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判斷試題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判斷試題(一)
?、僦X的選擇性:人們在知覺對象時,總是在許多對象中有選擇地突出地反映某些對象,或者在一個對象的許多特性中突出地反映某些特性。
?、谥X的理解性:人們在知覺事物時,總是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和領會的。詞的指導作用、實踐活動的任務以及人們對知覺對象的態度等,對理解和領會知覺對象都有很大影響。
③知覺的恒常性: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了的時候,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知覺的這種特性就叫做知覺的恒常性。
典型例證:
(1)張老師在第一次上課時,就注意到靠近窗口的那個男孩。
(2)王先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主任問好。
(3)老孫家昨夜電視突然閃出火花,老孫迅速拔掉電源。
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目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2、醫療事故:是指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下列情況不構成醫療事故罪的是( )。
A、某男無青霉素過敏史,在一次輸液中身亡
B、藥劑師甲在配藥時心不在焉,錯將應當給丙的藥給了乙,幸虧當時被乙發現,否則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
C、護士甲在護理監護室的病人時,因接聽一個電話達半個小時,造成危重病人乙嚴重缺氧,雖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但已成為植物人
D、個體醫生甲在給乙拔牙時,使用的鉗子未經消毒,造成乙創口感染而引起敗血癥,6個月后死亡
3、借對,修辭中對仗的一種,也稱為假對。它通過借義或借音等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借義是當一個詞有兩種以上的意義時,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它的乙義或丙義,來與另一詞相對;借音是利用字詞之間的同音關系,以甲詞(字)來表乙詞(字)。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沒有運用借對的是( )。
A、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B、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C、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D、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4、一個詞語通常有兩種用法。一種用法是用這個詞去表達其所表達的對象;一種用法是用這個詞表達其自身。其中,前一種用法通常表達的就是詞語的意義,一般稱之為指稱用法;后一種用法通常表達的是這個詞語的形式,一般稱之為自名用法。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加括號的詞屬于自名用法的是( )。
A、女性一般喜歡[粉色]
B、大象一般生活在[密林]之中
C、“其它”,現在一般都使用“[其他]”
D、“[商品]”指的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5、定義:
?、龠`約責任:指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或者違反合同法規定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
②侵權責任:指侵害他人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而產生的責任。
③刑事責任:指因實施犯罪而由司法機關強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懲罰或某種法律評價負擔。
典型例證:
(1)公務員劉某平時自我要求放松,連續兩年考評結果為不合格,不久前被單位辭退。
(2)賈某在網上披露陳某隱私,后對簿公堂,法院判決賈某向陳某道歉并賠償相應精神損失。
(3)大三學生李某,因在校期間不好好學習,并屢次違反校規校紀,學校勒令其退學。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
A、例證(2)與定義②相符
B、例證(2)(3)分別與定義③②相符
C、例證(1)(3)分別與定義①③相符
D、例證(3)(1)分別與定義①②相符
公務員考試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知覺的選擇性:關鍵詞強調“有選擇地突出地反映某些對象”。
知覺的理解性:關鍵詞強調“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和領會”。
知覺的恒常性:關鍵詞強調“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
第二步:逐一分析例證與定義間的關系
例證(1)中張老師第一次上課就注意靠近窗口的男孩,這是有選擇的對靠近窗口的男孩的注意,符合知覺的選擇性的定義,因此例證(1)對應定義①;例證(2)強調王老師每天上班干的第一件事,“每天”說明這是一種習慣,不與上面的定義相對應;例證(3)中老孫迅速拔掉電源,說明老孫有這樣的經驗或是相關方面的知識,所以他在面對電視突然閃出火花時會迅速采取應對措施,符合“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和領會”,因此例證(3)對應定義②。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目有2個,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的定義
題目考查“醫療事故罪”,所以在題干中僅需閱讀“醫療事故罪”。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的“在一次輸液中身亡”、C中的“已成為植物人”、D中的“引起敗血癥,6個月后死亡”,均符合關鍵詞“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因此都構成醫療事故罪。B中甲當時的錯誤被及時發現,并沒有造成什么后果,不符合關鍵詞“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因此不構成醫療事故罪。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根據定義,借對的關鍵信息有:(1)一個詞有兩種以上的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甲義,同時借用它的乙義或丙義;(2)字詞之間有同音關系,以甲詞(字)來表乙詞(字)。A選項,“尋常”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為“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尋、常皆古代長度單位)。前者是副詞,后者是數量詞,這里用“尋常”來對數詞“七十”,用的是它數量詞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符合定義。C選項,借“滄”為“蒼”,與“藍”相對,符合定義。D選項,借“無情”為“無晴”,與“日出”相對;借“情”為“晴”,與“雨”相對,符合定義。只有B選義或借音,因此,本題答案為B。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查定義
題目考查“自名用法”,所以僅需在題干中閱讀“自名用法”。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為“表達其自身”。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的“粉色”、B項中的“密林”和D項的“商品”,表達的都是詞語的實際意義,均屬于“指稱用法”。而C項中的“其他”表達是這個詞語本身,不是其實際意義,屬于“自名用法”。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違約責任:關鍵詞是“違反”、“合同約定”、“合同法規定”。
侵權責任:關鍵詞是“侵害”、“財產權”、“人身權利”。
刑事責任:關鍵詞是“實施犯罪”、“刑事懲罰”。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與定義之間的關系
例證(1)中的公務員屬于不稱職,與三個定義都不符合;例證(2)中的賈某侵犯了陳某的隱私權,符合定義②;例證(3)中的李某屬于違反校規。故只有例證(2)與定義②對應,因此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