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招警考試定義判斷訓練題及答案
貴州招警考試定義判斷訓練題(一)
C.保管人將保管的財物消耗了一部分
D.一位售貨員將自己的外套送給了鄰居
2、替代效應:當某一物品的價格上升時,消費者傾向于用其他物品來替代變得昂貴的該種物品,從而最便宜地獲得滿足。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 )最不屬于替代效應。
A.咖啡漲價,喝茶的人多起來
B.電子郵件比郵政發信便宜,所以更多的人使用電子郵件
C.某股票升值,很多人爭買該股票
D.某紡織廠的麻原料價格上升,改用較便宜的棉來生產
3、公關禮儀:是指公共關系工作人員在公共關系活動中遵循的禮貌禮節和行為規范,公關禮儀與禮儀密切相關,有著共同的原則:尊重、友好、謙虛、真誠追求的都是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廣交朋友,減少摩擦,增進友誼。
根據以上定義,下面哪種行為屬于公關禮儀的范疇?( )
A.某公關小姐為了取悅對方故意梳妝打扮,并做了時髦發型,結果把對方嚇了一跳
B.某公司經理遇到一位犯過錯誤的客戶,但該經理以禮相待,并敬為上賓
C.某公司為了讓一記者報道其公司優點而對其進行恐嚇
D.小王為了考試取得高分,以拜訪的形式企圖賄賂主考官
4、個人合伙: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民,互相簽訂協議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同經營、共享收益。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個人合伙的是( )。
A.為了發展高技術農業,村民白某與幾戶村民簽訂協議,租種他們的耕地,租期10年,租金每年每畝300元,后白某在這些地里發展起了大棚菜
B.許某創辦一家小工廠,因資金不足,與王某簽訂了一份借款協議,言明該工廠以后歸二人所共有,但王某并不參加經營
C.為響應科技、文化、衛生等下鄉活動,企業家章某與某地區一農民聯合創辦了一個小型企業,二人共同經營,共擔風險,但章某并不從該企業中分享收益
D.兩名在校大學生,為了實施創業計劃,聯合出錢建設一家網站,他們一人負責技術方面的開發與管理,一人負責財務及經營方式的管理,年終分紅時二人平分了所得利潤
5、判斷:就是對思維對象的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下列不屬于判斷的一項是( )。
A.如果誰不能主宰自己,那么他就不能夠自強
B.東風壓倒西風
C.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
D.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貴州招警考試定義判斷訓練題答案
1【解析】D。承租人對租賃物、保管人對其保管的財物不享有所有權,不是“所有人”,B是一種事實上的處分,不是“法律行為”;D中售貨員是“自己的外套”的“所有人”,其贈送行為是法律行為。故選D。
2【解析】C。替代效應:當某一物品的價格上升時,消費者傾向于用其他物品來替代變得昂貴的該種物品。C項中的“很多人爭買該股票”不符合“種差”——用其他物品來替代變得昂貴的該種物品,故應選C。
3【解析】B。A項中某小姐的行為不符合題干中的共同原則;C項中某公司違反了應遵循的禮貌禮節和行為規范;D項中的小王不屬于公共關系工作人員。正確答案為B。
4【解析】D。個人合伙: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民,互相簽訂協議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同經營、共同收益。
A、B兩項中的白某與王某的行為不符合“種差”共同出資、共同經營,C項中章某并不從該企業中分享收益不符合“種差”共同收益,應選D。
5【解析】D。判斷:就是對思維對象的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D項中的人民代表大會不屬于思維形式。應選D。
貴州招警考試定義判斷訓練題(二)
1、直覺思維:是指行為步驟和思維過程不明確、不清晰,對某些現象或者問題直接地迅速地作出某些猜想、假設或判斷的思維。下面哪一個是典型的直覺思維?( )
A.公安刑警根據收集到的證據對案件進行分析
B.軍事指揮員根據偵察兵的情報材料作出軍事決策
C.根據所學過的知識解答考試時的難題
D.醫生根據病人的口述材料,迅速的作出疾病的診斷
2、司法:亦稱法律的適用,是指國家司法機關依據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下列選項中哪種是司法活動?( )
A.根據群眾的舉報,海淀區工商局采取行動,于某日晚依法對幾家音像店進行了查處,繳獲盜版光盤千余張
B.通縣公安局干警依法對犯罪嫌疑人王某予以逮捕,并對其進行審問
C.李某作為一審的被告,對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審判不服,上訴到上級人民法院,省高院對該案進行二審
D.海淀區人民法院深人街道居委會,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
3、特定物:民法上的特定物是指具有獨立特征或被權利人指定,不能以他物替代的轉讓物。
下列選項中列有特定物的是( )。
A.商場里待售的自行車 B.拍賣會上拍賣的一副徐悲鴻的名畫
C.新版一百元面值的錢 D.藥店柜臺里放的“三九胃泰”沖劑
4、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依照法律規定應受懲罰的行為。下列屬于單位犯罪的是( )。
A.遼寧某法院院長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的犯罪
B.某國有公司經理用公司的財物收買公安局長,要求他釋放公司一名下屬
C.某電腦公司業務主管甲收買了另一公司技術骨干乙,從乙那里獲得大量的商業秘密用于公司的發展,公司對此給予支持
D.某事業單位領導對職員江宏的工作極其不滿,經領導商議決定將江宏辭退
5、犯罪集團:是指3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集團。下列哪項判斷是正確的?( )
A.王平、張濤和馬為是好朋友,他們苦于手頭上不寬裕而想一起去偷竊。在做好一切準備之后,他們對附近銀行進行了搶劫,并被當場抓獲。這三人組成的是犯罪集團
B.某公司被查出有重大的偷稅漏稅行為。這家公司是犯罪集團
C.以馬超為首的二十幾名社會閑散人員經常有計劃的對列車乘客進行搶劫。這些人構成犯罪集團
D.西門里小學五名學生經常在下課后聚眾鬧事,打傷同學。這些學生組成的是犯罪集團
貴州招警考試定義判斷訓練題答案
1【解析】D。A、E與C中均是根據已經收集到的資料或者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的過程,思路是清晰、明確、有條理的。而D中,醫生只是根據病人的口述,并沒有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迅速做出的判斷,符合定義。
2【解析】C。根據定義,司法的活動主體是國家司法機關,活動內容是依法處理案件。所謂國家司法機關在我國是指各級法院和檢察院。A項中的工商局和B項中的公安局則屬于行政機關;D中人民法院的普法行為不是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活動,因此不是司法活動。故選C。
3【解析】B。由定義,特定物不能用其他物品代替。B項中的徐悲鴻名畫是不能用他物來替代的,具有獨立特征,故屬于特定物。
4【解析】C。由定義,單位犯罪的主體不是以某個個體的身份實施的犯罪行為。A項中院長的受賄和B項的經理的行為都是個人行為,不是單位作出的。D項中事業單位領導對員工進行辭退的行為不構成犯罪。C項中業務主管竊取商業秘密的行為獲得了公司的支持,因此屬于單位犯罪。
5【解析】C。由定義,犯罪集團的突出特征是群體較為固定的實施犯罪行為。A項王平、張濤和馬為只是臨時組成犯罪群體,不符合犯罪集團的概念。公司偷漏稅是單位犯罪,不能算是犯罪集團。小學生聯合起來打架不構成犯罪。C項的團伙搶劫行為經常是有計劃的,符合定義。
貴州招警考試定義判斷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