人的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對方的民事違法行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一種訴令行為。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情況屬于起訴的是( )。
A.某人因家中被盜而報告公安機關
B.某人因不服判決而向高級法院遞交文書
C.某企業因對方不履行合同而將其告上法庭
D.被告因發現原告侵犯自己的權利而在訴訟過程中反訴原告
江蘇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A、B、D 三個選項中,甲公司、丙某和某報社下屬編輯部都不是被告行為的直接侵害對象,不存在直接利益關系,不具備起訴資格。C 項中,某人因為鄰居搭蓋房屋、影響自己采光,某人及其鄰居存在直接利害關系。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民事訴訟法》第156條規定:“二審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是否準許,由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BCDE
解析: (1)目的不同。行政訴訟的目的是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是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2)訴訟主體不同。在行政訴訟中,有一方必定是行政機關,而且它一直處于被告地位,不得反訴;在民事官司中,雙方當事人既可以當原告,也可以當被告,被告可以反訴。(3)人民法院受理起訴的條件不同。行政官司,有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有的在起訴前必須經過上一級行政機關的復議;而提起民事訴訟則沒有這樣的條件,只要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人民法院主管的,就可以起訴。(4)舉證責任不同。在行政訴訟中,由行政機關承擔對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舉證責任,原告不負舉證責任,而在民事訴訟中,誰提出訴訟主張,誰就負有舉證責任。(5)審理原則不同。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必須以判決或裁定的方式結案;而審理民事案件,可以調解。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E
4.答案: D
解析: A選項根據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規定,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調解書:(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因此A選項正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益訴訟是新民事訴訟法新增內容,B選項正確;根據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可知C選項正確;《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判決書不能采取傳真的方式送達,D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5.答案: C
解析: 在材料中起訴的主體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象是人民法院,并且是民事權益受損。A項中報告公安機關,對象不一致,排除;B項中不服判決,不是民事權益受損,屬于上訴,排除;C項中主體是企業,對象是向法院,符合;D項中已經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被告的行為屬于反訴,排除。所以本題的答案為C。
江蘇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