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練習題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練習題(一)
1、測驗的內容效度是指測驗題目對所測內容的代表程度。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屬于對內容效度考察的是( )。
A、某高校為了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在學生中開展了一次對任課教師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很廣泛,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態度、教師著裝、教學語言等
B、為了考察期中考試內容的難易程度是否合適,王老師調查了20個學生,發現學生普遍反映這次考試偏難
C、為了考查競爭激烈的高考是否有效,有關單位對升入大學的考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看他們是否能很好地適應大學學習
D、全國統一的項目管理師資考試今年新增加了一些考試要點,國家組織了專門人員對新增加后的考試內容進行評估,看其是否真正考到了實際工作中該考的內容
2、行為:指人們說的和做的,具有一種以上的測量尺度,可以被觀察、描述和記錄,受自然規律的支配,并對外界環境產生影響,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隱蔽的。據此,下列不是行為的是( )。
A、小明坐在計算機前給父母寫信
B、雨雨躺在嬰兒床里大聲哭鬧
C、小軍在屋里偷偷生媽媽的氣
D、徐師傅擰下機油箱上的塞子
3、定義:
①人才團:指在一個較小空間和時間段內人才以相同或相似的風格、方法、表達方式及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標為紐帶結成的人才群體。
②人才鏈:指有血緣關系或師徒關系的兩代或兩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藝、知識為紐帶而前后相承的現象。
③潛人才:指已具備從事某種創造性勞動的能力,有可能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但由于缺乏某種外部條件和機會,還未被發現、還未得到社會承認的人才。
典型例證:
(1)長征途中,紅二師四團為搶渡烏江而架設的浮橋數次被激流沖走,是戰士和群眾發明了“河底墜石穩固橋面”的方法,確保了架橋成功。
(2)三國時代,為了完成統一大業,魏、蜀、吳都十分注意網羅人才,就蜀國而言,名相諸葛亮自不消說,就是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也各有千秋。
(3)中國戲曲中的生、旦、凈、丑各行當均有自己的流派,如老生行中的馬、譚、奚、楊、麒派等;旦行中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
A、例證(2)(3)分別與定義①②相符
B、例證(1)(3)(2)分別與定義①②③相符
C、例證(1)(2)分別與定義②③相符
D、例證(3)(1)(2)分別與定義①③②相符
4、遺產: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范圍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其他合法財產和個人承包應得的收益。明確了遺贈財產是遺產的一部分。
下列不是遺產是( )。
A、死者個人承包應得的收益
B、死者的著作權
C、患了絕癥的老人的圖書資料
D、遺贈財產
5、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須具備以下要件:一是犯罪主體必須是兩人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二是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三是有共同的犯罪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共同犯罪的行為是( )。
A、張某因為生意上與王某有過節,張某和他的司機兩人商議后,一起將王某殺害并棄尸
B、一犯罪團伙讓一些不到10歲的小孩子在夜市里趁機偷盜
C、李某把偷來的手機當做禮物送給女朋友,女朋友不知情
D、一歹徒在行兇殺人過程中,旁觀者沒有制止
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練習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測驗題目”、“所測內容”、“代表程度”。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的教學質量不是測試題目,B中的難易程度不是所測內容范圍,C中調查的是考生,與測試題目無關,只有D項對新增加后的考試內容進行評估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C
解析: 行為的關鍵要件有:(1)說的和做的;(2)具有測量尺度;(3)對外界環境產生影響。A、B和D項均符合以上要件,C項中小軍偷偷生氣無法被測量,不符合(2)。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人才團:關鍵詞為“較小空間和時間段內”、“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標”;
人才鏈:關鍵詞為“血緣關系或師徒關系”、“技藝”、“前后相承”;
潛人才:關鍵詞為“已具備”、“缺乏某種外部條件和機會”。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與定義之間的關系
例證(1)陳述了長征途中,戰士和群眾發明了“河底墜石穩固橋面”的方法這樣一個事實,其中的戰士和群眾與三個定義都不符合;例證(2)中的“三國時代”符合“較小空間和時間段內”,“為了完成統一大業"符合“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標”,故例證(2)符合人才團的定義;例證(3)的各流派體現了“師徒關系”和“前后相承”,符合人才鏈的定義。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遺產是“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C項患了絕癥的老人還未死亡,因此C項不是遺產,ABD三項都在遺產的范圍之內。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張某和他的司機兩人將王某殺害并棄尸,符合“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和“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屬于共同犯罪;B項中“不到10歲的小孩”不符合“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故不屬于共同犯罪;C項中的李某是個人,且女友不知情,不符合“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屬于共同犯罪;D項中的一歹徒不符合“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故不屬于共同犯罪。因此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