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練習題及答案
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練習題(一)
如果上述陳述為真,那么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
I、父母倆第一個說話的是母親
Ⅱ、父母倆第一個說話的是父親
Ⅲ、孩子是男孩
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I和Ⅲ
D、只有Ⅱ和Ⅲ
2、某單位統計上班遲到人數,一部門四人對是否遲到的說法如下:
趙:我沒有遲到
李:王和趙至少有一個沒有遲到
王:我們中有人遲到
張:我們四人都沒有遲到
上述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真話,有兩人說的是假話,則以下哪項斷定為真?( )
A、說真話的是趙和張
B、說真話的是趙和李
C、說真話的是李和王
D、說真話的是李和張
3、夫妻兩人帶著他們的一個孩子在路上遇到一名記者。記者問孩子:“你喜不喜歡看動畫片呀”記者沒聽清孩子的回答。孩子父母中的一個人說:“我孩子回答的是‘我喜歡看動畫片’。”呆一個接著說:“這孩子在撒謊。她不喜歡看動畫片。”這家人中男性從不說謊,而女性從來不連續說兩句真話,但也不連續說兩句假話。
如果上述陳述為真,那么可以推出( )
Ⅰ、父母倆第一個說話的是母親。
Ⅱ、父母倆第一個說話的是父親。
Ⅲ、孩子喜歡看動畫片。
A、只有Ⅰ
B、只有Ⅱ
C、Ⅰ和Ⅲ
D、不能確定
4、古時候,有四個長工在推測財主的財富到底有多少。甲說,他的錢不會超過25 萬貫。乙說,他的錢不會超過30 萬貫。丙說,他的錢絕對在40 萬貫以上。丁說,他的錢肯定沒有50 萬貫。實際上只有一個長工說對了。
以下哪一項為真,可支持上述的觀點?( )
A、甲說的對
B、財主的錢在50 萬貫以上
C、財主的錢財在40 萬貫~50 萬貫之間
D、丁說的對
5、某次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公布后,有如下情況:王東比董強分數低,吳平比岳麗分數低,趙梅比吳平分數高,王東和趙梅得分一樣。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則以下哪項也一定為真?( )
A、王東比吳平分數低
B、岳麗比董強分數高
C、岳麗比趙梅分數高
D、董強比吳平分數高
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練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本題屬于真假推理,主要考查矛盾的判定。第二個人說“這孩子撒謊,她是女孩”,兩個分句間可以利用矛盾識別。假設孩子是男孩,那么孩子沒撒謊,而且不是女孩,兩句都是假話;假設孩子是女孩,那么孩子撒謊了,而且確實是女孩,兩句都是真話。根據假設可以知道第二個說話的人不是母親,那么第一個說話的是母親。第二個說話的是父親,父親從來不說謊,那么孩子是女孩。所以選擇A選項。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觀察題干,找突破口
王說“我們中有人遲到”,張說“我們四人都沒有遲到”,王和張的話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又因為題干說“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真話,有兩人說的是假話”,因此趙和李的話也必有一真一假。本題沒有其他關聯信息,適合用假設法。
第二步:使用假設法進行推導并判斷選項正確與否
假設趙的話為真,李的話為假。由于“趙沒有遲到”,因此李的話也為真,這和假設中“李的話為假”矛盾,假設不成立。
假設趙的話為假,李的話為真。由“王和趙至少有一個沒有遲到”和“趙遲到”可以推出“王沒有遲到”。“趙遲到,王沒有遲到”,那么王的話為真,張的話為假,這和題干中“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真話,有兩人說的是假話”相符合,假設成立。
綜上所述,王的話為真,張的話為假,趙的話為假,李的話為真。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A
解析:
假設父母倆第一個說話的是父親,則第二個說話的是母親。由于這家人中男性從不說謊,因此,由父親說的話可推知,孩子的回答確實是“我喜歡看動畫片”。如果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則母親連續說了兩句假話;如果孩子不喜歡看動畫片,則母親連續說了兩句真話。這與題干的斷定矛盾。因此,假設不成立,即父母倆第一個說話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Ⅰ為真,Ⅱ為假。因為父母倆第二個說話的是父親,且男性都說真話,因此事實上孩子不喜歡看動畫片,即Ⅲ為假。因此本題選A。
4、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丙和丁之間的反對關系,兩人的話中至少有一句必為真。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只有一句真話,故甲和乙的話均為假話。由甲和乙所說的話可知財主的錢在30萬貫以上。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假設丙的話為假,丁的話為真,則此時財主的錢財在30~40萬貫之間,符合題意。假設丁的話為假,丙的話為真,則此時財主的錢財在50萬貫以上,符合題意。即當財主的錢財在30~40萬貫之間或50萬貫以上時,才符合題意。D項丁的話為真不能保證甲乙的話為假。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D
解析: 本題屬于分析推理類題目中的排序問題。根據題目已知:董王,岳吳,趙吳,且王=趙,由此可以得到:董王=趙吳,可以確定董的分數高于吳。故本題答案為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