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行測備考之成語辨析
3.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用于形容公安干警的機智。
6.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褒指。
12.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胸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為貶義詞。
14.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己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于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愿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余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安之若素:指身處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安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34.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首鼠兩端: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后不一致。
36.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費盡心力)。
37.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不知所云:不知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4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樣,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42.一勞永逸:勞苦一次就可以永遠安逸。
43.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和遭遇災難。
44.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大多指工藝美術、園林等。
45.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種消息和謠言的傳布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46.炙手可熱:意思是剛一挨近就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使人不敢接近。
47.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且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48.燈紅酒綠: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象或極其奢侈的生活。
49.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轟動一時的情景。
50.想入非非:指想進入一般所達不到的境界。后來借指脫離實際,幻想不可能實現的事。
51.萬馬齊喑:比喻死氣沉沉,令人窒息的沉悶局面。
52.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53.深孚眾望:很使人信服。
54.不負眾望: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
55.休戚相關:休,喜悅。戚,憂愁。形容關系緊密與利害相關。
56.美輪美奐:形容華麗的房屋高大而眾多。
57.始作俑者:第一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開創者。
58.以儆效尤:以處理一個案例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儆,警戒,告誡。尤,過錯。
59.文不加點:是指文章一氣寫成,無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60.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和不可磨滅的言論。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刪改。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61.彈冠相慶:彈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慶賀。形容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也指壞人準備上臺。
62.渙然冰釋: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冰一樣消融。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
63.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術的人。后來指精通某種學問或技藝的專家。
64.不恥下問: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恥辱。
65.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去。
66.苦心孤詣:苦心是指費盡心思。孤詣指獨到之處,別人所達不到的境地。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費盡心思,刻苦鉆研,在學問技藝等方面達到別人所不及的境地。
67.明日黃花:過了重陽節的菊花。意思是即將枯萎,沒有什么可賞玩了。比喻過時的事物。
68.琳瑯滿目:滿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
69.比翼雙飛:特指夫妻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70.耳提面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湊近他的耳朵跟他講。形容嚴厲而又懇切地教導。
71.不易之論:不可更改的言論、說法。形容言論、意見非常正確。
72.豆蔻年華:專指代女子十三四歲。
73.青梅竹馬: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一起游戲。
74.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種出來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
75.毫發不爽:一點也不差。毫發,毫毛和頭發,形容極其細微。
76.如蟻附膻:就像螞蟻附著在有膻味的東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種丑惡、污穢的事物。也用來指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徑。
77.氣沖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氣高昂,或非常生氣,憤慨之極。
78.如坐春風: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79.不以為然:是含有認為不是、不對的否定的意思。
80.鼎力相助:敬辭,大力幫助(表示請托或感謝時用)。
81.醍醐灌頂: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輸于人,使人徹底醒悟。
82.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83.暴虎馮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
84.付之梨棗:指刻板刊印書籍。
85.大杖則走:父親拿著棍棒狠打,兒子就逃跑。因為要是被打死,就會使父親陷于不義。
8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
87.當務之急:當前急需辦的事。
88.扺掌而談:形容高談闊論,話極投機。扺掌:擊掌,鼓掌。
89.官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