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及答案
海南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一)
D.團結互助
2.一位科學家說:“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還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的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
這段話應理解為( )。
A.人類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
B.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人類改造世界的偉大力量
C.自在自然日益轉化為人化自然
D.現實世界是人類精神的創造物
3.實踐高于理論的原因是因為實踐有( )。
A.普遍有用性
B.主觀能動性
C.直接現實性
D.客觀現實性
4.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 )。
A.走自己的路
B.堅持黨的領導
C.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D.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
5.下列古諺、古訓不蘊含同一哲學原理的一組是( )。
A.鄭人買履;按圖索驥;邯鄲學步;對牛彈琴
B.魯侯養鳥;張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為馬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漸
D.入山問樵;入水問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須問“三老”;百聞不如一見
海南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決議中認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更要在全體人民中提倡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精神。”因此本題選擇A項。
2.答案: AC
解析:
“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這體現了人類對世界的改造。人類通過實踐活動,依據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觀規律去改變客觀世界的現存狀態,使自在自然變成了人化自然。這種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也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即人類世界。B 項題干中沒有體現,D 項說法有誤,現實世界是存在于人腦之外的客觀世界,不是人類精神的創造物。故正確答案為 A、C。
3.答案: C
解析:
實踐的直接現實性是指實踐不是僅僅停留在意識范圍內的精神的觀念的活動,而是通過人與客觀世界的實際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觀世界的變化的活動,是人與世界之間的實實在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過程。直接現實性是實踐所特有的品格。實踐,是直接改造客觀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質活動,它能給人們直接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顯示成果。而理論只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反映在頭腦里的觀念形態的東西,它不能直接引起客觀現實的變化。理論、思想是主觀的東西,要使主觀的東西變成客觀的東西,首先必須通過人們的實踐,所以說,實踐高于理論是因為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 故正確答案為C。
本題相關知識點:
主觀能動性又稱自覺能動性、意識的能動性,是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的有意識的活動能力。馬克思哲學觀點認為,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人區別于動物的特點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能夠有意識地自覺地想問題、辦事情。
4.答案: D
解析:
鄧小平理論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滯是沒有出路的。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5.答案: D
解析:
A選項中,“鄭人買履”指鄭人犯了教條主義錯誤,造成了買不到鞋子的后果,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按圖索驥”用來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不求事物本質;“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長處失去了;“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也就實現不了目標。這四個成語均說明了一個哲學原理:做事情需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選項中,“魯侯養鳥”說明好的愿望必須符合事實,如果只有主觀愿望而違背客觀實際,好事便會變成壞事;“張冠李戴”比喻認錯了對象,就會弄錯事實;“良莠不分”比喻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不加區分;“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這四個成語均說明一個哲學原理:做事情要從客觀情況出發,實事求是。
C選項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釀成大禍或造成嚴重的損失;“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防微杜漸”指錯誤或壞事需要在萌芽的時候及時制止,不然會出現嚴重的結果。這四個成語均說明一個哲學原理,即量變引起質變。
D選項中,“入山問樵,入水問漁”指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經過最艱苦的實踐,才能取得真知;“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體現的是經驗來自實踐的原理;“百聞不如一見”表示親眼看到的遠比聽人家說得更為確切。第一、三個詞語,主要說明的是經驗的重要性,第二、四個詞語,主要強調的是實踐的重要性,因此D選項符合題意。
故正確答案為D。
海南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二)
1.關于世界地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
B.剛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C.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D.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2.在草原、森林、濕地、海洋和沙漠中,被列為地球三大生態環境的是( )。
A.森林、海洋、濕地
B. 森林、沙漠、海洋
C. 森林、沙漠、濕地
D.森林、草原、海洋
3.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工廠排出的煙塵
B.石灰窯產生的粉塵
C.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
D.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4.小蘭在10月的某日早晨搭車去某地,發現當日大霧,沿途稍遠的樹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鎮時,霧越來越小,經過城鎮,基本無霧,再行,霧越來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霧、城鎮無霧”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于( )
A.城鎮上空塵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溫
C.溫室氣體排放過多
D.城鎮氣溫較高,形成熱島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青藏高原上雪山連綿、冰川聳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固體水庫”
B.準噶爾盆地位于天山以北,降水較多,農牧業發達,被譽為“塞北江南”
C.柴達木盆地存儲豐富的鹽、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被稱為“聚寶盆”
D.成都平原上有舉世矚目的都江堰,自古農業發達,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海南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里海面積約38640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湖泊,A說法正確;剛果盆地面積約為33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盆地,B說法正確;安第斯山脈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D說法正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并非巴西高原,C說法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A
解析: 濕地、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孕育和豐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因此選A
3.答案: D
解析:
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霧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田野清晨溫度較低,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霧,城市有熱島效應,溫度相對較高,霧現象不明顯。其實除了城鎮氣溫較高,形成熱島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水蒸氣的含量比較高。本題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A
解析:
地球90%的冰雪儲存在南極大陸,世界最大的固體水庫是南極洲,而非青藏高原;A說法錯誤,BCD說法均正確。故正確答案為A。
海南招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