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
國考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一)
1、某公司研發了一種空調管理系統,通過對人流量的檢測,系統自動啟動,關閉空調,這個系統的應用,將使得辦公場所的空調用電量大大節省。但這個系統推出幾年來,購買的單位并不多,銷售不理想。
以下最能夠合理解釋上述現象的是( )。
A、該空調管理系統受到許多城市家庭用戶的歡迎
B、該空調管理系統操作復雜,需配備專業人員才能運作
C、市場上節能空調占主流,空調能耗較以往已大大降低
D、許多單位的職工環保意識強,養成了出門關空調的習慣
2、某珠寶公司的黃金首飾被盜,四名保安因涉嫌偷竊被審查,四人的供述如下:
趙一:我沒作案。
錢二:我和趙一至少有一人沒作案。
孫三:我們中有人作案。
李四:我們四人都沒有作案。
如果四人中只有兩人說的是真話,則下列推斷成立的是( )。
A、趙一說的是真話
B、錢二說的是真話
C、孫三說的是假話
D、李四說的是真話
3、中國教育在線《2013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有912萬考生參加高考,比2012年下降3萬人,這已經是全國高考人數連續第五年下降。這說明,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學畢業證已經不再是找工作的“敲門磚”。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 )
A、《高招調查報告》并不是一個特別權威的調查報告
B、目前一些崗位的招聘仍然要求最低學歷是大學本科
C、很多單位的在職員工都報名參加了成人高考培訓班
D、據統計,近幾年來全國適齡高考人數呈持續減少趨勢
4、古時候,有四個長工在推測財主的財富到底有多少。甲說,他的錢不會超過25 萬貫。乙說,他的錢不會超過30 萬貫。丙說,他的錢絕對在40 萬貫以上。丁說,他的錢肯定沒有50 萬貫。實際上只有一個長工說對了。
以下哪一項為真,可支持上述的觀點?( )
A、甲說的對
B、財主的錢在50 萬貫以上
C、財主的錢財在40 萬貫~50 萬貫之間
D、丁說的對
5、因為化纖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生產化纖會產生許多污染物,要用掉許多能量和水,而且化纖垃圾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速度很慢,所以一般人都認為穿著純棉織物要比使用化纖物更環保。下列哪項如果為真,會對上述觀點構成最強有力的質疑?( )
A、最新的化纖纖維在外觀、手感、吸濕性等方面與純棉織物沒有什么明顯差別
B、科學家正在研究回收、利用、處理化纖垃圾的新辦法
C、純棉織物價格比較高,占人口多數的工薪階層和農民想穿也穿不起
D、棉花是使用農藥最多的農作物,世界上的殺蟲劑25%被用于棉花種植
國考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加強題型。
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這個系統推出幾年來,購買的單位并不多,銷售不理想
論據:這個系統的應用,將使得辦公場所的空調用電量大大節省
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
論據與論點的因果關系矛盾,需要對論據進行補充,加強論點。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B項,該空調管理系統操作復雜,需配備專業人員才能運作,說明使用該系統需要添加額外的成本,最能解釋上述矛盾現象。是答案。
A項,系統是否受到家庭客戶歡迎,與單位客戶是否購買無關,屬于無關選項;C項,空調能耗是否降低,都需要節電,不能加強論點;D項,出門關空調可節省電量,但不能解釋論點中銷售不理想的原因。
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B
解析:
由題干可知,孫三和李四的話是矛盾關系,因此必有一真一假。所以趙一和錢二說的話也是一真一假。假設錢二說的話是假話,即他和趙一都作案了,則趙一說的話也為假話,與題干矛盾,所以可以推出錢二說的是真話,即B項。
3、答案: D
解析: 題干中的論點是:大學畢業證已經不再是找工作的“敲門磚”。論據是:參加高考的人數連續五年下降。A項,《高招調查報告》并不是一個特別權威的調查報告,其調查數據可能有錯,因此對結論有一定的削弱作用;B項,有一些崗位的招聘仍然要求最低學歷是大學本科,對結論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削弱力度較弱;c項,很多在職員工報名參加成人高考培訓班說明未參加高考、沒有取得大學畢業證不影響就業,對論點有支持作用;D項,全國適齡高考人數呈持續減少趨勢才是高考人數減少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因為找工作是否需要大學畢業證,其削弱作用大于A、B兩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丙和丁之間的反對關系,兩人的話中至少有一句必為真。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只有一句真話,故甲和乙的話均為假話。由甲和乙所說的話可知財主的錢在30萬貫以上。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假設丙的話為假,丁的話為真,則此時財主的錢財在30~40萬貫之間,符合題意。假設丁的話為假,丙的話為真,則此時財主的錢財在50萬貫以上,符合題意。即當財主的錢財在30~40萬貫之間或50萬貫以上時,才符合題意。D項丁的話為真不能保證甲乙的話為假。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的論點是穿著純棉織物要比使用化纖物更環保。論據是化纖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生產化纖會產生許多污染物,要用掉許多能量和水,而且化纖垃圾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速度很慢。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題干說純棉織物的環保性和化纖物的污染性,而A說“外觀、手感、吸濕性”,A和題干內容無關,A錯誤。論據說化纖垃圾降解慢,B說“研究回收、利用、處理化纖垃圾的新辦法”,B是對題干論據的削弱,不能證明純棉織物更具有環保性,B錯誤。題干說純棉織物的環保性,而C說純棉織物的價格,C和題干內容無關,C錯誤。D說棉花的種植使用了大量農藥,說明純棉織物的原料生產過程中也存在污染,進而說明純棉織物不一定比化纖物更環保,D削弱了論點,D正確。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