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專練題含答案
云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專練題(一)
2.中國共產黨內第一個提出“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的是( )。
A.周恩來
B.劉少奇
C.朱德
D.王稼祥
3.
下列哪次會議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A.中共七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八大
D.瓦窯堡會議
4.最早從組織上確定黨領導軍隊原則的重要事件是( )
A.南昌起義
B.三灣改編
C.秋收起義
D.古田會議
5.
毛澤東1925年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沒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沒有擴大民主主義宣傳
C.沒有到群眾中做實際的調查
D.沒有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云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就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因此B為正確選項。
2.答案: D
解析: “毛澤東思想”這一科學概念最早由王稼祥于1943年7月5日在《解放日報》上發表的《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3.答案: A
解析:
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舉行。大會通過了毛澤東《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并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將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遵義會議事實上確定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新黨章,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
瓦窯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陜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該會議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著的“左”傾關門主義,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4.答案: B
解析: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在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志著毛澤東建設人民軍隊思想開始形成。
5.答案: D
解析:
1925年,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ABC選項不符合題意,應予排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選項。
云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專練題(二)
1.
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主要理論基礎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原理
B.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
D.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2.
價值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屬于哲學價值判斷的有( )。
①田野上的花兒開了
②這些花兒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樹掛滿了果實
④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最先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的會議是( )
A.中共六屆二中全會
B.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C.中共六屆七中全會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4.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建議提出將( )重要思想寫入憲法。
A.依法治國
B.三個代表
C.發展生產力
D.以人為本
5.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基本依據是( )。
A.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問題
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問題
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D.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的關系問題
云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獨立自主、自立更生是內因,對外開放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這一方針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原理,故正確答案為B項。
2.答案: B
解析:
①③只是陳述事實,不涉及對事實的判斷,因此不屬于價值判斷。而②④中,對花、水果分別做了漂亮、香甜的定性判斷,因此符合價值判斷,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
4.答案: B
解析:
黨的十六大全面分析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和國家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科學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明確提出了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奮斗目標和重大方針政策。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根據新形勢新經驗,提出《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主張把實踐中取得的、并被實踐證明是成熟的重要認識和基本經驗寫入憲法,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將使憲法更加完善,更加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要求,更加能夠發揮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的作用。故本題選B
5.答案: C
解析: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基本依據。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云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專練題含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