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考知識點大全
1) 按勞分配(公有制) 2) 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3) 按生產要素分配 (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會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如何實現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
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項重要舉措。
完善分配政策,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通過加強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
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
調節財政支出,保護中低收入者的經濟利益,減輕老百姓的經濟負擔。
增加社會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別是中低收入者能夠享受到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辯證關系是什么?怎樣實現二者的統一?
(1)效率和公平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第一,兩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第二,兩者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犧牲一些公平或保證公平必須放棄一些效率。
(2))怎樣實現二者的統一?
①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②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4、財政收入的來源?影響因素有哪些?
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基礎性的)和分配政策。
5、財政作用
1) 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 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平穩運行
6、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增值稅——對企業的增值額征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個稅特點: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7、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哪些?(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8、公民如何做到依法納稅?
(1)公民增強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意識,自覺依法誠信納稅,積極行使納稅人權利。
(2)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