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211大學排名表
2024中國211大學有:東北林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西藏大學等,具體名單如下:
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41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2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4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7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4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5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6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4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6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7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8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9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4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5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6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7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8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0 | 空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1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82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中國礦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85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6 | 北京林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7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8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0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4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5 | 河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6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7 | 東北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東北林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四川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1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2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4 | 天津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6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7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9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0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11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12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13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14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5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16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24容易錄取的211大學有哪些
1、211-石河子大學
作為新疆地區實力較出色的211高校,石河子大學的實力是深受大家認可的。這點從各大排名機構就能夠得出,雖然在211大學中排名靠后,但是至少也是國家實力較強的高校。每年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都比較低,很適合部分學生撿漏。
2、211-青海大學
青海省雖然教育資源略低于其它各省,但是近年來發展迅速,也讓其青海大學知名度不斷提高。如今的青海大學已經是聞名與國內的211高校。雖然地理位置較偏,但是有著211標簽的院校,畢業后的就業是被很多家長和企業十分看重的。
211大學是什么意思
211大學是指“211工程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于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于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等一批規范性文件失效。
雖然211大學不再評選,但是在人們心中,211大學依然代表了中國比較好的那一批大學,社會認可度較高,在求職找工作時有一點幫助,但稍遜于985大學,當然所有的985大學也是211大學。
高考雙一流大學厲害還是211大學厲害
兩個戰略本質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是無法直接判斷到底雙一流大學厲害還是211厲害的。這兩個項目是兩個獨立的高等教育發展戰略,不具備可比性。
從性質上來說,二者相比,211更相當于一個名頭,是對于學校的整體評價,而根據教育部對于雙一流的評估來看,雙一流側重于學校學科的建設,是對于大學學科的評價,所以如果是高考報名可以多參考學校,而如果是為了攻讀碩士或者博士,可以選擇雙一流的評估進行參考。
而從流動性上來說,211大學自從公布后就沒有變動過并且現在已經截止了,而雙一流大學是動態的,如果不夠好,是會被撤銷的,當然如果學科實力夠強,也有可能被評為雙一流的,所以從競爭力上來說,一個是畫上句號了,一個則是需要經歷優勝劣汰的,那么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雙一流的質量自然是更有保障的。
雙一流大學和211大學有什么區別
一、211高校名單確定已有近20年,這兩項工程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非985/211高校發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點”的標簽,學校辦學實力并不被考生和家長認可,很多地方和大學對此多有不滿。而“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且并不設終身制,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普通高校也有機會翻盤。
二、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無論是985還是211,都是基于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盡管之前也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評定,但社會對一所大學的整體認知,還是只看“牌子”不看學科專業。
而雙一流,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