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判斷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判斷題(一)
A、請示
B、報告
C、議案
D、意見
2、下列屬于行政公文格式必備要素的是
A、簽發人姓名
B、附件
C、附注
D、成文日期
3、下面是從公文中摘抄的四句話,下列各項中表述不當的是( )
A、我院已于8月30日召開了表彰先進個人、集體大會,××院長和其他學院的領導同志出席了這次會議
B、全面加強質量管理是目前我們是否搞好企業管理的一個最首要的問題
C、衡量一個企業是否經營得好,要從這樣一些方面考察:第一,是否人盡其才……;第二,是否有正確的經營方針……;第三,是否有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D、從這份文件里,使全廠干部了解到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4、規范性公文標題的時間是( )。
A、公文發布的時間
B、公文撰寫的時間
C、公文打印的時間
D、公文討論的時間
5、( 不定項選擇 )公文的作者是()。
A、 起草公文的機關工作人員
B、制發文件的機關
C、簽發文件的領導
D、審核文件的機關工作人員
E、印制公文的機關工作人員
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判斷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按公文的行文方向劃分上行公文、下行公文和平行公文。
報告是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答復上級機關詢問的公文。“報告”屬陳述性的上行公文。
請示是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或者請求批準事項的公文。而“請示”屬請求性的上行公文。
議案是列入行政公文中的新文件。它是指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屬于該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有關事項的公務文書。議案屬于建議性質,建議是否可行。“意見”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對于公文格式要素來講,并不是所有要素都是必備的;A項中的簽發人姓名只有上行文才需具備例如請示、報告;B、C兩項也不是必須具備的;D項成文日期是每篇公文都需要具備的要素。
3、答案: ABD
解析:
選項A應改為“表彰先進集體、個人大會”一般都是集體在前,先進個人在后;
選項B中的“全面加強”對應“是否”不正確;
選項D中的表述有很大問題,缺少主語,要把“使”去掉
本題應選ABD。
4、答案: A
解析:
規范性公文的標題一般由內容和文種兩部分組成,發布或通過批準的時間,一般注在文件的標題之下,并用括號括住。故選A。
5、答案: B
解析:
負責撰寫公文文稿的作者,只是代言人,并不就是法定作者。嚴格說起來,公文的簽發人也不是法定作者,他只是法定作者的代表,類似于人們通常所說的“法人代表”。 公文的法定作者應該是文末的印章上所標定的那個機關。所以本題選B
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判斷題(二)
1、在行政訴訟的執行措施中,可對行政機關采取的是( )。
A、司法建議
B、查封
C、扣押
D、劃撥
2、下列情況中,( )屬于終局復議。
A、專利復審委員會就專利問題作出的復審決定
B、省一級人民政府作出的關于自然資源確權的復議決定
C、垂直領導的國務院部門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
D、有關行政賠償的行政復議決定
3、某日,小劉開車與小王約好一同去郊游,途中因闖紅燈駕駛當場將行人甲撞死,并致行人乙重傷。小劉欲送乙去醫院救治,小王因為害怕阻止其救治,二人駕車逃離事故現場。因時間延誤,乙不治身亡。關于本案,下列說法哪項是正確的?( )
A、小王不構成犯罪,小劉構成交通肇事罪
B、小劉、小王均構成故意殺人罪
C、小劉構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小王是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D、小劉、小王均構成交通肇事罪
4、某日,小劉開車與小王約好一同去郊游,途中因闖紅燈駕駛當場將行人甲撞死,并致行人乙重傷。小劉欲送乙去醫院救治,小王因為害怕阻止其救治,二人駕車逃離事故現場。因時間延誤,乙不治身亡。關于本案,下列說法哪項是正確的?( )
A、小王不構成犯罪,小劉構成交通肇事罪
B、小劉、小王均構成故意殺人罪
C、小劉構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小王是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D、小劉、小王均構成交通肇事罪
5、 近年來,“民告官”案件時有發生,“民告官”的依據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B、《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判斷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賠償金,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
(三)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因此,行政訴訟執行措施中,人民法院可對行政機關采取的是劃撥。
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B
解析: 所謂復議終局是指,經過復議之后就不能再提起訴訟。AD很容易排除,C項,國務院部門同級復議完之后,還是可以提起訴訟的。所以本題答案為B,相關法條為: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征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3、答案: 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本案中,小劉因闖紅燈駕駛,應對事故負全部或主要責任,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傷的嚴重后果,后又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故排除B、C兩項。另根據該解釋第5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本案中,在肇事后因小王阻止小劉救治重傷者乙,使小王成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因此小劉和小王均構成交通肇事罪。故本題選D。
4、答案: 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本案中,小劉因闖紅燈駕駛,應對事故負全部或主要責任,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傷的嚴重后果,后又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故排除B、C兩項。另根據該解釋第5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本案中,在肇事后因小王阻止小劉救治重傷者乙,使小王成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因此小劉和小王均構成交通肇事罪。故本題選D。
5、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察行政法的內容。行政法調整的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構成的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而這兩部分內容分別體現的就是“官管民”和“民告官”的關系,例如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就是監督行政關系。所以本題選D。
看過“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