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法律常識題及答案解析
國家公務員行測法律常識題(一)
A、遺囑繼承
B、法定繼承
C、遺贈撫養協議
D、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
2、下列法律格言與其闡釋對應準確的是( )。
A、不知自己之權利,即不知法律:權利人享有的權利,是事實問題也是法律問題
B、緊急時無法律:在緊急狀態下不存在法律
C、法律不強人所難:只要人能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D、法的發展在于社會本身:法只要以社會為基礎,就可以脫離法學而存在
3、下列表達中,正確的是( )。
A、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不適用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B、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C、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宣告緩刑
D、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不適用無期徒刑
4、定義:①勞動合同的解除: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合同期滿之前依雙方協議或一方的意思表示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執行,解除勞動法律關系。②勞動合同的終止:由于勞動合同期限已滿,或者雙方當事人約定的終止條件已經出現,勞動合同歸于消滅,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法律關系就此不再存在。③勞動合同的變更: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因情況變化或者法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經過協商一致,對原合同條款進行修改和補充。典型例證:(1)王某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和調整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工作,被公司解聘(2)蔡某與一家廣告公司簽了三年的工作合同,三年后,蔡某離開了該公司(3)徐某由于工作出色,工作兩年后,公司與其改簽了合同,把基本工資提高20%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目有()。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5、中華民族崇尚親仁善鄰,主張和而不同。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譽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黃金法則”。在有關我國外交政策的闡述中,最能體現“黃金法則”的是( )。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C、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D、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公務員行測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權,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和第五十三條規定“繼承開始后,受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移轉給他的繼承人”的規定,說明轉繼承包括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實際接受遺產前死亡,該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代其實際接受其有權繼承的遺產。
2、答案: A
解析:
A項,“不知自己之權利,即不知法律”強調法律和權利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權利是被法律所規定的,故權利人擁有權利是一個法律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權利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不行使權利,則權利只是紙面上的,是虛幻的,于是,權利人所擁有的權利成為了一個事實問題。因此A項對應準確。B項,“緊急時無法律”強調的是人們在緊急狀態下采取緊急避險行為,可以不受法律處罰。C項,“法律不強人所難”強調的是,根據法律規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D項,“法的發展在于社會本身”強調的是,法以社會為基礎,是社會的產物,但這并非意味著法可以脫離法學而存在。B、C、D項對應均錯誤,故選A。
3、答案: B
解析: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D
解析: 典型例證(1)與勞動合同的解除對應。(2)與勞動合同的終止對應。(3)與勞動合同的變更對應。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5、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察的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我國外交政策自建國以來將和平共處作為基本準則,而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申到國家間說的是和平共處,故正確答案為C。
A、B、D項在題中都沒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