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常識部分復習方法
公務員行測常識部分復習方法
常識判斷部分,涉及的知識點廣而雜,不知從何著手,所以有些考生就干脆放棄了復習。對于常識判斷的復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之前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把常識部分所有科目的內容都翻閱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應的專項練習題,不要求過多,在沖刺階段挑選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題目來做,每個部分20-30道題即可,真正達到鞏固和復習內容的目的。
其次,考題及模擬訓練。之前考生應該做了不少模擬題,這時考生要掌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掌握考查的重難點。這時反復做考題,在做考題的時候檢驗自己的復習效果。同時配套做模擬題進行鞏固提高。通過廣泛的做題,鍛煉自己的做題節奏及摸清考題的出題規律,將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一一擊破。
最后,臨考試很近了的時候,再重新翻閱一遍知識點,溫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過的考題和模擬題拿出來看看,做對的繼續鞏固,做錯的總結經驗,考生切忌焦慮、浮躁,要沉得住氣,再次看書,可以參考相關輔導資料多重視一些重難點及預測點。總之,在此階段要調整好心態,不放棄看書,一直堅持到底。
二、巧取分數的備考方法
常識判斷知識龐雜,所以要掌握正確的備考復習方法,這樣在復習時就可事半功倍。
1、多關注國情社情。所謂國情社情除了指中國的地理、歷史、國家性質等內容外,還有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政策,考生應將復習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比如黨的報告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央一號文件等。
2、掌握各學科整體脈絡。常識判斷考查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等多個方面,知識點繁多,考生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建議考生整體把握學科內容,提綱挈領的復習可更好地抓住各學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如經濟部分: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等,如人文歷史: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學: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
3、有舍有得。行測題目相對較多,答題時間相對較短,而常識判斷部分考查內容涵蓋廣泛,考生在答題時千萬要掌握好答題速度,對于沒有復習到的地方,要有所舍棄,將答題的珍貴時間用在更有把握的題目上。
三、沉著冷靜的備考心態
考生在備考時,要相信自己通過長時間的系統復習,知識水平肯定會有所進步,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也會越來越熟練,備考心態要調整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公務員行測常識題復習技巧
技巧一 關注生活,用心積累
常識判斷考查的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自然、人文等多個領域。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的分析,文科類考生在這一塊是占優勢的。這源于所文科生對于這些常識接觸得比較多,并且具有文科生的思維方式,這一方式理科生可以學習一下。就是在看到一個現象事件的同時,將這件事對應某一知識領域,對其進行思維發散。比如,近年清宮劇很火,那么我們在看劇的時候,就可以針對其中的細節進行擴散:《康熙大帝》中有一段視頻很火,其中康熙在乾清宮升起了“正大光明”的匾額。我們可以想到這是歷史知識和人文常識的結合。
例:匾額是中國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建筑物的性質。下列匾額與建筑物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明鏡高懸——貢院 B、萬世師表——關帝廟
C、還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宮
這是2012年的國考真題,就可以用到這種方法。
技巧二 舉個例子,解除難題
常識判斷中有部分專業性比較強的題型,主要集中在經濟和法律部分。面對這些題目,一方面本身對基礎的概念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非該專業相關的考生來說,理解起來可能還是比較困難,那么怎么辦呢?蒙嗎?其實舉個生活中的常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理解這些題目。
例:匯率變動會對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假如某國貨幣升值,則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不利于出口貿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會導致熱錢流入 D、有利于消除貿易逆差
這道是2011年的國考真題,在常識判斷中屬于難度較大的了。解答這道題首先要知道貨幣升值指的是一國的貨幣對外幣價值的上升。下面就可以舉例子了:以人民幣對美元為例,原來7元兌1美元,升值后6元兌7美元。那么出口商賺了相同數量的美元,兌換的人民幣就少了,不利于出口。中國公民到美國旅游,同樣數量的人民幣可以兌換的美元多了,有利于出境旅游。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短期套利的熱錢會流入。因此本題選D。
技巧三 排除絕對,提高比例
如果要問什么方法是做選擇題的“神兵利器”,毫無疑問——排除法。無論是什么題型,除了剛好撞到你“槍口”上了,都或多或少能用到排除法,常識判斷也不例外。
例: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與影響越來越突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我國的出口貿易額在“金磚四國”中位居第二
我國目前是二十國集團中唯一的亞洲發展中國家
我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提出了單位GDP碳減排的量化目標
我國已與周邊所有的鄰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
選項B中有一個絕對形容詞“唯一”,D項也有“所有”,所以這兩項基本可以排除了。這樣準確率就提高到了50%,剩余的選項就可以通過已有知識進行分析,選擇C項。排除法特別適用于對題目知識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如果選項中出現過于極端、絕對的詞語,往往可以排除此選項。
看過“公務員行測常識部分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