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及答案
安徽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一)
C.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激烈碰撞所致
D.亞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激烈碰撞所致
2.
下列關于我國國情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根據我國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全國分成東部、西部、中部和南部四大經濟區
B.我國是世界上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國家
C.我國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左右
D.我國大陸海岸長達1.8萬公里
3.
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在這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 )被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A.川劇
B.京劇
C.中醫藥
D.中醫針灸
4.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 。
A.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
B.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
C.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
D.國際經濟全球化的必然選擇
5.
下列地區中,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是( )。
A.海南島
B.山東半島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
安徽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是印度洋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隆升。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A
解析:
在進入“十一五”時期以后,中國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所以四大經濟區應該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部,A 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D
解析:
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16日審議通過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和京劇,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故正確答案為B、D。
本題相關知識點:
>京劇(Beijing Opera),為中國“國粹>”、國劇,已有200年歷史,享譽海內外。起源于中國古老戲劇秦腔>、徽劇>、昆曲>及漢劇>。>它形成于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現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級影響的大劇種。
>中醫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2010年11月16日申請世界非物質文虎遺產>成功。
4.答案: ABC
解析:
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是基于我們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經驗,的必然選擇,是基于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故正確答案為A、B、C項。
5.答案: C
解析:
太陽輻射的能量巨大,對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緯22°~35°之間,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為太陽輻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為海拔高,空氣稀薄,空氣中含有的塵埃量較少,晴天較多,日照時間較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發,空氣中水汽含量多,陰天、霧天較多,從而造成日照的時間短,日照強度弱,太陽能資源貧乏。故正確答案為C。
安徽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二)
1.下列有關國防基礎知識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我國的第一任國防部長是彭德懷
B.我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
C.我國的現役部隊由海軍、陸軍、空軍三個軍種組成
D.我國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2年
2.
當在建筑物內發生火災時,在逃生過程中,不應該( )。
A.一直朝著有亮光的方向逃生
B.通過天窗爬上屋頂
C.利用建筑物的落水管等豎直管線下滑至地面
D.利用陽臺、毗鄰平臺逃生
3.小蘭在l0月的某日早晨搭車去某地,發現當日大霧,沿途稍遠的樹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鎮時,霧越來越小,經過城鎮,基本無霧,再行,霧越來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霧、城鎮無霧”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于( )。
A.城鎮上空塵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溫
C.溫室氣體排放過多
D.城鎮氣溫較高,形成熱島
4.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人海洋,赤潮現象在我國沿海地區頻頻發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近海海面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生動物數量減少
B.海水溫度過低
C.海水鹽度過低
D.海水富營養化
5.
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通過( )。
A.對人的心理素質的影響才能實現
B.對人的生理結構的影響才能實現
C.對生產過程的影響才能實現
D.對民族氣質的影響才能實現
安徽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我國的第一任國防部長是彭德懷,A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十二海里,因此,B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組成,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主體,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簡稱二炮),是以地地戰略導彈為主要裝備、擔負核反擊戰略作戰任務的軍種,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戰略導彈部隊和常規戰役戰術導彈部隊組成。它的主要任務是遏制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在敵人對中國發動核襲擊時,遵照統帥部的命令,獨立地或聯合其他軍種的戰略核部隊對敵人實施有限而有效的自衛反擊,打擊敵人的重要戰略目標。C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我國《兵役法》第19條規定,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二年,因此,D的說法是正確的。因此,本題答案選C。
2.答案: A
解析:
建筑物發生火災時,人出于本能總是會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但這是錯誤的逃生方法,因為發生火災的時候,很大可能是電源已經被切斷或者已經造成短路、跳閘等,這個時候,光亮之地反而是大火肆虐的地方,因此往光亮之處逃生是很危險的,是錯誤的逃生方法。故答案選A。
3.答案: D
解析:
霧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田野清晨溫度較低,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霧,城市有熱島效應,溫度相對較高,霧現象不明顯。其實除了城鎮氣溫較高,形成熱島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水蒸氣的含量比較高。本題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
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當一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同時,由于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
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C
解析:
地理環境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影響,一是通過影響生產的發展,直接間接地對社會發展產生影響;二是通過對軍事、政治的影響,制約不同國家的社會發展。故正確答案為C項。
安徽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