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選領導歷史知識專練題及答案
廣東公選領導歷史知識專練題(一)
C.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
D.霧霾即是PM2.5
2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陽能 B.風能
C.天然氣 D.氫能
3.唐代以來的史書,如《通典》、《唐會要》、《資治通鑒》等稱阿拉伯帝國為( )。
A.大秦 B.大夏 C.大食 D.安息
4.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平方向上氣壓的差異 B.空氣上升與下降的對流運動
C.不同高度空氣的密度不同 D.地勢高低的不同
5.下列古代五聲(音)包括( )。
A.吹、拉、彈、奏、唱 B.金、石、絲、竹、革
C.宮、商、角、徵、羽 D.黃鐘、太簇、林鐘、南呂、姑洗
廣東公選領導歷史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D。解析: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常見于城市,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范圍的霧霾。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因此,霧霾并不等于PM2.5。故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2.【答案】C解析: 新能源,也叫非常規能源,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此外,還有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而已經廣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能源,稱為常規能源。故本題選C。
3.【答案】C解析: 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大夏是中亞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古國名。大食是唐﹑宋時期中國對阿拉伯人的專稱以及對伊朗語地區穆斯林的泛稱。安息,又為伊朗高原古代國家,建于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漢朝取阿爾撒息王朝的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故本題選C。
4.【答案】A解析: 大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空氣的水平運動,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緯度所接受的太陽輻射強度不同而導致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出現差異,形成了水平氣壓梯度力。風的方向與水平氣壓梯度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壓線從高壓吹向低壓,風速的大小也取決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故本題選A。
5.【答案】C解析:“宮、商、角、徵、羽”是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A項,“吹、拉、彈、奏、唱”是演奏方法。B項“金、石、絲、竹、革”是“八音”中的五種,“八音”是我國古代樂器的分類法,包括“金、石、絲、竹、匏、土、革、木”。D項,“黃鐘、太簇、林鐘、南呂、姑洗”是古樂“十二調”中的五種,“十二調”從低到高分別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故本題選C。
廣東公選領導歷史知識專練題(二)
1.隋文帝在位期間,一方面厲行節儉,一方面努力節省國家及政府的日常開支,所以在其統治時期出現了史稱( )的治世。
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康乾盛世
2.中國歷代多次派使者出使境外,下列外交家中代表政府出使次數最多的是( )。
A.張騫 B.甘英
C.王玄策 D.鄭和
3.在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勝利的戰役是( )。
A平型關大捷 B.棗宜戰役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4.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的創辦。
A.《國故》 B.《青年雜志》
C.《創造周報》 D.《東方雜志》
5.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其開端是( )。
A.希伯來文明 B.愛琴文明
C.荷馬時代 D.古典時代
廣東公選領導歷史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B。解析:隋文帝楊堅倡導節儉,節省政府開支、廢除不必要的雜稅,并設置谷倉儲存食糧,使隋朝當時出現了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的“開皇之治”。A項“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C項“貞觀之治”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的盛世。D項“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康熙、乾隆時期的盛世。故本題選B。
2.【答案】D。解析:張騫出使西域兩次。甘英曾于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護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王玄策在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年―661年)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鄭和作為明朝的航海家、外交家,曾經七次下西洋,成為中國古代出使次數最多的外交家。故本題選D。
3.【答案】C。解析:抗日戰爭分為三個階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戰爭的戰略防御階段。A項,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115師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關附近伏擊日本軍隊,取得抗日首次勝利的戰斗,排除。B項,棗宜戰役是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中國第5戰區部隊在湖北省棗陽、宜昌地區抗擊武漢日軍進攻的戰爭,以日軍占領宜昌而結束,排除。D項,百團大戰同樣發生在1940年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期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 戰役。C項,臺兒莊戰役又稱臺兒莊大捷,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由國民黨將領李宗仁、張自忠等領導,是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抗戰中的第一次勝利,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正確。故本題選C。
4.【答案】B。解析: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志》在上海創刊,成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當期陳獨秀所寫的發刊詞《敬告青年》則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宣言書。故本題選B。
5.【答案】B。解析:古希臘文明分為五個階段,依次為:愛琴文明時代、荷馬時代、古風文明時代、古典文明時代、馬其頓統治時代。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愛琴海文明便成為古希臘文明的搖籃。故本題選B。
廣東公選領導歷史知識專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