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招警考試常識例題講解
湖南招警考試常識例題(一)
C.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和改進管理方式的關鍵
D.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客觀需要
2.以下關于行政效能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它是公共管理生命力的體現
B.它是衡量公共行政管理水平和效果的主要標志
C.它是公共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D.它決定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根本性質
3.下列行為中,屬于行政行為的是( )。
A.行政機關租用辦公樓
B.行政機關制定規范性文件
C.發布天氣預報
D.街道辦事處與居委會簽訂衛生管理承包合同
4.公共行政倫理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行政人員,在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 )。
A.行政規范
B.行為規范
C.道德規范
D.能力規范
5.下列不屬于縣市級以上行政機關政務公開內容的是( )。
A.主要領導成員的履歷、分工
B.政府以監管為目的對監管對象的調查信息
C.在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政策過程中形成的記錄、報告、咨詢意見等
D.政務公開服務機構的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及聯系方式
湖南招警考試常識例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我國上層建筑更好地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建設和創新,也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故A、D項錯誤,B項正確。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核心和關鍵,故C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AD
解析:
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活動中,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的,嚴格依法行政,體現著政策水平、戰略眼光、卓絕的見識和運籌能力 。效率高、效果佳,能夠促進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協調發展的行政行為。能力、效率、效果、效益是行政效能的四要素。故正確答案為A、D。
3.答案: BD
解析:
行政行為的法律特征:(1)主體是行政機以及得到法律、法規或規章授權的非行政機關組織。(2)行政行為必須是行政主體行使職權的行為。(3)行政行為必須是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法律影響的行為。
選項B,制定規范性文件屬于抽象行政行為,可選。對照以上三條件可知,街道辦與居委會的衛生管理合同明顯具有行政性質,雖然也具有協商的性質,但更關鍵還是行政性質,屬于行政合同。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不同之處在于內容,衛生管理顯然不屬于民事類。租用辦公樓屬于民事行為,因此A項不選。天氣預報不符合以上第三點規定,不產生法律效果,其本身不具備法律意義。故正確答案為B、D項。
4.答案: C
解析:
行政倫理旨在分析行政人員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所應有的價值、行為行政倫理。
行政倫理的面向從消極的有所不為而無害于人(如不貪污,不怠忽職守)到積極的有所為而有益于人(如為國效命,為民謀利的各種服務),并使行政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亦即行政機關及人員在公務上的道德共識及道德自律。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C
解析:
縣市級以上行政機關政務公開的內容主要包括:
1、政策法規、工作制度公開
2、監管工作公開
3、人事管理公開
4、財務開支公開
5、決策公開
A選項屬于人事管理公開,B選項屬于監管工作公開,C選項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政策過程中形成的記錄、報告、咨詢意見等并不影響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因此沒有必要公開。D選項屬于工作制度公開。故正確答案為C。
湖南招警考試常識例題(二)
1.我國對法律溯及力問題,實行的原則是( )。
A.法在任何情況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況下均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況下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2.甲被車撞傷倒地,行人乙攔下一輛出租車,將甲送往醫院,乙支付了車費,其間,甲的手機丟失。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車費由甲承擔,甲手機丟失的損失由乙賠償
B.車費不由甲承擔,甲手機丟失的損失由乙賠償
C.車費由甲承擔,甲手機丟失的損失不由乙賠償
D.車費不由甲承擔,甲手機丟失的損失不由乙賠償
3.民事主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有完全的意志的自由,自主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非法干預。這體現了( )。
A.誠實信用原則
B.民事活動自愿原則
C.民事活動公平原則
D.主體地位平等原則
4.關于法律援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以經濟困難者、殘疾人、弱者或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人群為對象
B.法律援助的形式為訴訟法律服務,不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
C.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
D.需要援助者應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書面申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自( )起施行。
A.2005年4月20日
B.2005年7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D.2006年7月1日
湖南招警考試常識例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根據立法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與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法律的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現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適用于生效后發生的事件和行為,不適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了不溯及既往內容: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2.答案: C
解析:
乙的行為屬于無因管理,故車費應當由甲承擔。而手機的丟失與乙無關,故甲手機丟失的損失不由乙賠償,因此本題答案選>C>項。
3.答案: B
解析:
根據題干中的關鍵字眼“完全的意志的自由”和“自主”,可看出這體現的是民事活動自愿原則。答案選B。
本題相關知識點:
誠實信用原則,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場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締約時,誠實并不欺不詐;在締約后,守信用并自覺履行。民法規定該原則,使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中,能主動干預民事活動,調整當事人利益摩擦,使民事法律關系符合正義的要求。
民事活動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在民事主體之間發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主體地位平等原則是指主體的身份平等。身份平等是特權的對立物,是指不論其自然條件和社會處境如何,其法律資格亦即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4.答案: B
解析:
我國的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征:(1)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所以本題選B。
5.答案: C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于是2005年4月27日,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
湖南招警考試常識例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