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好2016國考申論考前3小時
由于行測科目題量較大,上午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里大腦會一直處于高度集中、高速“運轉”的狀態,而申論考試卻是需要閱讀長篇材料,相對來說大腦的運轉速度變緩,而且下午的時間又十分容易犯困,因此,考前適當休息、為大腦“蓄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刨去吃飯的1小時,還有2個小時可以小睡一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午睡半小時左右后下午就不犯困了,但如果睡得較久,醒的時候就會很疲倦,很久都無法完全清醒。這是因為睡久了后身體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醒來后不適應造成的。因此,專家建議考生盡量將中午休息的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不超過1小時。
三、適度學習
如果需要在考場外候考,盡量找一個溫暖的地方,等候的時間可以翻閱一下申論熱點資料,穩定心緒。“白皮書”是專家為了讓考生在臨考前能最后溫習一下考點而制作的,考試當天會有工作人員在考場外發放,考生可免費領取。2016國考白皮書中包含行測高頻考點和申論熱點預測,雖然在前言中注明此手冊簡單瀏覽即可,但根據往年經驗,還是有很多考生會習慣性進行深度閱讀甚至背誦,專家再次提醒考生:考前不適宜對較陌生的內容進行深度閱讀,容易影響應考心情,且收效甚微。如果想讓自己盡早進入考試狀態,令思維活躍起來,可粗略瀏覽資料,讓大腦有印象,另外,還可以重點看看熱點后面的標題、開頭、結尾示例,找找語感。
另外,提醒考生不要對答案,也不要讓考行測的不好情緒以及過度感覺良好的情緒影響自己申論的發揮。
據不完全統計,六成以上的考生在考試結束后都會感覺“考砸了”,排除“唉我又沒復習這下要慘了”的學霸,其實大多數人感覺自己考得不好都是錯覺。為什么這么說呢?行測科目題量較大做不完是共識,你覺得困難的題對其他人來說也并不簡單,因此沒必要因為自己的主觀感受判斷是不是失敗。退一萬步講,報名費都交了,“不戰而退”是不是有點對不起RMB上毛爺爺那真摯的眼神?
還有一部分考生考完心里沒底,想去跟朋友對答案。專家建議考生先不要急于對答案。首先,如果發現很多選擇不一樣,不管心理素質多么過硬,對情緒或多或少會有影響。其次,即使答案一樣,是不是能保證答案就是對的呢?不是。那對答案的意義何在?相信眾位考生都是飽經不同名目各類型考試“洗禮”的,“考完就放”的專業素質一定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