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答案解析
江蘇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一)
A.《中國應對全球變暖國家方案》
B.《中國應對溫室效應國家方案》
C.《中國應對環境污染國家方案》
D.《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2.
今年來,許多城市都作出了限放煙花爆竹規定,其原因主要是燃放煙花爆竹會( )。
A.污染水源
B.產生溫室效應
C.污染土壤
D.污染空氣、產生噪聲、易引發火災
3.
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所具有的大陸性氣候特點的特征有( )。
A.冬雨夏干,氣溫年差較大
B.冬雨夏干,氣溫年差較小
C.夏雨冬干,氣溫年差較大
D.夏雨冬干,氣溫年差較小
4.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人口為13.39億人,比2000年第五次普查時增加7390萬人,比當時的年平均增長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它表明我國人口的增長正處于( )。
A.低生育水平階段
B.繼續高增長水平階段
C.人口總量逐年下降的階段
D.現行生育政策需要立即調整的階段
5.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2009 年3 月2 日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 年起,每年( )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A.3 月5 日
B.5 月12 日
C.6 月10 日
D.7 月6 日
江蘇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2007年5月30日,國務院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決定頒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國家方案》回顧了我國氣候變化的狀況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與挑戰。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以及相關政策和措施,闡明了我國對氣候變化若干問題的基本立場及國際合作需求。我國的《國家方案》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D
解析:
爆竹的主要成份是黑火藥,燃放煙花爆竹會引起大氣污染,并且容易引發火災。而且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爆炸聲也會形成噪音污染。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
解析:
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冬冷夏熱,年溫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較少,大陸性強。由于遠離海洋,濕潤氣候難以到達,因而干燥少雨,氣候呈極端大陸性,氣溫年、月較差為各氣候類型之最。而且,越趨向大陸中心,就越干旱。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干中第六次人口普查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數以及平均增長率可知我國人口進入低生育水平階段,故正確答案為A。其他三個選項都無法從題干中找到依據,故排除。
5.答案: B
解析: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有利于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于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有利于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有利于各級綜合減災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而這也是為了紀念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故本題選B。
江蘇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二)
下列城市屬于我國經濟特區的是( )。
A.珠海
B.香港
C.臺北
D.汕頭
E.上海
2.
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已開展的主要工程有( )。
A.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識創新體系》
B.“863”計劃
C.科學技術部的《技術創新工程》
D.教育部的《211工程》
3.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以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向東南沿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據估計,其人數已達8000萬之多。造成這樣大規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農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區的地方政府鼓勵農民外出打工
C.農民在家種田收入太低,又沒有其他能多掙錢的就業機會
D.經濟發達地區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勞的勞動力
4.
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北京舉辦。下列關于奧運會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2008年奧運火炬的名稱叫“祥云”
B.第一屆奧運會在雅典舉辦
C.奧運會舉辦周期是四年
D.這是建國后,我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5.下列關于植物激素或類似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脫落酸能夠調控細胞的基因表達
B.楊樹頂芽的快速生長需要側芽提供生長素
C.噴施生長素類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貯藏導致水果各種激素合成增加
江蘇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 AD
解析:
我國的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省。故正確答案為A、D。
2.答案: ABCD
解析:
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已開展的主要工程有教育部的211工程,也有863計劃,還有社科院的知識創新體系,也包括科技部的技術創新工程。故正確答案為A、B、C、D。
3.答案: A
解析:
“民工潮”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跨世紀的潮流,造成中國“民工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
(1)土地資源匱乏。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巨大,人均耕地面積有限,農民在家種田收入太低。
(2)民工流出地區的地方政府鼓勵當地農民外出務工。
(3)經濟利益的驅動。經濟發達地區收入較高,工作機會較多,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勞的勞動力。
而我國目前由于戶籍制度造成的城鄉二元制結構,農民到城市打工并不能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待遇,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D
解析: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第15屆奧運會。新中國成立之后,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并行使中國奧委會的權利。但在本屆奧委會之前,新的中國奧委會未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通過多種努力,終于取得了參加本屆奧運會的資格。新中國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行了10天,只趕上男子游泳的1基, 和最后的閉幕式,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A
解析: 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脫落酸能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A正確;頂芽能合成生長 素,不需要側芽提供,B錯誤;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錯誤;植物的生命活動受多種激素的調節,某一生理活動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減少,D錯誤。
江蘇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