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公務員判斷推理預測題及答案
國考公務員判斷推理預測題(一)
1、人際沖突有兩種:工作性沖突與情緒性沖突(關系沖突)。工作沖突是因為對工作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和方法;情緒性沖突則是情緒上的對立或敵意。
根據上面的定義,下面屬于情緒性沖突的是( )。
A、某單位領導因為堅持原則和下屬發生嚴重的爭執
B、一位年輕女孩子,因男友的冷漠,和他吵起來了
C、一位年輕的同事正在向顧客說明什么,但顧客表現得很激動
D、一位老者正在教訓那些采摘校園玫瑰花的人
2、定義:
①海外基金:指由國外投資信托公司發行的基金,通過海外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不但可分享全球投資機會和利得,亦可達到分散風險、專業管理、節稅和資產轉移的目的。
②對沖基金:指由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組織結合后,以高風險投機為手段并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
③養老基金:指一種用于支付退休收入的基金,是社會保障基金的一部分,養老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或受益憑證,募集社會上的養老保險資金。
典型例證:
(1)美國是投資基金發展最發達、規模最大的國家,種類繁多,基金收效率高,同時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還具有比較完善的法律監管制度,基金運作比較規范。
(2)在一些國家,基金投資者以資金入伙,提供大部分資金但不參與投資活動;基金管理者以資金和技能入伙,負責基金的投資決策。
(3)王師傅去年辦理退休審批手續后,享受養老金待遇,王師傅的退休金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由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籌集并管理。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
A、例證(1)(2)(3)分別與定義①②③相符
B、例證(2)(1)分別與定義②③相符
C、例證(2)(3)分別與定義②③相符
D、例證(1)與定義①不相符,例證(3)與定義③相符
3、定義:
①社會組織:指人們為實現特定目標而建立的共同活動的群體。
②社會設置:指用來滿足社會基本需要的社會結構中相對穩定的一組要素。
③社會分層: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人們區分為高低不同的等級序列。
典型例證:
(1)在古羅馬,人們的社會身份有貴族、騎士、平民和奴隸。
(2)一個社會生養后代、教育年輕人的功能一般由家庭來完成。
(3)公務員之間的友好關系大多是在共同的工作中建立起來的。
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目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4、程序化決策,是可以確定的、在以前已經做過的決策,它們有客觀正確的答案而且可以使用簡單的規則、政策、數學計算來解決。非程序化決策則是全新的、復雜的、無章可循的,它們有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而且每個方案都各有優缺點。下列屬于非程序化決策的是( )。
A、建筑工人施工
B、醫院接收病人的步驟
C、企業中定期記錄存貨
D、制定公司發展戰略
5、差別比例稅率是指一種稅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稅率,不同納稅人按不同比例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率;累進稅率是指隨著征稅對象的數額由低到高逐級累進,所使用的稅率也隨之逐級提高的稅率。
下列各項中所提到的稅率,屬于差別比例稅率的是( )。
A、對于某企業來說,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還需繳納5%的營業稅
B、我國個人所得稅中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稅率隨工資薪金所得增多而逐漸增多,從5%到45%共分為九檔
C、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我國對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對1、6升以上排量乘用車按10%征收車輛購置稅
D、我國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將成品油價內征收的汽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
國考公務員判斷推理預測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定義
題目考察“情緒性沖突”,所以僅需在題干中閱讀“情緒性沖突”。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情緒上的對立或敵意”。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C、D均沒有出現情緒上的對立或敵意,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海外基金:關鍵詞是“國外投資信托公司”、“全球投資機會和利得”;
對沖基金:關鍵詞是“金融衍生工具”、“高風險投機”、“盈利為目的”;
養老基金:關鍵詞是“支付退休收入”、“發行基金股份或受益憑證”。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與定義之間的關系
例證(1)說明美國是一個良好的投資基金場所,與任何定義都不符合;例證(2)說的是一種基金投資方式;例證(3)中的王師傅享受的養老金符合養老基金的定義。故只有例證(3)與定義③對應,因此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社會組織:關鍵詞是“為實現特定目標而建立”的“共同活動的群體”;
社會設置:關鍵詞是“用來滿足社會基本需要”的“社會結構中“的“相對穩定的一組要素”;
社會分層:關鍵詞是“高低不同的等級序列”。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例證(1):“貴族、騎士、平民和奴隸”屬于“高低不同的等級序列”,符合“社會分層”的定義;
例證(2):對于一個社會而言,它的一個基本需要就是以社會所認同的方式來生養后代、教育年輕人。這個任務是由家庭這個社會結構完成的。由家庭來完成“生養后代、教育年輕人的功能”符合“社會設置”的定義。
例證(3)雖然提到“共同的工作”,但由此建立的是“公務員之間的友好關系”,而非某一“群體“,不符合“社會組織”的定義。
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D
解析: 建筑工人施工、醫院接受病人、企業定期記錄存貨,都是有一定的規則和政策來依循的,都屬于程序化的決策,只有制定公司發展戰略是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案的,因此選D。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關鍵詞
差別比例稅率強調“一種稅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稅率”、“不同納稅人按不同比例”,而累進稅率強調“征稅對象的數額由低到高逐級累進”、“稅率也隨之逐級提高”。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25%的企業所得稅”和“5%的營業稅”是兩種不同的稅,不符合“一種稅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稅率”。B項“稅率隨工資薪金所得增多而逐漸增多”符合“稅率也隨征稅對象的數額由低到高逐級提高”,屬于累進稅率。C項“車輛購置稅”是一種稅,“1、6升及以下排量”以及“1、6升以上排量”符合“不同納稅人按不同比例”,5%和10%符合“一種稅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稅率”,因此C項符合定義。D項“單位稅額每升提高0、8元”不能體現“不同納稅人按不同比例”。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