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常識法律部分練習題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常識法律部分練習題(一)
1、下列關于國家行政機關之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各級國家行政機關都有權實施行政處罰
B、行政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因此,行政機關承擔全部舉證責任
C、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D、國務院的法定會議形式分為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全體會議、國務院辦公會議
2、法律實施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實際施行法律、運用法律的活動,法律實施的主要方式包括( )。
A、法律確立
B、法律執行
C、法律遵守
D、法律適用
3、下列關于法律與道德關系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法律和道德都是屬于社會規范的范疇,均具有規范性
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而道德主要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自律得以實施
C、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但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是都違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為促進
4、對公務員的考核,按照管理權限,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 )。
A、思想品德
B、工作能力
C、工作實績
D、勤奮敬業
5、對于行政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沒有作出復議決定的案件。當事人對原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以( )為被告。
A、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
B、復議機關
C、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與復議機關
D、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或復議機關
公務員考試常識法律部分練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只有享有法定權限的法定機關或經過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可以實施行政處罰,A項錯誤;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是指在通常情況下由行政機關承但舉證責任,但并不代表原告人不承擔任何舉證責任,B項錯誤;國務院法定會議只包括常務會議和全體會議,不包括辦公會議,D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BCD
解析:
法律實施,也叫法的實施,是指法在社會生活中被人們實際施行,包括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法是一種行為規范,法在被制定出來后,付諸實施之前,只是一種書本上的法律;法律的實施,就是使法律從書本上的法律變成行動中的法律,使它從抽象的行為模式變成人們的具體行為。法的實施方式可以分為法的遵守、法的執行和法的適用三種。故正確答案為B、C、D。
3、答案: C
解析:
違法行為不一定是違反道德的。例如,男女兩人未領取結婚證而同居,他們兩人可能已經舉行了婚禮,只是還沒有履行法律程序,他們的未婚同居行為違法但不違反道德,所以C項表述錯誤。答題時,若選項中出現類似 C 項這樣的絕對化表述,需多加留意,過于絕對化的表述往往是不準確的。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C
解析:
《公務員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對公務員的考核,按照管理權限,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工作實績。”故正確答案為 C。
5、答案: A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2條規定: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內不作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原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當事人對復議機關不作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復議機關為被告。故正確答案為A。
公務員考試常識法律部分練習題(二)
1、起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他人的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對方的民事違法行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一種訴令行為。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情況屬于起訴的是( )。
A、某人因家中被盜而報告公安機關
B、某人因不服判決而向高級法院遞交文書
C、某企業因對方不履行合同而將其告上法庭
D、被告因發現原告侵犯自己的權利而在訴訟過程中反訴原告
2、Jack,男,美國人,系該國政府一職員,2001年5月14日以旅游者的身份到中國旅游,6月3日,施某在乘坐中國某航空公司航班飛機飛往新加坡圖中,因瑣事而與領座一意大利人發生爭執,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將對方右眼刺傷致失明。
關于本案是否可是適用我國刑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本案的犯罪行為人是外國人,且受害人亦為外國人。依照屬人管轄原則不適用我國刑法
B、該案中涉案人員施某是外國政府職員,依照國際法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因而本案不適用我國刑法
C、依照地域管轄原則,如果施某實施傷害行為時,該飛機正在中國領空,則本案應適用我國刑法,若在他國領空則適用他國法律
D、施某殺人行為發生在中國的飛機內,是在中國刑法規定的領域效力范圍內,觸犯了中國刑法,應依照中國刑法論處
3、下列屬于領導職務公務員的有( )。
A、正副處長
B、調研員
C、正副主任科員
D、正副
E、正副部長
4、根據“有權必有責,有權受監督”的要求,行政人員在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時候必須依法履行其行政職責,并為其違法失職行業承擔必要的法律責任,下列屬于行政人員民事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的是( )。
A、恢復名譽
B、停止侵害
C、沒收財產
D、賠償損失
5、我國《物權法》中的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 三大類。
A、地役權
B、質權
C、擔保物權
D、留置權
公務員考試常識法律部分練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在材料中起訴的主體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象是人民法院,并且是民事權益受損。A項中報告公安機關,對象不一致,排除;B項中不服判決,不是民事權益受損,屬于上訴,排除;C項中主體是企業,對象是向法院,符合;D項中已經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被告的行為屬于反訴,排除。所以本題的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只有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才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選B。在我國航空器內,無論飛行在何地,均適用我國刑法。因此選擇D。
3、答案: ADE
解析:
根據《公務員法》第十六、十七條,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類職務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故正確答案為A、D、E。
4、答案: ABD
解析:
我國《民法通則》134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清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賠償損失;(八)支付違約金;(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賠禮道歉,故正確答案為ABD。
5、答案: C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故正確答案選 C。地役權屬于用益物權;質權和留置物權屬于擔保物權。
本題相關知識點:
關于所有權,《物權法》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用益物權是指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用益物權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涂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擔保物權指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
看過“公務員考試常識法律部分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