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解題原則與技巧
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解題原則
做題原則是做某一類題目應該堅持的基本思想,對于做題具有宏觀上的指導意義。教育專家認為,考生在做定義判斷的時候,要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一)選擇最優
指的是某個定義的要點可能有多個,如果四個選項中沒有一個選項符合所有要點,應該選擇符合要點數最多的一個。這一原則主要是幫助考生在做題的時候不要過于糾結定義細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選出答案。
【例題】 生態移民是指為了保護某個地區特殊的生態或讓某個地區的生態得到修復而進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環境惡,不具備就地扶貧的條件而將當地人民整體遷出的移民。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生態移民的是:
A、貴州省某山區因土地出現石質化現象,該地區村民被遷往他鄉
B、幾百年前,中原一帶的居民為躲避戰爭,整體遷到南方,成為客家人
C、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為更快致富,村民集體研究決定移居山外
D、張三的父母家住三峽庫區,由于修水庫,其父母將家產變賣,來到上海與張三一起居住
【答案】A。解析:生態移民這一定義的要點是:為保護生態或因環境惡劣,不具備扶貧條件;將當地人民集體遷出。根據要點可以發現四個選項中B、C、D明顯不符,而選項A是因為環境惡劣而進行的集體移民,但是否具備扶貧條件,則選項中沒有具體說明。所以A選項雖然也沒有絕對符合定義的所有要點,但已經是四個選項中相對符合的一個,根據選擇最優的原則。
(二)常識原則
指的是如果被定義項是某個領域考生非常熟悉的概念,而定義本身又不好理解,考生可以適當結合已知常識來解答,從而降低題目的難度。
【例題】網絡成癮是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表現為個體對使用網絡欲望強烈,突然停止或減少使用時出現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
以下屬于網絡成癮的行為癥狀是:
A、李小兵高考之后,父母對其上網不再過問,他一不上網就感到精神恍惚。
B、學生張某勤工儉學,為某網吧做管理員,全部業余時間都在網吧,經常睡眠不足。
C、某公司銷售部經理整天泡在網上,聯絡客戶、處理訂單、工作壓力大,使他有些煩躁。
D、某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幾位學生合伙開了電子購物網站,生意火爆,幾乎沒時間下線,老師說他們上課都有點心不在焉。
【答案】A。解析:此題是一道可以結合生活常識來解決的問題。網絡成癮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概念,其意思非常好理解,針對這一情況,可以直接根據對網絡成癮的理解來選出答案A。
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解題技巧
技巧1:關注被定義項
定義判斷的解題順序:第一:先看問法。如果定義涉及的內容是考生所熟知定義,通常情況下,定義是不會違背日常生活以及專業的定義,可以利用考生的自身儲備快速準確做題,直接看選項進行解題,當然如果與自身理解有偏差,無法迅速確定選項,那么尊重題干中給出的內容,以其為標準做出選擇。
例:如果概念B所表達的對象均在概念A所表達的范圍之內:概念A所表達的對象有些在概念B所表達的范圍之內,有些在概念A與概念B之間存在真包含關系。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中加點的兩個概念是真包含關系?
A、(啟明星)就是(金星)
B、(榕樹)在很多城市被作為(行道樹)
C、(植物)有時候也會表現出類似(動物)的行為
D、(科學)包括多種學科,例如氣象學、(遺傳學)等
解析:對于真包含這個概念,可以結合常識判斷。A項啟明星和金星兩個概念是全同關系;B項有些榕樹并不是行道數;C項植物和動物兩個概念全異;D項科學真包含遺傳學,符合定義。故答案選D。
技巧2:列舉排除法
通常適用于定義長及題干已經把定義的外延(范圍)用例子的形式列舉出來了,通常選項會根據所列舉的情形進行出題的這樣的題型。我們只需要根據所列舉得情形與選項一一匹配進行取舍,不需要看定義內容,如果選項的描述項未在題干中出現,那么它就不符合定義,反之則符合。
題干標志詞:定義的常用形式、不是、比如、采用……
例:學習障礙是指從發育的早期階段起,兒童獲得學習技能的正常方式方法受損。這種損害不是單純缺乏學習機會的結果,不是智力的發展遲緩的結果,也不是后天的腦外傷或疾病的結果,這種障礙來源于認知處理過程的異常,表現在閱讀、拼寫、計算等方面有特殊的障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學習障礙的是:
A、九歲的小強剛從國外回來,不能識別簡體字,在閱讀學習材料時面臨不少困難
B、小華原來學習優秀,隨父母移居國外后由于聽課困難,學習成績大幅下降
C、小明的成績不好,三年級時接受了專業的智力的測驗,結果發現他的智力只相當于六歲只相當于六歲兒童的水平
D、小紅聰明可愛,但上學之后讀書是常出現跳行跳字的現象,雖然老師多次引正但她仍然以改正
解析:根據定義,學習障礙的產生不是因為以下三種情況:(1)單純缺乏學習機會;(2)智力發展遲緩;(3)后天的腦外傷或疾病。對比選項可知A、B兩項是缺乏學習機會的結果,C項是智力發展遲緩的結果,都不屬于學習障礙,只有D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D。
技巧3:選項歸類
適用于時間緊迫定義較難閱讀理解,分析選項內容,對意思相同的選項進行歸納,將選項歸納為2-1-1或者3-1的形式,快速排除。分析選項,進行歸納后,找到與眾不同不同的一項,2-1-1或者3-1的形式都要特別關注“1”型的選項,因為正確答案極有可能就是它。
例:負性制裁:是指社會以消極手段對違反社會規范的社會成員所進行的懲治方式。其特點是強迫性,迫使社會成員認識到不遵守社會規范所承擔的不良后果。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負性制裁的是( )。
A、 甲因入室行兇搶劫,被判處死刑
B、 乙因不孝順父母,受到鄰里譴責
C、 丙因不當行為,被單位警告處分
D、 丁因嚴重違反校紀,被開除學籍
解析:歸納選項A、C、D項都受到強制性懲治,并承擔了不良后果;B項乙收到鄰里譴責并沒有收到強迫性的懲治,3-1型,負性制裁定義的重點微觀詞句是:具有強迫性,,迫使社會成員認識到所承擔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定義,故選B。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完成定義判斷題型的正確順序,是首先看問法,了解到考察的定義名稱,如果是自己所熟知的定義,運用關注被定義項直接結合選項確定正確答案,其次如果并非是能調動自身儲備完成的題,瀏覽定義,有發現標志詞可以運用列舉排除法的,也可以運用此技巧快速確定正確答案,反之,結合教育定義判斷的核心成分分析法和主特征分析法及選項分析確定答案,在每天練習習題的過程中可有意識性的運用此種正確的解題順序,經過一定題量及時間的練習后,熟練的技巧、方法運用及正確的解題順序可以幫助大家在緊張的環境中節省大量的審題時間。
看過“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解題原則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