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選歷史國情知識試題詳解
四川公選歷史國情知識試題(一)
1.下列作品都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①《背影》 ②《孔乙己》 ③《白楊禮贊》 ④《故鄉》 ⑤《荔枝蜜》 ⑥《藤野先生》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2.有學者提出:“從一定意義上說,赫魯曉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終還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這主要是指赫魯曉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但不夠實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確指導思想
C.改革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從根本上擺脫“斯大林模式”的束縛
D.堅持“斯大林模式”,不愿進行改革
3.1960年,中共中央開始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出現的一些錯誤。這主要是因為( )。
A.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弊病充分暴露
B.國民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
C. 確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D.反“右傾”斗爭深入開展
4.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懸掛一副楹聯:“提挈自東西,……十年戎馬書生老;指揮定中外,?萬里寒鴉相國寺。”它頌揚的人是( )。
A.曾國藩
B.左宗棠
C.李鴻章
D.張之洞
5.下列哪個不是端午節的意義?( )
A.紀念屈原 B.紀念伍子胥
C.紀念范蠡 D.紀念秋瑾
四川公選歷史國情知識試題答案
1.【答案】D。解析:《背影》是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白楊禮贊》是現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荔枝蜜》是現、當代作家楊朔的作品;《孔乙己》《故鄉》《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魯迅。故本題選D。
2.【答案】C。解析:從題意中可以直接排除A、D兩項,而B項不能說明掘墓人和守墓人。故本題選C。
3.【答案】B。解析:C項是為糾正錯誤所確定的調整方針,A、D項原因不全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左”傾錯誤和其他原因導致的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才是促使中共中央糾正錯誤的主要原因。故本題選B。
4.【答案】B。解析:左宗棠曾收復新疆。故本題選B。
5.【答案】C。解析:略。
四川公選歷史國情知識試題(二)
1.下列事件,發生在咸豐皇帝在位期間的是( )
A.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
B.清軍攻陷太平天國都城?
C.俄國割占巴爾喀什湖一帶
D.列強開始在中國開辟租界
2.蘇軾的《題西林壁》如今刻在( )
A.西林寺 B.東林寺
C.廬山 D.龍虎山
3.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令的基本形式是單支曲,又稱“葉兒”。每支小令只用一個曲牌,一韻到底,多用來寫景抒情,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便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B.套數又名套曲,就是在同一宮調內,聯接許多曲牌成一組曲,來歌詠一個內容,可寫景抒情,也可敘述故事,如睢景臣的《哨遍高祖還鄉》
C.雜劇是古典戲曲的一種形式,產生于金末元初,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影響下,吸收歷代各種表演藝術成果而形成的完整而成熟的戲劇藝術。
D.元雜劇可分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在結構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戲可用不同的宮調演唱。
4.毛澤東說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對第一個“新紀元”的準確理解是( )。
A.推翻了沙皇的統治
B.在俄國開辟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C.人類社會進人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D.不再參加帝國主義戰爭
5.下列關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使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由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②使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③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④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四川公選歷史國情知識試題答案
1.【答案】A。解析:B項是同治帝時期,C項發生在咸豐、同治兩朝,1845年英國最先在上海開辟租界,當時的皇帝是道光,所以D也不對。故本題選A。
2.【答案】A。解析:略。故本題選A。
3.【答案】D。解析:雜劇的每折戲只能用一個宮調演唱。故本題選D。
4.【答案】B。解析:第一個新紀元是指對俄國的影響,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俄國開辟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道路。B項為正確選項。故本題選B。
5.【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前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就已經產生了。故本題選B。
四川公選歷史國情知識試題詳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