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判斷推理題及答案
寧夏公務員判斷推理題一
由此可以推出( )。
A、有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必須更換鋼索
B、有些S品牌的電梯必須更換鋼索
C、有些S品牌的電梯不需要更換鋼索
D、所有必須更換鋼的電梯使用限都超過了10年
2、黨要管黨,首先是要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干部作風存在問題,就易成為腐敗的溫床。唯有緊抓干部的清廉從政,堅決掃除作風之弊、行為之垢,我們的黨才能永葆純潔,才能永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如果從嚴治吏,就要從嚴治黨
B、如果干部作風沒有問題,腐敗就找不到滋生的溫床
C、如果不緊抓干部的清廉從政,我們的黨就不能永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D、如果堅決掃除作風之弊、行為之垢,我們的黨就能永葆純潔
3、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上,農村居民家庭比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有更大的購買力,因為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中用在食品或居住的一部分收入可以被農村居民家庭用在其他的消費上。
根據(jù)以上的論述,最能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A、農村居民家庭在食品和居住上的支出比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的支出少
B、城郊居民家庭的購買力更高于城市居民家庭
C、一般來說,農村居民家庭比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口數(shù)量要多
D、三種類型的居民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都超過了在居住上的支出
4、在一項關于國會議員的調查中獲得如下信息:并不是所有的議員都信任所有人,只有少數(shù)議員信任所有人,而且議員之間相互信任的尤為罕見。
由此可見( )。
A、任何一個議員都被有些議員所信任
B、不存在一個議員被所有的議員所信任
C、存在一個議員和所有的議員都相互信任
D、不存在一個議員和所有的議員都相互信任
5、研究人員做了一項長達12年的跟蹤調查的研究項目,其主題是驗證人類對音樂的敏感性和感受力。他們選取了80個出生三個月左右的嬰兒作為樣本。經測試,其中65個嬰兒對音樂的節(jié)奏有明顯反應,15個嬰兒無明顯反應。當這些孩子成長到9至12歲時,進行最后的測試,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嬰兒階段對音樂有明顯反應的孩子們,不僅依然喜歡音樂,而且還表現(xiàn)出很高的音樂素養(yǎng)。而在嬰兒時期,15個對音樂無明顯反應的孩子,有9個仍無明顯興趣,有6個比較喜歡音樂。
從這段文字中,不能推出的是( )。
A、對音樂無明顯興趣的,可能會變得有興趣了,但“有興趣”很難變成“無興趣”
B、人對音樂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所改變
C、大多數(shù)人的音樂潛質在嬰兒時期形成了
D、大部分人還是喜歡音樂的
寧夏公務員判斷推理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C
解析: 題干翻譯出來:從嚴治黨→從嚴治吏,干部作風存在問題→腐敗的溫床,永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緊抓干部的清廉從政,根據(jù)逆否等價,只有C項正確。
3、答案: A
解析:
從題干整體可知,城市和城郊居民用于食品和居住的消費在總收入中占有不可忽視的比例,而這部分費用農村居民可用于其他消費。同時還可知,農村居民的購買力比城市和城郊居民強。綜上可知,農村居民用于食品和居住的消費比城市和城鎮(zhèn)居民少,選項A正確;題干中沒有城市和城郊居民、農村和城市居民、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的比較,無法判斷選項B、C、D的正誤。因此,本題答案為A。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對象及其關系
題干信息“并不是所有的議員都信任所有人”說明有些議員不信任所有人,“只有少數(shù)議員信任所有人”說明有些議員信任所有人,“議員之間相互信任的尤為罕見”說明不信任所有人的那部分人和信任所有人的那部分人之間不信任。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任何一個議員都被有些議員所信任”中“任何一個議員”屬于所有人,因此由第一步推斷可知,A項符合推斷。題干沒有關系一個議員和所有的議員是否都相互信任的推斷。BCD項均無法有題干信息推出。因此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由題干可知,65個嬰兒時喜歡音樂,長大依然喜歡音樂;15嬰兒時不喜歡音樂,長大后9個不喜歡,6個比較喜歡。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由上述分析可知有興趣的依然有興趣,沒興趣的有可能有興趣,因此A項正確;由題干,嬰兒時一部分不喜歡音樂的長大后有所改變,故B項正確;由題干可知,(65+9)個人的興趣未改變,因此C項可以得出;D項,文段中的試驗樣本只有80個孩子,樣品太少且不全面,無法推出大部分人是否喜歡音樂,故D項錯誤。因此正確答案為D。
寧夏公務員判斷推理題二
1、論文被摘錄或引用,雖然有些是論文的質的價值表現(xiàn),但并不全能顯示論文的質,有的可能是為了反對論文觀點的批判性摘引。還有的引述可能只是思潮性、附和性引用。文摘類刊物所不重視、不摘引或漏摘、漏引的論文并不一定不重要、不優(yōu)秀。由此可以推出( )
A、文摘類刊物上的大部分文章質量很低
B、有些高質量的論文不會在文摘類刊物上出現(xiàn)
C、真正優(yōu)秀的論文都是不被引用的
D、最容易引起爭議的論文被摘引的可能性最大
2、任何一片水域,是否能保持生機,主要取決于它是否有能力保持一定量的溶解于其中的氧氣。如果倒進水中的只是少量的污物,魚類一般不會受到影響,水中的細菌仍能發(fā)揮作用,分解污物,因為該片水域能從空氣和水中植物那里很快使氧氣的消耗得到恢復。據(jù)此可知( )。
A、充足的水中植物即可使水域保持生機
B、氧氣在細菌分解污物過程中被消耗
C、細菌在分解污物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氧氣
D、水中植物可以通過分解污物產生新的氧氣
3、隨處可見的榨菜,在中國經濟舞臺上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華南地區(qū)的市場份額從49%一路跌破30%,與此對應的是珠三角地區(qū)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的轉移;2012年,在中西部地區(qū)務工的農民工數(shù)量增長較快,與此同時,該地區(qū)涪陵榨菜銷售額創(chuàng)造了接近50%的增長。有專家就此指出,榨菜銷售量與農民工的流動趨勢存在巨大的相關性,政府可根據(jù)“榨菜指數(shù)”變化情況提前制定政策,從容應對人口驟增后帶來的就業(yè)、治安、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務問題。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言論?
A、榨菜是大眾喜愛的食品,四川,重慶人又愛吃榨菜,而四川、重慶兩地又都是農民工輸出地
B、榨菜美味可口、價格低廉,購買、攜帶均很方便,在外地務工的農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費群體
C、 據(jù)傳,國家某權威部門根據(jù)“榨菜指數(shù)”變化情況將全國分為“人口流入區(qū)”和“人口流出去”,但近期該部門對此傳聞予以明確否認
D、浙江、福建等地生產的榨菜可能與涪陵榨菜銷量情況相似,其銷量的區(qū)域變化也能體現(xiàn)農民工的流動趨勢
4、某畫家從來不在其作品上標注日期,其作品的時間順序現(xiàn)在才開始在評論文獻中形成輪廓。最近將該畫家的一幅自畫像的時間定位為1930年一定是錯誤的,1930年時該畫家已經63歲了,然而畫中的年輕、黑發(fā)的男子顯然是畫家本人,但卻絕不是63歲的男子。上面結論所依據(jù)的假設是( )。
A、畫家畫過幾幅顯示他60歲以后的樣子的自畫像
B、畫家在63歲時,不可能在畫自己畫成年輕時的樣子
C、在該畫家遠未到60歲以前,他沒畫過明確標注日期的自畫像
D、通過不給其作品標注日期,畫家試圖使針對其作品的評論拋開時間因素
5、某位影評人說,真正有影響力的電影應該既能叫好又能叫座。倡導社會旋律的電影《任長霞》公映以來,票房一路飆升,甚至敵過引進的美國大片,觀眾反響甚是強烈。由此可知( )。
A、只有倡導社會主旋律的影片,才能稱得上好影片。
B、《任長霞》受到很多觀眾的好評,是一部非常有影響力的好電影。
C、美國大片在中國的市場很好,票房收入成績驕人,因為它們都是絕對的好電影。
D、中國應該多拍一點像《任長霞》這樣的自己的好電影,而不能一味的所謂的美國大片。
寧夏公務員判斷推理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題目中的意思主要是被摘錄或引用的文章不一定都是高質量的,不被摘錄或引用的論文不一定就是質量不高。A錯誤,因為文中并沒有說大部分文摘類刊物上的文章質量都很低,而是說有些質量不高。B正確,文中最后一句指出有些論文不被引用或者摘錄,但是并不能說明它不重要,質量不高。C錯誤,并不是所有真正的優(yōu)秀論文都不被引用。D錯誤,文中并未提及到。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的主要信息
題干說如果一片水域能夠保持一定量的溶解于其中的氧氣,那么即使有少量的污物也能被分解從而保持水域的生機。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題干中“水中的細菌能發(fā)揮作用,分解污物”意味著如果沒有細菌的作用只有水生植物的話,水域不一定能夠保持生機,A錯誤。題干中“水中的細菌仍能發(fā)揮作用,分解污物,因為該片水域能從空氣和水中植物那里很快使氧氣的消耗得到恢復”表明,水域得到氧氣然后提供給水中的細菌進行分解作用,而不是細菌分解污物時產生氧氣,B正確C錯誤。題干中“水中的細菌仍能發(fā)揮作用,分解污物”說明分解污物的是水中的細菌而不是水中植物,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論證的加強支持。A項四川和重慶兩地樣本較小,樣本不典型,支持力度很弱,B項是建立聯(lián)系,可以支持,C項起到削弱的作用,D項是提供新論據(jù),加強力度不如建立聯(lián)系強,而且D項是“可能”,力度較弱,所以答案選擇B。
4、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jù)
本題論點是畫家的一幅自畫像的時間定位為1930年一定是錯誤的,論據(jù)是1930年時該畫家已經63歲了,然而畫中的年輕、黑發(fā)的男子顯然是畫家本人,但卻絕不是63歲的男子。
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
論點強調作畫的時間,論據(jù)強調畫家的年齡,所以論點與論據(jù)間不存在明顯因果關系,需加強論證,在論點和論據(jù)間搭橋。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B即在作畫的時間和年齡間搭橋,說明畫家不可能在63歲時將自己畫成年輕時的樣子,是答案;A與作畫時間無直接關系,并且題干中說的是年輕時候的畫像,屬無關選項;BD都是在說作者對其作品標注日期的問題,屬于無關選項,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翻譯題干,利用充分必要條件
第一句:真正有影響力的電影需要叫好同時叫座,第二句:《任長霞》:叫好同時叫座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錯誤,題干沒有討論倡導社會主旋律的影片與好影片的關系,C項錯誤,題干中提到的美國大片是用來說明《任長霞》的票房高,但沒有說美國大片與好影片的關系,D項中國應該拍什么電影題干沒有談及,屬于無關選項,B項正確,因為《任長霞》滿足了叫好同時叫座,所以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有影響力的電影,故正確答案為B。
看過“寧夏公務員判斷推理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