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必備經濟知識復習題附答案
上海公務員必備經濟知識復習題(一)
A.5元 9 000萬元 B.10元 9 000萬元
C.5元 18 000萬元 D.10元 18 000萬元
3.人們在經濟往來中經常使用信用工具進行結算。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匯票結算的是( )。
A.某人支付網絡購物貨款800元
B.某企業支付外地供應商貨款200 000元
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務費10 000元
D.某培訓機構支付本地專家勞務費5 000元
4. 近年來,受市場需求不振、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國某著名蔗糖企業的利潤率一直在3%左右的低位徘徊。為提高利潤率,該企業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調整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蔗糖產品產量 ②優化管理流程,降低蔗糖生產成本 ③提高蔗糖價格,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 ④發行企業債券,擴大蔗糖生產規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賈人(商人)夏則資(購買)皮,冬則資絺(夏天用的細麻布),旱則資舟,水則資車。”這告訴我們( )。
A.經營謀略在經濟活動中起決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異心理進行經營,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綜合利用影響價格的因素以獲取更多利潤
D.該經濟活動違背了價值規律,是暫時的經濟行為
上海公務員必備經濟知識復習題答案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匯率、價格變動的影響、消費等知識的綜合分析理解。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下跌,即人民幣升值,赴美留學費用一般會降低,①應選。水屬于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水務公司供水價格提高,不會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減少,②錯在“大幅”上。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會影響相關商品,高鐵與飛機互為替代品,高鐵開通,相關航班的客流量可能減少,③正確。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與居民消費以享受型為主之間沒有必然聯系,④不選。故本題選B。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價值量、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考查學生對價值量和價值總量公式的運用能力。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由此可知,2012年的社會總價值應該與2011年的一樣,即(500+400)×10=9000(萬元);因為某國只有M產品是由甲、乙兩家企業生產,所以2012年甲、乙兩家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都提高了一倍,意味著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一倍。這時M產品的價值量就會降低一半,即由過去的10元變為5元。故本題選A。
3.【答案】B。解析: 本題考查結算方式,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常用的結算方式包括支票結算和匯票結算。同城結算一般是支票結算,異地(外埠)結算一般是匯票結算,故B符合題意。A涉及金額比較少,一般使用信用卡即可。C、D在同城交易,使用支票結算即可。故本題選B。
4.【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企業經營,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針對市場需求不足、原材料價格上漲的現狀,該企業應該改變經營戰略,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管理流程,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利潤率,①②正確。③做法不可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由價值決定,但還受到供求的影響。擴大企業的規模不一定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排除④。故本題選A。
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商品價格與供求的關系。一般說來,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某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處于淡季)時,價格就會下降,需求量增加(處于旺季)時,價格就會上升。材料中的商人通過在“淡季”買進,“旺季”售出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多利潤,C項符合題意。A項夸大了經營謀略的作用。B、D兩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上海公務員必備經濟知識復習題(二)
1. “曲高和寡”出自戰國宋玉的《對楚王問》,這一成語的本義是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多指知音難得。引申義是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它所體現的道理是:( )
A.價格應定在邊際成本上 B.價格應定在消費者的需求線上
C.價格應該由政府整合調控好 D.價格應定在社會實際需求上
2. 以馬克思的邏輯看來,資本主義的古典危機與當代危機并無本質不同:都是生產過剩危機。但在古典危機中,生產過剩直接表現為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引發金融動蕩,股市崩潰;而在當代危機中,生產過剩直接表現為:( )
A.有效需求不足 B.有效需求旺盛 C.“透支消費” D.“寅吃卯糧”
3. 資本的技術構成是指:( )
A.生產資料數量與勞動力數量的比例
B.可變資本/不變資本
C.可變資本與總資本的比例
D.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4.制度經濟學認為,( )是同時包含“沖突、依存和秩序”這三種成分的“最小的單位”,是分析經濟制度的基本范疇。
A.交易 B.價格 C.商品 D.風險
5. 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 )。
A.擠出效應 B.替代效應 C.收入效應 D.外部效應
上海公務員必備經濟知識復習題答案
1.【答案】A。解析:本題側重考查經濟學原理。“曲高和寡”在經濟學角度,想說明的情況是,如果一種產品把價格底線訂得太高,無論是商家,還是廣大消費者,肯定會出現“曲高和寡”的現象。從經濟學來分析這一現象,說明商品有兩種價格,一是它的生產成本;二是消費者愿意出的價格。前者位于商品的邊際成本線上,后者位于消費者的需求線上。這兩種價格是互不發生影響的。微觀經濟學的全套理論證明了一條重要原理,即價格應定在邊際成本上,這樣的定價可以避免浪費,使商品得到最大的產出,造福于社會。所以A項符合題意。
2.【答案】B。解析:本題側重考查經濟常識。在當代危機中,生產過剩不再直接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現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現為有效需求“過度”(“透支消費”、“寅吃卯糧”)。所以,在當代危機中,生產過剩直接表現為B項有效需求旺盛。
3.【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政治經濟學常識。資本的技術構成,是指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比值,它是從資本的物質形態上來看的。所以,A項符合題意。
4.【答案】A。解析:本題側重考查經濟學常識。1934年,約翰·羅杰斯·康芒斯在《制度經濟學》一書中提出了交易的范疇,他認為:使法律、經濟學和倫理學有相互聯系的單位,必須本身含有沖突、依存和秩序這三項原則,這個相互聯系的單位便是交易,一次交易,是制度經濟學的最小單位,交易不是實際交貨那種意義的物品的交易,它們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對物質的東西的未來所有權的讓渡與取得,一切決定于社會集體的業務規則。所以,A項符合題意。
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常識。一種商品的名義價格發生變化后,將同時對商品的需求量發生兩種影響:一種是因該種商品名義價格變化,而導致的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組合中,該商品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稱為替代效應;另一種是在名義收入不變的條件下,因一種商品名義價格變化,而導致消費者實際收入變化,而導致的消費者所購商品總量的變化,稱為收入效應。因此B項為正確選項。
外部效應指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者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擠出效應指一個相對平面的市場上,由于供應、需求有新的增加,導致部分資金從原來的預支中擠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上海公務員必備經濟知識復習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