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選領導歷史知識訓練題帶答案
河南公選領導歷史知識訓練題(一)
2.清廷“預備立憲”騙局破產的標志是( )。
A.“皇族內閣”成立
B.“成都血案”發生
C.宣布實行鐵路國有政策
D.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3.歷史上對中國的稱謂大致分為如下三類: 類別稱謂舉例 第一類蘊含深意的歷代國號夏、商、周、秦、漢…… 第二類沿用不衰的古今名號東土、赤縣、九州…… 第三類域外有關中國的稱謂震旦、真丹…… 下列稱謂應劃歸第二類的是( )
A.華夏、神州 B.唐、中國
C.中華、中華民國 D.支那、賽里斯
4.辛亥革命后到五四運動前_____ ①中國國內政治斗爭的焦點是民主共和與專制復辟的斗爭 ②民主共和與實業救國是當時社會思潮的主流 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 ④產生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使紙的廣泛應用有了可能。這一改進的主要長處在于_____。
A.利用水力,節省人工 B.發明器械,產量大增
C.原料易尋,造價低廉 D.工藝規范,質量提高
河南公選領導歷史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B。解析:近代中國多次反侵略戰爭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社會制度的腐敗;(2)近代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后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3)直接原因是清政府腐敗無能,無法發動也不敢發動人民群眾進行抗爭。故本題選B。
2.【答案】A。解析:20世紀20年代初,在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的打擊下,清政府的統治出現了嚴重的危機。為了遏制革命發展的勢頭,加強專制集權,清政府搞起了“預備立憲”的把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11年,在立憲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不得不裁撤軍機處,設責任內閣,在13個責任內閣中,皇族占7人,被稱為“皇族內閣”。“皇族內閣”的成立標志著清廷“預備立憲”騙局的破產。故本題選A。
3.【答案】A。故本題選A。
4.【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北洋政府的軍閥專制使得民豐共和與專制復辟成為了當時中國國內政治斗爭的焦點;一戰的爆發使得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之北洋軍閥政府較為寬松的經濟政策,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在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的促進下出現了“短暫的春天”,為民主革命的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同時也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階級條件。故本題選D。
5.【答案】C。解析:蔡倫發明紙以前,中國的書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這樣的書極其笨重。有些書是用絲綢做的,代價昂責,得不到普及。但是蔡倫對紙的發明,完全改變了這種狀況。他將樹皮、漁網和竹子壓制成紙,原料易尋并且降低了造價成本。由于有了適當的書寫材料,中國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故本題選C。
河南公選領導歷史知識訓練題(二)
1.古典名著《紅樓夢》第八十三回中,給林黛玉看病的王太醫這樣描述林黛玉的病情:“左寸無力,心氣已衰。關脈獨洪,肝邪偏旺。木氣不能疏達,勢必傷及脾土,飲食無味;甚至勝所不勝,肺金定受其殃。氣不流精,凝而為痰;血流氣涌,自然咳吐。”據此分析,中醫的重要理論基礎應該是( )。
A.針灸之學 B.四診法
C.五行學說 D.傷寒雜病論
2. 新中國建立初期,人民政府在“米棉之戰”中取勝的主要辦法是( )
A.發揮國營企業的領導作用
B.運用國家機關的行政職能強行干預
C.把大量米棉等物資投入市場
D.動用專政機關逮捕、法辦投權分子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劇本《威尼斯商人》《慳吝人》《欽差大臣》的作者依次是英國的莎士比亞、法國的莫里哀、俄國的果戈理。
B.《包法利夫人》《苦難的歷程》《的女兒》《父與子》的作者依次是福樓拜、阿•托爾斯泰、普希金、契訶夫。
C.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約翰•克利斯朵夫》《浮士德》的作者依次是列夫•托爾斯泰、果戈理、羅曼•羅蘭、歌德。
D.但丁、拜倫、歌德、普希金分別是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的著名詩人。
4.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的內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權分立學說
C.君主立憲思想 D.天賦人權思想
5.下列哪一典故與《莊子》無關?( )
A.鵬程萬里 B.庖丁解牛
C.莊生夢蝶 D.刻舟求劍
河南公選領導歷史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C。解析:略。
2.【答案】C。解析:建國初期,一些投機商進行糧食和棉紗的投機活動,黨和政府統一調運糧食和棉紗在各大城市拋售,市場物資飽和,物價接連下降。
3.【答案】A。解析:B項《父與子》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C項《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國作家雨果;D項但丁是意大利著名詩人。故本題選A。
4.【答案】C。解析:在中國歷史上,康有為首次倡導了政治體制上的中西結合,最早在中國提出了立憲政體。百日維新使康有為的君主立憲思想發展到高峰時期,變法運動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仍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首先,它對清朝的封建統治是一次嚴重的打擊和挑戰;其次,它使改良主義的思想得以擴大和傳播,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最后,它為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發展提供了經驗教訓,起了啟蒙的作用。民主共和是孫中山的思想主張。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的。天賦人權學說最初的淵源是13-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天賦人權”的觀念第一次被文字清晰地表達出來,是美國的《獨立宣言》。故C項正確。
5.【答案】D。解析: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鵬程萬里”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庖丁解牛”出自《莊子•養生主》,“莊生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本題選D。
河南公選領導歷史知識訓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