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事業單位考試政治知識訓練題答案解析
云南事業單位考試政治知識訓練題(一)
?、僖獔猿稚鐣髁x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
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谖幕牧α?,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文
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
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芙ㄔO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是要著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
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2.
關于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錯誤的說法是( )
A.它主張全部拋棄歷史上的一切
B.它堅持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普遍規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個絕對真理的封閉體系,而是一個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自我更新完善和發展的生機勃勃的開放體系
D.它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不斷認識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3.廣大農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要富口袋,先富腦袋”。這一說法在哲學上的含義是( )。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變成物質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質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質
4.
建設和諧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任務。 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A.公平正義理念
B.四項基本原則
C.社會主義榮辱觀
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5.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的要求是( )。
A.深化改革、推進開放、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B.民主法治、統籌兼顧、穩定政策、關注民生、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C.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D.深化改革、公平正義、統籌兼顧、關注民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云南事業單位考試政治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①出自黨的十七大報告,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文化軟實力”的概念;②出自黨的十六大報告,十六大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③出自報告;④出自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從完整意義上制定了“文化強國戰略”。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為②①④③,故選D。
2.答案: A
解析:
被歷史證明了的好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而不是全部拋棄。故答案為>A>。
3.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題干中提到“先富腦袋”是指使用正確意識作指導,促進對物質的改造。精神的力量可以通過人的實踐,轉化成物質的力量。因此本題選擇B項。
4.答案: D
解析: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2006年)提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故本題答案選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十六屆六中全會也明確提出,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必須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四項基本原則是鄧小平提出的。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作了題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他在講話中國共產黨一貫所強調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則,科學地概括為“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1982年《憲法》將無產階級專政改為人民民主專政)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胡錦濤在2006年3月4日參加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界委員聯組討論時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核心,具體為“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5.答案: C
解析: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決定》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明確地提了出來,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故正確答案為C。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云南事業單位考試政治知識訓練題(二)
1.>鄧小平>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雖然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但卻包含著豐富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他強調,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 )。
A.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B.引進技術、資金、人才,加強管理
C.堅持人口、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D.開發能源,發展交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
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把“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聯系起來表述,更鮮明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開放性,體現了它的( )的統一。
A.科學性、理論性和實踐性
B.科學性、理論性和革命性
C.理論性、實踐性和革命性
D.實踐性、科學性和革命性
3.
關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其論述錯誤的是( )。
A.社會生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B.社會制度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C.社會生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D.科學技術產生于社會生產實踐
4.
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 )。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改革開放
D.先富和共同富裕的關系
5.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解決( )的關系問題一直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
A.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B.計劃與市場
C.宏觀調控與微觀調控
D. 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云南事業單位考試政治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堅持可持續發展,就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因此本題選擇C項。
2.答案: D
解析:
實踐性、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同時,鄧小平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貢獻主要表現為: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上升華了“實事求是”;率先倡導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升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提出并論證了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的辨證統一;闡明了思想路線同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關系;強調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與群眾路線的統一;堅持了系統的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身體力行,為全黨樹立了堅持實事求是的榜樣。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
解析: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做了深刻的揭示,鄧小平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做了進一步闡述。其中觀點認為,社會制度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進步的社會制度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落后的社會制度會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因此B正確A錯誤。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一項,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除此之外,科技發展規律還有另外幾個特點:
1、社會生產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決定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產決定的。”科學技術產生于社會生產實踐(包括科學實驗),是對實踐過程中發現的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積累,沒有社會生產實踐,就不可能產生科學技術。
2、現代化社會生產仍然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但社會主義制度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和科學技術發展對生產發展的反作用是越來越強了。鄧小平充分肯定社會制度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制約作用,要求我們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
3、為了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對科學技術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我們必須進行科技體制的改革??萍俭w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好地實現科學與經濟的結合,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盡快實現四個現代化。
4.答案: B
解析: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其實質是如何發展生產力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富裕。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B
解析:
在改革中如何解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鄧小平早在1982年就指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如何解決?解決得好,對經濟的發展就很有利,解決不好,就會糟。”事實證明,市場機制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優勢。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云南事業單位考試政治知識訓練題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