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試行測資料分析:概念拓展
總產值: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表現的企業生產的產品總量,即全部產品價值的總和。
增加值: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創造的價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
兩者異同:總產值包括了轉移價值的多次重復計算,數值較大;
增加值是經過生產活動所增加的價值,數值較小。
材料:第一產業產值14.36億元,第二產業產值39.55億元,第三產業產值30.28億元。
問題1: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總產值是多少億元?
解析:14.36+39.55+30.28。
材料:2009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34625億元,比上年增長8.3%。
問題2:2008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是多少億元?
解析:134625÷1.083;
2、三大產業和國內生產總值
概念
三大產業包括: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三大產業涵蓋了全社會所有的產業。
第一產業:指提供生產資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林、牧、副、漁。
第二產業:指加工產業,即利用基本的生產資料進行加工并出售。
第三產業:又稱服務業,它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業、商業、餐飲業、金融保險業、行政、家庭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GDP: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
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是三大產業的增加值之和。
例題:2010年,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
問題: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是多少億元?
解析:40497+186481+171005。
3、工業企業類型
概念
按輕、重工業——輕工業企業、重工業企業
按經濟類型——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私營經濟、股份制、個體經濟、聯營經濟和其他經濟
按全社會工業口徑——規模以上工業、規模以下工業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指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
材料:2011年1~8月,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0175億元,同比增長20.6%;集體企業實現利潤519億元,同比增長31.8%;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18362億元,同比增長33.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8431億元,同比增長14.4%;私營企業實現利潤8871億元,同比增長45.6%。
問題:2011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7487億元。(正確OR錯誤)?
【答案】錯誤。解析:因為按照經濟類型分有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私營經濟和其他經濟,而上述材料中并未提到其他經濟,所以題干說法錯誤。
4、五年計劃
介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中國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為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1963年至1965年為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外,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已經編制了十二個“五年計劃”。
1991~1995年是第八個五年,簡稱“八五”期間;1996~2000年是第九個五年,簡稱“九五”期間;2001~2005年是第十個五年,簡稱“十五”期間;2006~2010年是第十一個五年,簡稱
“十一五”期間;2011~2015年是第十二個五年,簡稱“十二五”期間。
5、進出口貿易以及順差和逆差
概念
對外貿易額: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總額與出口總額之和。
貿易差額: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間的差額。
貿易順差,我國也稱它為出超,表示一定時期的出口額大于進口額。
貿易逆差,我國也稱它為入超、赤字,表示一定時期的出口額小于進口額。
貿易順差=出口額-進口額,貿易逆差=進口額-出口額。
凈出口額=出口額-進口額,(數值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順差,負數表示逆差。)
例.《統計公報》顯示,2010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97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億美元,增長38.7%。
問題①:2010年,對外貿易順差是多少億美元?
問題②:2009年,進出口貿易順差是多少億美元?
?、?解析:15779-13948;②解析:15779÷1.313-13948÷1.387。
資料分析一般以文字、圖表以及綜合型材料的形式給出,需要考生能夠充分理解材料意思,尤其涉及到一些關鍵概念,如總產值和增加值、三大產業和國內生產總值、工業企業類型及五年計劃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把握出題者的意圖,抓住考點中心。對于資料分析中一些常涉及的概念,不需要考生一字不落去背,但要求你能夠理解概念的含義,這樣在考試中才能“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