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一
B、無論做什么事都應全神貫注、集中注意力
C、注意是一種心理品質
D、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集中注意力
2、如果小李乘坐火車或飛機去云南旅行,小張就會跟他一起去,只要小李不乘坐火車去云南,小王就會跟他一起旅行。實際上,小張最近一直躲在江南某小鎮寫作,閉門不出也不想外出。
根據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小李跟小張一起旅行
B、小李跟小王一起旅行
C、小李乘坐火車去云南
D、小李乘坐飛機去云南
3、不可能所有的考生都不能通過考試。
據此,可推出( )。
A、可能有的考生不能通過考試
B、必然有的考生能通過考試
C、必然所有的考生都能通過考試
D、必然所有的考生不能通過考試
4、如果不能有效解決房價過高、房租不斷上漲以及不成正比的工資收入這些問題,那么“蟻族”生活的期限將被延長,“蟻族”的夢想也將推遲實現。
由此推出( )。
A、只有有效抑制房價過高和租金上漲,保持工資收入增長的合理比例,才能不推遲“蟻族”夢想的實現
B、如果有效解決了房價過高、房屋租金不斷上漲以及不成正比的工資收入這些問題,“蟻族”生活的期限將會縮短,“蟻族”的夢想也能夠實現
C、縮短“蟻族”生活的期限,就能加速“蟻族”夢想的實現
D、如果“蟻族”的夢想被推遲實現,就不能有效解決房價過高、房屋租金不斷上漲以及不成正比的工資收入這些問題
5、因為太陽一直照常升起,所以明天太陽還會照常升起。
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的邏輯錯誤不一致?( )
A、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B、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C、這么如雷貫耳的名字,想必你已經久仰了
D、從來沒有人躲得過他的飛刀,你別去送死了
答案見下文
1、答案: A
第一步:翻譯題干。利用充分必要條件
學業上有所成就,科學上有所建樹⇒注意力高度集中 。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正確
A項,學業上有所成就⇒注意力高度集中,A正確;B項,做什么事情⇒注意力高度集中,偷換概念,題干中只說在學業上和科學上,不是在所有事情上,B錯;C項,注意是一種心理品質,題干中沒有提及心理品質,屬于無關選項,C錯;D項,表述正確,可是結論不是從題干得到的,屬于無關選項,D錯,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B
本題為關聯詞推導題型。
第一步:翻譯題干
①小李坐火車去云南∨坐飛機去云南⇒小張去云南;②﹣小李坐火車去云南⇒小王跟小李一起旅行
③﹣小張去云南(此為事實信息)
第二步:從事實信息開始推導,得出結論
從題干事實信息可知,小張不去云南。“﹣小張去云南”是否定①中的后件,根據逆否規則,可得出“﹣(小李坐火車去云南∨坐飛機去云南)”,再由摩根規則,可知“﹣小李坐火車去云南∧﹣坐飛機去云南”,即小李不坐火車去云南,也不坐飛機去云南。又知②,可推出小王和小李一起旅行,B項正確。A、C、D均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翻譯題干。利用模態命題的轉化規則
“不可能=必然不”,題干命題等值于“必然不是所有考生都不能通過考試”;
“不是所有=有的不是”,命題等值于“必然有的考生不是不能通過考試”,即“必然有的考生能通過考試”。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C、D三項的說法均無法從題干推出,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
第一步:翻譯題干。利用充分必要條件∧
這些問題⇒ “蟻族”生活的期限將被延長∧“蟻族”的夢想推遲實現
第二步:逐一翻譯選項
A項,—推遲“蟻族”夢想的實現⇒沒有這些問題,是題干推導關系的逆否規則。A項正確。
B項 沒有這些問題⇒—“蟻族”生活的期限將被延長∧—“蟻族”的夢想推遲實現,是否前件推出否后件的無效推理。B項錯誤。
C項 —“蟻族”生活的期限將被延長⇒—“蟻族”的夢想推遲實現,后件是個聯言命題,不能主觀推測支命題之間的關系,C項錯誤。
D項“蟻族”的夢想推遲實現⇒這些問題,是肯后件推出肯前件的無效推理。D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選A。
5、答案: A
解析:
文段翻譯成三段論就是:以前的太陽都是照常升起的,明天的太陽也是太陽,所以明天的太陽也會是照常升起的。其中“以前的太陽”與“太陽”不是一個概念,犯了 “四概念”的錯誤。A項暗含的前提是“無米不成炊”,翻譯成三段論是:因為沒米做不成飯,現在沒米,所以做不成飯。這是大前提錯誤,與文段不一致。B項假設的前提是“以前的冬天之后一定是春天”,翻譯成三段論是:因為以前的冬天之后是春天,這個冬天也是冬天,所以這個冬天之后也是春天。C項“如雷貫耳”比喻名聲大,也就是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句話翻譯成三段論是:因為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名字,你也是人,所以你也知道。D項翻譯成三段論是:因為以前的人都躲不過他的飛刀,你也是人,所以你也躲不過。B、C、D都是犯了“四概念”的錯誤,所以本題選A。
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二
1、某縣舉行“文明鄉鎮”評比。4位評委對參評的青蓮鄉、夏荷鄉和芙蓉鎮獲得“文明鄉鎮”稱號的可能性進行了預測。
評委甲說:“如果青蓮鄉能獲‘文明鄉鎮’稱號,那么夏荷鄉和芙蓉鎮也能獲此稱號。”
評委乙說:“如果青蓮鄉和夏荷鄉能獲‘文明鄉鎮’稱號、則芙蓉鎮肯定不能獲此稱號。”
評委丙說“不管青蓮鄉能否獲‘文明鄉鎮’稱號,夏荷鄉和芙蓉鎮都能獲此稱號是不可能的。”
評委丁說:“我看青蓮鄉能獲‘文明鄉鎮’稱號;但是,如果夏荷鄉能獲此稱號、則芙蓉鎮不可能獲此稱號。”
評比結果揭曉后發現,4位評委中只有一人的預測成立。
據此,可以推出( )。
A、三個鄉鎮都能獲“文明鄉鎮”稱號
B、三個鄉鎮都不能獲“文明鄉鎮”稱號
C、青蓮鄉能獲“文明鄉鎮”稱號,夏荷鄉和芙蓉鎮不能獲此稱號
D、青蓮鄉不能獲“文明鄉鎮”稱號,夏荷鄉和芙蓉鎮能獲此稱號
2、一起盜竊案發生,經調查共有二人合伙作案。警察逮逋了甲、乙、丙、丁四名嫌疑人,罪犯必是其中二人。經詢問,甲說:“丁是罪犯。”乙說:“甲是罪犯。”丙說:“我不是罪犯。”丁說:“我也不是罪犯。”
經調查,四人中二人說了假話,二人說了真話。則下列哪項可能為真?
A、甲、丁二人合伙作案
B、丙、丁二人合伙作案
C、甲、丙二人合伙作案
D、甲、乙二人合伙作案
3、梅、蘭、竹、菊是張老漢的四個女兒。有一次,某客人問起四姐妹的年齡,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說:“蘭比竹小。”蘭說:“我比梅小。”竹說:“蘭不是三姐。”菊說:“我是大姐。”憨厚的張老漢在旁補充道:“大女兒和三女兒撒謊呢,二女兒和小女兒說得對。”
據此,按年齡從大到小的順序,可以推斷四姐妹依次為( )。
A、梅、蘭、竹、菊
B、梅、蘭、菊、竹
C、蘭、菊、梅、竹
D、菊、蘭、梅、竹
4、甲、乙、丙三人是同學,在一次考試成績公布后,甲說:“我在前十名,乙是最后一名,丙的名次不理想。”乙說:“我的成績和名次都很穩定,且我的排名緊挨在丙后面,甲的名次有所下降。”丙說:“甲的成績比我好,乙的成績比我好。”三人中,最多只有一個人說了假話。
由此可知( )。
A、甲說假話
B、乙說假話
C、丙說假話
D、沒有人說假話
5、威爾和埃克斯這兩家公司,對使用他們字處理軟件的顧客,提供24小時的熱線電話服務,既然顧客僅在使用軟件有困難時才打電話,并且威爾收到的熱線電話比埃克斯收到的熱線電話多四倍,因此,威爾的字處理軟件一定是比埃克斯的字處理軟件難用。
下列選項,如果為真,則最能有效支持上述論證的是( )。
A、平均每個埃克斯熱線電話比威爾熱線電話時間長兩倍
B、擁有埃克斯字處理軟件的顧客數比擁有威爾字處理軟件的顧客數多三倍
C、埃克斯收到的關于字處理軟件的投訴信比威爾多兩倍
D、這兩家公司收到的熱線電話數量逐漸上升
答案見下文
1、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翻譯題干
甲:青蓮⇒夏荷∧芙蓉;乙:青蓮∧夏荷⇒-芙蓉;丙:-夏荷∧-芙蓉;丁:青蓮∧(夏荷⇒-芙蓉)
第二步:找突破口
甲的矛盾命題:青蓮∧[(—夏荷鄉)∨(—芙蓉鎮)]
丁的等價命題:青蓮∧[(—夏荷鄉)∨(—芙蓉鎮)]
甲的矛盾命題和丁的等價命題一致,所以甲、丁兩人的預測存在矛盾,必有一真一假。
第三步:看其他的話
由于只有一人的預測成立,所以乙、丙的預測為假。由乙的預測“青蓮∧夏荷⇒-芙蓉”為假,可知其矛盾命題為真。乙的矛盾命題為“青蓮∧夏荷∧芙蓉”,即三個鄉鎮都能獲獎。
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甲和丁之間的矛盾關系,兩人的話必有一真和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有兩句為真,則乙和丙中也有一人為真,若①乙說的話為真,則丙說的就是假話,則罪犯就是甲和丙,那么甲說的就是假話,丁說的是真話,符合題意,則罪犯可能是甲和丙;②乙說的話為假,則丙說的就是真話,則罪犯就是乙和丁,則甲說的是真話,丁說的是假話,滿足題意,但是沒有對應選項,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菊說自己是大姐,假設她的話為真,那么這就與張老漢的說法矛盾,因此菊的話為假,即菊不是大姐。
第二步:根據突破口繼續推導
由第一步知菊的話為假,即菊不是大姐,又知只有大女兒和三女兒撒謊,因此菊只能是三女兒;從而竹說蘭不是三姐為真,又知竹稱三女兒為三姐,因此竹只能是四女兒;從而梅說蘭比竹小為假,由此可以判斷梅是大女兒,蘭是二女兒。綜上,按年齡從大到小的順序,四姐妹依次為梅、蘭、菊、竹,故正確答案為B。
備注:其實當推知菊是三女兒后,結合選項不難發現,只有B項符合,此時便可選出正確答案,望考生注意。
4、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乙說“我的排名緊挨在丙后面”和丙說“乙的成績比我好”之間的反對關系,兩人的話不可同真,但可同假,因此必有一假。又知本題最多只有一句為假,因此兩人的話必有一真和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最多只有一句為假,故甲的話為真話。由甲所說的話可知,乙是最后一名。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由乙是最后一名可知,丙的話為假,從而乙的話為真。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B
解析:
上述推理過程是:由于顧客只在使用軟件有困難時才打電話,威爾公司公司接到的電話比埃克斯公司多,所以它的軟件比較難用。要加強這個結論,B項最合適,A、C兩項是一種削弱,D項則與推理無關。
看過“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