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哲學中感性和理性認識及辯證關系
時間:
楚欣2
公共基礎知識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是對立統(tǒng)一關系,低級和高級的關系
(1)兩者的對立:含義、特點、形式、地位不同,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
(2)兩者的統(tǒng)一:首先,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或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這是認識論的唯物論。其次,感性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論的辯證法,因為認識的真正任務是達到對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才能有效地指導實踐活動。再次,兩者是相互滲透的。感性認識包含理性認識,這是因為感性認識要用概念等理性認識的形式來表達和在理性認識參與下進行。理性認識含有感性認識,這是因為理性認識不僅以感性認識為基礎,而且要通過感性的認識來說明,就是說它要以感性材料為基礎并以語言這種具有一定聲響或文字的感性形式來表達。感性認識是否豐富影響對事物理解的深度。第四,兩者統(tǒng)一的基礎是社會實踐。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
(1)在理論上批判哲學史上的“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唯理論”否認感性認識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認識的作用,認為只有理性認識才是可靠的,它不依賴于感性認識。“經(jīng)驗論”則否認理性認識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認識的作用,認為只有感性認識才是可靠的,不必上升到理性認識。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都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qū)分。
(2)在實際工作中反對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教條主義者夸大書本作用,輕視感性經(jīng)驗,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僵化的教條,犯了類似“唯理論”的錯誤。經(jīng)驗主義者片面夸大經(jīng)驗的作用,輕視科學理論,把局部經(jīng)驗當作普遍真理,犯了類似“經(jīng)驗論”的錯誤。這兩種主觀主義的錯誤既是唯心主義又是形而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