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帶答案
浙江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一)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2.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黨同志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黨的力量”來源于( )。
A.軍隊
B.加強黨風建設
C.人民群眾
D.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3.(不定項選擇)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下列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正確的有( )。
A.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C.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
D.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行動指南,以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為最終目的
4.社會主義社會是( )。
A.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B.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
C.要經過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的社會
D.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社會
5.毛澤東同志在其詩詞中描寫過許多歷史事件:
①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漫卷西風
②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④霧滿龍岡千峰暗,齊聲喚,前頭捉住了張輝瓚
以上詩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浙江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
2.答案: C
解析: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證明: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是黨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的根本保證,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ABCD
解析: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唯一宗旨。選項ABCD均為對中國共產黨的正確認識,故選ABCD。
4.答案: ABCD
解析: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并且對人類社會形態作出了科學劃分。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和中級階段,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將經過不同的階段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完善,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所以,本題選擇A,B,C,D項。
5.答案: A
浙江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二)
1.交通法規是一切車輛、行人在公路、街道、廣場、停車場等候通行的場所所必須遵守的法律性規定。其基本原則是( )。
A.各行其道,靠右通行
B.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C.嚴禁超速,確保安全
D.人車分流,保證暢通
2. 《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在市縣兩級政府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并對制度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下列選項中,符合要求的是( )。
A.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都要進行聽證
B.規范聽證程序,科學合理地遴選聽證代表,聽證代表確定后,應當將名單向社會公布
C.對聽證意見采納情況及其理由要以書面形式告知聽證代表
D.聽證舉行30日前,應當告知聽證代表擬做出行政決策的內容、理由、依據和背景資料
3.某縣人民政府以發展縣域經濟為由,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外,批準征用農用地15公頃,其中包括基本農田5公頃,供該縣經濟投資開發總公司建設來料加工園區。下列對該批準行為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①縣政府無權批準征用基本農田,也無權批準該宗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②縣政府無權批準征用基本農田,但有權批準該宗農用地除去基本農田以外的部分轉為建設用地
③縣政府可以先將該基本農田轉為一般農用地,然后批準該宗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④縣政府可以先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然后在該規劃范圍內批準該宗農用地除去基本農田以外的部分轉為建設用地
A.①③④
B.①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一般情況下,民族自治地方名稱的排序依次是( )。
A.地方名稱、民族名稱、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稱、民族名稱
C.地方名稱、行政地位、民族名稱
D.民族名稱、地方名稱、行政地位
5.下列法律現象與概念對應錯誤的是( )。
A.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自由裁量權
B.載于簡牘謂之書,合而驗之謂之契——合同
C.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于市,過而不顧——物權
D.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疑罪從無
浙江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交通法規是一切車輛、行人在公路、街道、廣場、停車場等供通行的場所所必須遵守的法律性規定。其基本原則是各行其道,靠右通行。故選A。
2.答案: ABC
解析:
《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聽證制度的要求包括:要擴大聽證范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都要進行聽證;此外,還要規范聽證程序,科學合理地遴選聽證代表,聽證代表確定后,應該將名單向社會公布;對聽證中提出的合理意見和建議要吸收采納,意見采納情況及理由要以書面形式告知聽證代表,并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公布;聽證舉行10日前,應當告知聽證代表擬做出行政決策的內容、理由、依據和背景資料。故正確答案為A、B、C。
3.答案: D
解析: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征用土地實行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兩級審批。取消市、縣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審批權。征用基本農田須國務院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其他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由此可知,該縣政府無權批準征用基本農田,也無權批準該宗農用地除去基本農田以外的部分轉為建設用地,②③④表述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區域界線的劃分、名稱的組成,由上級國家機關會同有關地方的國家機關,和有關民族的代表充分協商擬定,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報請批準。
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稱,除特殊情況外,按照地方名稱、民族名稱、行政地位的順序組成。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A
解析:
A選項中“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對應“原心定罪”,其內容是在審判中重點考察犯罪者的動機是否合乎儒家道德,如不合乎,必須嚴懲;如合乎,雖犯法亦可從輕論處。這一審判原則從道德至上的立場出發,過分強調了犯罪者的主觀動機而相對忽視了犯罪的客觀事實,從而為酷吏任意安置人罪打開了方便之門。由此可知A選項法律現象與概念對應錯誤。
B選項“載于簡牘謂之書,合而驗之謂之契”對應的是合同。主要由于書契在賣買交易中又稱為“質劑”,在古代使用簡牘書寫的時代里,總是將交易內容一式二份同時寫在簡牘兩邊,然后從中間破別開來,兩家各得其一,檢驗時兩片驗之相合稱為契合。故B選項對應正確。
C選項“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于市,過而不顧”意思是說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制裁。這是法家的思想,主要強調法律,尤其是物權的作用。故C選項對應正確。
D選項“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出自《尚書》,基本含義是,在處理兩可的疑難案件時,寧可偏寬不依常法,也不能錯殺無辜。源自西周,西周時期為保證適用法律的謹慎,防止錯殺無辜,凡是疑難案件,都采取了從輕處斷或赦免的辦法。這就是中國古代“疑罪從無”法律思想的一個印證。故D選項對應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A。
浙江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