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常識匯總 公務員考試重點常識(3)
生物篇維生素
血液和血型
免疫作用:白細胞、淋巴系統(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脾),免疫系統被破壞易得艾滋病。
歷史
1、先秦西周分封配井田,初稅納賦不算全;
春秋五霸齊楚端,吳楚悝魏商鞅變;
鄭國在關都在川,戰國七雄火連天;
孔孟荀子為儒師;施教民貴物樸素;
韓法墨非是一對,法本集權賢兼愛;
老莊無為善若水,武兵呂雜字難毀;
四書五經簡易區分法:詩書禮易曰春秋。
【釋義】
(1)西周分封配井田,初稅納賦不算全--選官制度:分封制。土地制度:井田制。魯國的賦稅制度:初稅畝(考試直接考名字不考內容)。
(2)春秋五霸齊楚端,吳楚悝魏商鞅變--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考試一般不是錯誤選項,吳起楚國變法,李悝魏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3)鄭國在關都在川,戰國七雄火連天--鄭國渠地點在(陜西)關中平原,都江堰在四川盆地。戰國七雄有哪些(考過位置)。
(4)孔孟荀子為儒師;施教民貴物樸素--孔子:因材施教。孟子:民貴君輕。荀子:樸素的唯物主義者。
(5)韓法墨非是一對,法本集權賢兼愛--韓非子,法家代表人,主張建立集權制國家。墨子是墨家代表人,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
(6)老莊無為善若水,武兵呂雜字難毀--老子、莊子道家代表,無為而治。孫武:《孫子兵法》,呂不韋:雜家代表。
(7)四書五經簡易區分法:詩書禮易曰春秋--《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2、常考史書
春年國別,記體漢斷,資治通年。【釋義】
《春秋》編年體,《國語》國別體,《史記》紀傳體,《漢書》斷代史,《資治通鑒》編年體(作者也要記住)。
3、南北朝秦朝一統確皇權,上廢分封下設縣;
統一車幣寫小篆,垓下敗項邦建漢;
文景武帝都護府,王莽篡后有光武;
七國之亂景帝平,張騫出使西域行;
張華學醫充唯物;此時亂華有五胡;
赤壁三分淝水戰,孝文改革仿大漢;
西晉八王奪大權,東漢道教玄又玄;
屯田取糧是經濟,要術神滅蘭亭序。
【釋義】
(1)秦朝一統確皇權,上廢分封下設縣--秦朝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實行郡縣制。
(2)統一車幣寫小篆,垓下敗項邦建漢--車同軌,書同文,文字是小篆,垓下之戰項羽失敗,劉邦建立漢朝,史稱西漢。
(3)文景武帝都護府,王莽篡后有光武--文景之治,設置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納入版圖(可能考),王莽篡權之后光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
(4)七國之亂景帝平,張騫出使西域行--景帝時期七國叛亂(誅晁錯清君側),張騫出使西域,佛教傳入我國。
(5)張華學醫充唯物;此時亂華有五胡--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華佗《麻沸散》,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
(6)赤壁三分淝水戰,孝文改革仿大漢--赤壁之戰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北魏孝文帝仿照漢例實行改革。
(7)西晉八王奪大權,東漢道教玄又玄--西晉時期八王動亂(司馬家族的),陶弘景創立了神仙道教體系。
(8)屯田取糧是經濟,要術神滅蘭亭序--魏晉南北朝時期土地政策是屯田制,《齊民要術》(賈思勰)、《神滅論》(范縝)、《蘭亭序》(王羲之)。
4、宋元
王莽篡權漢東西,靖康之恥宋南北;
變法澶淵在北宋,抗金議和是南宋;
必烈建元有貢獻,行省澎湖宣政院;
印刷指火高科技,夢溪筆談授時歷;
蘇辛豪放約李永,竇梧漢趙成悲劇。
【釋義】
(1)王莽篡權漢東西;靖康之恥宋南北--兩漢分界線是王莽篡權,兩宋分界線是靖康之變。
(2)變法澶淵在北宋;抗金議和是南宋--王安石變法、澶淵之盟是北宋時期,岳飛抗金是南宋時期。
(3)必烈建元有貢獻;行省澎湖宣政院--忽必烈建立元朝(不是成吉思汗),實行行省制度,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設立宣政院管轄西藏。
(4)印刷指火高科技;夢溪筆談授時歷--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用于航海(宋)《夢溪筆談》(沈括)《授時歷》(郭守敬)。
(5)蘇辛豪放約李永;竇梧漢趙成悲劇--蘇軾、辛棄疾豪放派詩人,李清照、柳永婉約派。《竇娥冤》、《梧桐雨》、《漢宮秋》、《趙氏孤兒》為元四大悲劇。
5、明清廢宰設閣權加強,靖難大典下西洋;
居正改革一條鞭,光啟農政應星天;
中后資義萌芽現,玉米煙薯能做飯;
打敗倭奴戚家軍,闖王進京建功勛;
清俄尼布有合約,打敗三藩收臺灣。
【釋義】
(1)廢宰設閣權加強,靖難大典下西洋--朱元璋廢除宰相,靖難之役朱棣掌權,期間鄭和下西洋。
(2)居正改革一條鞭,光啟農政應星天--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只收銀子,不收實物),《農政全書》(徐光啟)、《天工開物》(宋應星)。
(3)中后資義萌芽現,玉米煙薯能做飯--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玉米、煙草、甘薯、馬鈴薯傳入我國。
(4)打敗倭奴戚家軍,闖王進京建功勛--戚繼光抗倭,李自成農民起義。
(5)清俄尼布有合約,打敗三藩收臺灣--清俄雅克薩戰爭簽訂《尼布楚條約》,康熙時期還打敗三藩收復臺灣。
6、中國近代史
康梁領導戊戌變,思想基礎是天演;
啟蒙改良行不通,中山東京建同盟;
三民資階政黨立,辛亥革命武昌起;
臨時約法定南京,陳李德賽二先生;
五四運動倆中心,二一上海黨誕生;
共三國一談合作,北伐結束閥戰爭;
蔣四一二南京府,國共合作至此完。
【釋義】
(1)康梁領導戊戌變,思想基礎是天演--康有為、梁啟超領導戊戌變法,《天演論》是思想基礎。
(2)啟蒙改良行不通,中山東京建同盟--戊戌變法失敗,孫中山在東京建立同盟會。
(3)三民資階政黨立,辛亥革命武昌起--資產階級政黨成立,辛亥革命在武昌三鎮爆發(武漢三鎮、武昌最先)。
(4)臨時約法定南京,陳李德賽二先生--臨時約法,定都南京,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和科學。
(5)五四運動倆中心,二一上海黨誕生--五四運動北京、上海是兩個中心,1921年在上海,中國共產黨正式宣布成立。
(6)共三國一談合作,北伐結束閥戰爭--中共三大、國民黨一大完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孫、吳、張三個軍閥。
(7)蔣四一二南京府,國共合作至此完--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
南昌起義第一槍,八七糾右秋下鄉;
朱毛會師上井岡,長征北去存力量;
一八東北抗戰始,二九停戰西安變;
七七全面淞滬戰,12 13南 京 陷;
太原平型有大捷,徐州臺莊大規模;
武漢會戰相持段,豫湘桂戰交通線;
洛川敵后百團戰,三雙整風大生產;
重慶雙十來和談,千里反攻進別山;
4 9雄獅過長江, 我黨基業萬里長。
【釋義】
(1)南昌起義第一槍,八七糾右秋下鄉--南昌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八七會議糾正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秋收起義,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
(2)朱毛會師上井岡,長征北去存力量--朱、毛井岡山會師,五次圍剿之后長征轉移到陜甘寧邊區。
(3)一八東北抗戰始,二九停戰西安變--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抗戰開始,學生發動了“一二九”運動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西安事變逼蔣抗日。
(4)七七全面淞滬戰,1213南京陷--七七事變抗戰全面爆發,12月13日南京陷落(國家公祭日)。
(5)太原平型有大捷,徐州臺莊大規模--太原會戰我黨組織了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打敗日軍不敗神話。
(6)武漢會戰相持段,豫湘桂戰交通線--武漢會戰中、日兩國進入相持階段,豫湘桂戰役日軍企圖打通陸上的交通線補給物資。
(7)洛川敵后百團戰,三雙整風大生產--洛川會議確定敵后抗戰,百團大戰就是表現,根據地建設實行三三制原則,雙減雙交,大生產運動(南泥灣開荒)。
(8)重慶雙十來和談,千里反攻進別山--45年重慶和談,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2017年公考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重點,共產黨取得重要勝利的有: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整風運動等。
下一頁更多有關“公務員考試重點常識”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