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工類公辦大學排行榜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 |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8星級 |
2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5星級 |
3 | 天津大學 | 天津 | 5星級 |
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7星級 |
5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5星級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5星級 |
7 | 同濟大學 | 上海 | 5星級 |
8 | 東北大學 | 遼寧 | 5星級 |
9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5星級 |
10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4星級 |
11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5星級 |
12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4星級 |
13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4星級 |
14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4星級 |
15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4星級 |
16 | 長安大學 | 陜西 | 4星級 |
17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4星級 |
18 | 河海大學 | 江蘇 | 5星級 |
19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4星級 |
20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4星級 |
21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4星級 |
2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4星級 |
23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5星級 |
23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4星級 |
25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4星級 |
26 | 東華大學 | 上海 | 4星級 |
27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4星級 |
28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 4星級 |
29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4星級 |
30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5星級 |
30 | 福州大學 | 福建 | 4星級 |
32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4星級 |
33 | 昆明理工大學 | 云南 | 4星級 |
33 | 燕山大學 | 河北 | 4星級 |
33 | 浙江工業大學 | 浙江 | 4星級 |
3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4星級 |
37 | 上海理工大學 | 上海 | 3星級 |
37 | 南京工業大學 | 江蘇 | 3星級 |
39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 | 3星級 |
40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3星級 |
41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3星級 |
42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3星級 |
4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3星級 |
44 | 長沙理工大學 | 湖南 | 3星級 |
45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3星級 |
46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北京 | 3星級 |
47 | 武漢科技大學 | 湖北 | 3星級 |
4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陜西 | 3星級 |
49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北京 | 2星級 |
50 | 浙江理工大學 | 浙江 | 2星級 |
51 | 河北工業大學 | 河北 | 3星級 |
52 | 廣東工業大學 | 廣東 | 2星級 |
53 | 西安理工大學 | 陜西 | 2星級 |
5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2星級 |
55 | 成都理工大學 | 四川 | 3星級 |
56 | 天津工業大學 | 天津 | 2星級 |
57 | 中北大學 | 山西 | 2星級 |
58 | 長春理工大學 | 吉林 | 2星級 |
59 | 青島科技大學 | 山東 | 2星級 |
60 | 東北電力大學 | 吉林 | 2星級 |
61 | 重慶郵電大學 | 重慶 | 2星級 |
62 | 河南科技大學 | 河南 | 2星級 |
63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黑龍江 | 2星級 |
64 | 河南工業大學 | 河南 | 2星級 |
65 | 中國計量大學 | 浙江 | 2星級 |
65 | 蘭州交通大學 | 甘肅 | 2星級 |
67 | 西南石油大學 | 四川 | 2星級 |
68 | 重慶交通大學 | 重慶 | 2星級 |
69 | 河南理工大學 | 河南 | 2星級 |
70 | 山東理工大學 | 山東 | 2星級 |
71 | 西安科技大學 | 陜西 | 2星級 |
72 | 溫州大學 | 浙江 | 2星級 |
72 | 蘭州理工大學 | 甘肅 | 2星級 |
74 | 天津科技大學 | 天津 | 2星級 |
75 | 東北石油大學 | 黑龍江 | 2星級 |
76 | 上海海事大學 | 上海 | 2星級 |
76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遼寧 | 2星級 |
78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 | 2星級 |
79 | 沈陽工業大學 | 遼寧 | 2星級 |
80 | 安徽理工大學 | 安徽 | 2星級 |
81 | 安徽工業大學 | 安徽 | 2星級 |
82 | 湖北工業大學 | 湖北 | 2星級 |
82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 | 2星級 |
84 | 西南科技大學 | 四川 | 2星級 |
85 | 江西理工大學 | 江西 | 2星級 |
86 | 陜西科技大學 | 陜西 | 2星級 |
87 | 華東交通大學 | 江西 | 2星級 |
87 | 青島理工大學 | 山東 | 2星級 |
89 | 大連工業大學 | 遼寧 | 2星級 |
90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河北 | 2星級 |
91 | 河北科技大學 | 河北 | 2星級 |
92 | 南昌航空大學 | 江西 | 2星級 |
93 | 武漢紡織大學 | 湖北 | 2星級 |
94 | 桂林理工大學 | 廣西 | 2星級 |
94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江西 | 2星級 |
96 | 中國民航大學 | 天津 | 2星級 |
96 | 沈陽建筑大學 | 遼寧 | 2星級 |
96 | 長春工業大學 | 吉林 | 2星級 |
96 | 東華理工大學 | 江西 | 2星級 |
100 | 武漢工程大學 | 湖北 | 2星級 |
101 | 東莞理工學院 | 廣東 | 2星級 |
101 | 江蘇科技大學 | 江蘇 | 2星級 |
101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2星級 |
101 | 華北理工大學 | 河北 | 2星級 |
105 | 常州大學 | 江蘇 | 2星級 |
105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內蒙古 | 2星級 |
107 | 大連交通大學 | 遼寧 | 2星級 |
107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 | 2星級 |
109 | 重慶理工大學 | 重慶 | 2星級 |
110 | 齊魯工業大學 | 山東 | 2星級 |
111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 | 1星級 |
112 | 西安石油大學 | 陜西 | 1星級 |
113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遼寧 | 2星級 |
113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河南 | 2星級 |
115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河南 | 2星級 |
115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 | 1星級 |
115 | 山東建筑大學 | 山東 | 1星級 |
118 | 安徽建筑大學 | 安徽 | 2星級 |
118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1星級 |
118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四川 | 1星級 |
121 | 西安工業大學 | 陜西 | 1星級 |
122 | 西安工程大學 | 陜西 | 1星級 |
123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2星級 |
123 | 浙江科技學院 | 浙江 | 1星級 |
123 | 安徽工程大學 | 安徽 | 1星級 |
126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1星級 |
127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遼寧 | 1星級 |
127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 1星級 |
129 | 湖南工業大學 | 湖南 | 1星級 |
129 | 武漢輕工大學 | 湖北 | 1星級 |
131 | 中原工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132 | 上海電力學院 | 上海 | 1星級 |
132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黑龍江 | 1星級 |
132 | 沈陽化工大學 | 遼寧 | 1星級 |
135 | 南京工程學院 | 江蘇 | 1星級 |
135 | 吉林化工學院 | 吉林 | 1星級 |
137 | 遼寧工業大學 | 遼寧 | 1星級 |
137 | 蘇州科技大學 | 江蘇 | 1星級 |
139 | 沈陽理工大學 | 遼寧 | 1星級 |
13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上海 | 1星級 |
139 | 山東工商學院 | 山東 | 1星級 |
142 | 福建工程學院 | 福建 | 1星級 |
142 | 河南科技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144 | 合肥學院 | 安徽 | 1星級 |
144 | 河北工程大學 | 河北 | 1星級 |
146 | 重慶科技學院 | 重慶 | 1星級 |
147 | 北京印刷學院 | 北京 | 1星級 |
148 | 南昌工程學院 | 江西 | 1星級 |
148 | 天津城建大學 | 天津 | 1星級 |
150 | 廈門理工學院 | 福建 | 1星級 |
150 | 江蘇理工學院 | 江蘇 | 1星級 |
150 | 浙江萬里學院 | 浙江 | 1星級 |
153 | 廣西科技大學 | 廣西 | 1星級 |
153 | 湖南理工學院 | 湖南 | 1星級 |
155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 | 1星級 |
155 | 吉林建筑大學 | 吉林 | 1星級 |
157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1星級 |
157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浙江 | 1星級 |
157 | 鹽城工學院 | 江蘇 | 1星級 |
160 | 湖北工程學院 | 湖北 | 1星級 |
160 | 閩江學院 | 福建 | 1星級 |
160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上海 | 1星級 |
160 | 四川理工學院 | 四川 | 1星級 |
160 | 成都工業學院 | 四川 | 1星級 |
165 | 黑龍江工程學院 | 黑龍江 | 1星級 |
165 | 淮海工學院 | 江蘇 | 1星級 |
167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四川 | 1星級 |
167 | 山東交通學院 | 山東 | 1星級 |
167 | 寧波工程學院 | 浙江 | 1星級 |
167 | 安徽科技學院 | 安徽 | 1星級 |
167 | 湖南工程學院 | 湖南 | 1星級 |
167 | 徐州工程學院 | 江蘇 | 1星級 |
173 | 華北科技學院 | 河北 | 1星級 |
174 | 沈陽工程學院 | 遼寧 | 1星級 |
175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湖北 | 1星級 |
175 | 防災科技學院 | 河北 | 1星級 |
175 | 長沙學院 | 湖南 | 1星級 |
175 | 邵陽學院 | 湖南 | 1星級 |
179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廣東 | 1星級 |
179 | 湖北科技學院 | 湖北 | 1星級 |
179 | 陜西理工學院 | 陜西 | 1星級 |
182 | 長春工程學院 | 吉林 | 1星級 |
183 | 常州工學院 | 江蘇 | 1星級 |
183 | 淮陰工學院 | 江蘇 | 1星級 |
185 | 河南工程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186 | 南陽理工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187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河北 | 1星級 |
187 | 湖北理工學院 | 湖北 | 1星級 |
187 | 許昌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190 | 湖南工學院 | 湖南 | 1星級 |
190 | 湘南學院 | 湖南 | 1星級 |
192 | 黑龍江工業學院 | 黑龍江 | 1星級 |
192 | 西安航空學院 | 陜西 | 1星級 |
192 | 貴州理工學院 | 貴州 | 1星級 |
195 | 河南城建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196 | 太原工業學院 | 山西 | 1星級 |
196 | 安陽工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198 | 唐山學院 | 河北 | 1星級 |
198 | 遼寧科技學院 | 遼寧 | 1星級 |
198 | 衢州學院 | 浙江 | 1星級 |
201 |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 河北 | 1星級 |
201 |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 廣西 | 1星級 |
201 | 廣州航海學院 | 廣東 | 1星級 |
204 | 荊楚理工學院 | 湖北 | 1星級 |
204 | 蚌埠學院 | 安徽 | 1星級 |
206 | 新疆工程學院 | 新疆 | 1星級 |
207 | 蘭州工業學院 | 甘肅 | 1星級 |
208 | 營口理工學院 | 遼寧 | 1星級 |
209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北京 | 1星級 |
210 |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 貴州 | 1星級 |
211 | 河南工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212 | 首鋼工學院 | 北京 | 1星級 |
212 |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 山西 | 1星級 |
214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 | 內蒙古 | 1星級 |
214 |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 河南 | 1星級 |
216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天津 | 1星級 |
216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河北 | 1星級 |
216 |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 | 河北 | 1星級 |
216 | 山西能源學院 | 山西 | 1星級 |
南方科技大學 | 廣東 | 4星級 |
哪些理工大學比較好
1.大連理工大學
簡稱大工,坐落于濱城大連,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中國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
2北京理工大學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以理工科為主干,工、理、管、文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3.華南理工大學
它是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為新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
高考志愿填報怎樣填更好
一是建議考生和家長高考志愿填報前把政策“吃透”。一方面,認真閱讀市教育考試院印發的志愿填報相關書籍等,尤其是政策部分,明確自己想要填報的專業有沒有身體要求。
另一方面,在鎖定目標學校和專業后,一定要到學校官網仔細閱讀該專業的招生章程,明確錄取規則。
二是建議高考志愿填報要拉開梯度,做到有沖有穩有保。新高考后,本科平行志愿有96個,給了考生更多機會,考生可以參考往年的錄取情況,在前面填略高于自己分數段的學校,中間填與自己分數段匹配的學校,后面填比自己分數段略低的學校;
因為錄取是從高分到低分,從第一志愿到最后一個志愿依次檢測的,這樣就能夠保證前面有沖的學校,如果今年分數略微降低的話,就有機會錄取,后面有保的學校,如果前面都沒有錄取到的話,也有學校兜底。
高考志愿填報前要準備什么
1、高考志愿填報前要熟悉政策??忌议L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
上網查詢學校信息?,F在網上都有各所大學的介紹。當然也不能只看簡介??纯锤鱾€論壇。加入校友會等等,從在校生,或畢業生的評價了解學校的情況。
2、準確定位。定位是高考志愿填報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區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3、做好職業規劃。
考生可以提前思考自己今后想進入哪些行業,從事什么樣的職業等,如果有了大概的職業目標和規劃,則再進一步思考我要去什么樣的大學或者學習哪些專業可以幫助自己實現今后的職業規劃,以便為最后的高考志愿填報提供一個大概的方向。
4、篩選目標院校
確定目標大學的過程,既是幫助自己了解大學信息的過程,也能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目標和方向。了解大學的學科分類,了解高校優勢學科及強勢專業,便于你高考志愿填報選專業的時候,快速查閱。
高考志愿如何填報比較好
了解志愿填報的基本常識和報考技巧,根據分數和位次信息,結合考生的興趣天賦進行填報??忌谔顖笾驹笗r,應在充分考慮國家需要及個人興趣愛好的基礎上,結合本人高考成績,盡可能填報檔次合適的院校和專業,既提高錄取的命中率,又為今后走向社會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考生、家長及學校應重視填報志愿這一環節。
在普通高校的招生過程中,考生填報志愿不僅關系著能否被高校錄取,更為重要的是填志愿時選擇專業、學校所在地規定了學生未來的學業及職業發展路線及發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