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公安局輔警考試行測備考指導
例如:
下列詩人中,以邊塞詩著稱于世的是()。
A.曹操 B.岑參 C.李白 D.陸游
【答案】B。解析: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成為邊塞詩派的代表。故本題答案選B。
【分析】本題在作答的時候可以用排除法。曹操、李白一般人并不陌生,可以迅速排除A、C兩項。岑參、陸游這兩位詩人,如何確定其中一位以邊塞詩著稱于世呢?只要考生在平時復習的時候,關注一下,就可知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所以此題的正確答案就可以快速確定。
數量關系側重考查數學運算,數學運算我們通常稱為應用題。這種題目的解答一般是有一定的方法,使用方法的前提是要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比如整除思想、特值思想、比例思想。如果要按照傳統的方法一步一步計算,那就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考生在專項突破數學運算的時候,一定要根據所給的內容建立起正確的數學運算,這樣才能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
例如:
有70名學生參加數學、語文考試,數學考60分以上的有56人,語文考60分以上的有62人,都不及格的有4人,則兩門考試都及格的有多少人?
A.50 B.51 C.52 D.53
【答案】C。解析:至少一門不及格的有(70-56)+(70-62)-4=18人,則兩門考試都及格的有70-18=52人。
【分析】此題在作答過程中,不能直接求出兩門考試都及格的人數,可以先求至少一門不及格的人數,用70-56可以獲得數學不及格的人數,用70-62可以獲得語文不及格的人數,而都不及格的有4人,這意味著數學不及格的人數和語文不及格的人數有交叉,所以在計算的過程中(70-56)+(70-62)無形中多算了都不及格的4人,求至少一門不及格人數,還要減去4。
判斷推理側重考查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推理等內容。邏輯推理要掌握一定的推理規則,這是學習判斷推理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是很難對判斷推理進行作答。而掌握這些推理規則以后,看似復雜的問題就會變得簡單。
例如:
陳華、劉剛、王明三人中,星期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做作業。陳華說:“我在家做作業。”劉剛說:“我沒在家做作業。”王明說:“陳華沒有在家做作業。”
如果這三句話,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說真話的是()。
A.無法判斷 B.王明 C.劉剛 D.陳華
【答案】B。解析:陳華與王明的話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劉剛說假話,進而推出劉剛在家做作業。因為只有一個人在家做作業,故陳華沒在家做作業,王明說真話,陳華說假話。故答案選B。
【分析】這道題屬于典型的真假話問題。真假話問題的核心是找矛盾,矛盾就是非此即彼,而且兩者包含了全部的內容。比如:白天與黑夜。矛盾的命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則,即兩個矛盾的命題必然一真一假。而本題的題干“如果這三句話,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劉剛說的是假話,其矛盾命題必然為真,即“劉剛在家做作業”。加上前面給的信息,故此題的答案為B項。遇到類似的題目,考生可以按照找出矛盾的兩個命題——找出另外一個命題的矛盾命題來確定正確答案。
類比推理要找到其本質屬性,不能從表象簡單下結論。找本質屬性,要看兩個概念或三個概念之間存在何種關系,比如:包含關系、矛盾關系,并且盡可能找到更多的相同的本質屬性。
例如:
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A.扶危濟困:落井下石 B.前車之鑒:后顧之憂
C.出雙入對:形單影只 D.好高騖遠:好大喜功
【答案】C。解析: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是反義關系,且均沒有貶義;出雙入對和形單影只也是反義關系,均沒有貶義。故答案選C。
定義判斷題要將所給定義中的關鍵信息與選項之間進行對比。選項滿足定義中的信息越多,成為正確選項的概率就越大。另外,也可以通過選項之間的比對分析,發現與眾不同的選項,那么這個選項也極有可能是該題的正確選項。
例如:
行政征收,是指一國政府基于公共需要,由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相對人財產所有權的行為。
以下不屬于行政征收的是()。
A.收取罰款 B.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
C.收取公路養路費 D.收取港口建設費
【答案】A。解析:行政征收的定義要點是:①基于公共需要;②根據法律法規;③強制方式;④無償取得;⑤財產所有權。A項不符合①,其他三項都符合定義。故答案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