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川省大學排名
(一)四川2023本科院校排名情況
省市排名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院校類型 |
1 | 四川大學 | 7 | 綜合 |
2 | 電子科技大學 | 33 | 理工 |
3 | 西南交通大學 | 37 | 理工 |
4 | 西南財經大學 | 124 | 財經 |
5 | 四川師范大學 | 155 | 師范 |
6 | 西南石油大學 | 157 | 理工 |
7 | 四川農業大學 | 161 | 農林 |
8 | 成都理工大學 | 179 | 理工 |
9 | 西南科技大學 | 186 | 理工 |
10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247 | 醫藥 |
11 | 西華大學 | 273 | 綜合 |
12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278 | 理工 |
13 | 西南民族大學 | 302 | 民族 |
14 | 西華師范大學 | 310 | 師范 |
15 | 四川音樂學院 | 386 | 藝術 |
16 | 成都體育學院 | 404 | 體育 |
17 | 成都大學 | 415 | 綜合 |
18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446 | 理工 |
19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489 | 理工 |
20 | 內江師范學院 | 500 | 師范 |
21 | 西南醫科大學 | 510 | 醫藥 |
22 | 樂山師范學院 | 528 | 師范 |
23 | 成都醫學院 | 567 | 醫藥 |
24 | 川北醫學院 | 575 | 醫藥 |
25 | 西昌學院 | 584 | 綜合 |
26 | 綿陽師范學院 | 609 | 師范 |
27 | 成都工業學院 | 614 | 理工 |
28 | 宜賓學院 | 645 | 綜合 |
29 | 阿壩師范學院 | 656 | 師范 |
30 | 四川文理學院 | 691 | 師范 |
31 | 成都師范學院 | 692 | 師范 |
32 | 攀枝花學院 | 718 | 理工 |
33 | 四川旅游學院 | 723 | 綜合 |
34 | 成都東軟學院 | 758 | 理工 |
35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 785 | 藝術 |
36 | 四川工商學院 | 788 | 綜合 |
37 |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804 | 綜合 |
38 | 成都錦城學院 | 811 | 綜合 |
39 | 四川傳媒學院 | 814 | 藝術 |
40 | 成都文理學院 | 854 | 綜合 |
41 | 四川警察學院 | 902 | 文法 |
42 |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934 | 理工 |
43 |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 950 | 文法 |
(二)四川2023專科院校排名情況
地區排名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院校類型 |
1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41 | 理工 |
2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43 | 理工 |
3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61 | 理工 |
4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63 | 理工 |
5 |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 118 | 綜合 |
6 |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 141 | 理工 |
7 |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 188 | 綜合 |
8 |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 199 | 農林 |
9 |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 221 | 綜合 |
10 |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235 | 理工 |
11 |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307 | 理工 |
12 |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 376 | 綜合 |
13 | 四川科技職業學院 | 387 | 理工 |
14 |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390 | 理工 |
15 |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408 | 理工 |
16 |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 410 | 綜合 |
17 |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 | 415 | 綜合 |
18 |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436 | 理工 |
19 |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 449 | 綜合 |
20 |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 | 451 | 綜合 |
21 |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462 | 理工 |
22 |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470 | 理工 |
23 |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479 | 醫藥 |
24 |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 484 | 理工 |
25 |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 | 488 | 綜合 |
26 |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 527 | 綜合 |
27 | 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573 | 理工 |
28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 | 578 | 綜合 |
29 |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 | 585 | 綜合 |
30 |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610 | 師范 |
31 |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 | 622 | 綜合 |
32 |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 645 | 財經 |
33 | 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661 | 綜合 |
34 |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 | 684 | 理工 |
35 |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 687 | 藝術 |
36 | 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716 | 理工 |
37 |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 | 754 | 綜合 |
38 |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 | 763 | 醫藥 |
39 |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 | 780 | 財經 |
40 |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 | 789 | 綜合 |
41 | 四川長江職業學院 | 792 | 理工 |
42 |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 801 | 綜合 |
43 | 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 806 | 理工 |
44 |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 | 862 | 綜合 |
45 |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 891 | 醫藥 |
46 |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896 | 師范 |
47 | 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912 | 師范 |
48 |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 | 941 | 財經 |
49 |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 996 | 藝術 |
50 | 四川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998 | 政法 |
本專科有哪些區別
01.學歷區別
在專科大學和本科大學讀書的最大區別首先是文憑上的區別,專科兩百分就能上,本科要四五百以上才能進,可以說本科學校的學生都是高中中上游水平的學生。
專科大學畢業后取得專科文憑,沒有學位證;進入本科大學畢業后取得本科文憑和學位證。學歷上的差距很大,企業招聘時也將工作崗位向本科學歷傾斜,而且必須要提供學位證。
本科生比專科生要多上一年學,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是企業重視的人才。
02.社會認同區別
專科生與本科生在找工作時就會被區別對待,沒有本科學歷也進不了好單位,即便是同一崗位中工作,專科生待遇要比本科生低很多,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少見到有有大專學歷的員工超過本科學歷的待遇。
除非自己表現特別優秀,領導對你拋出橄欖枝,但事實上,學歷不夠都沒有就業機會,只能找薪資較低的工作。
因為現在高學歷人占領了主要就業市場,低學歷的人就只能在普通的勞動市場中尋找優越感,而專科生能在人才市場找到的優越感是有限的,不如本科生,社會認同感不同。
03.未來發展有區別
由于本科生的起點就比專科生要高,所以進入單位后也是從事著技術工程類的工作,而專科生只能做簡單的工作,工作內容不同,在未來的發展速度上也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領導在為管理人員選擇助手時,也會優先本科學歷中挑選,他們具有更多的專業技能,在單位也是權威的代表。
當然,不可否認,專科學歷中也有非常出色的人,但領導卻不敢草率的做出決定,只能將目標放在學歷更高的人身上,信任度較高,未來發展也就更快,因此,學歷不同影響機遇,會影響個人前途與未來發展。
04.考試門檻區別
專科學歷和本科學歷都是大學學歷,都滿足參加國考和省考,但參加事業單位或公務員考試時,本科學歷的人就有很多崗位可以報考,而適合專科學歷所能報的崗位非常少,崗位數量上就輸給本科,達不到最低要求,只能選擇最低要求為專科的崗位。
選擇院校要參考哪些因素
一、 學校的歷史沿革
學校的歷史沿革就像學校的簡歷,記錄了學校一路走來的歷程。關注學校的歷史沿革,重點要關注學校名稱的變化以及學校發展,有無合并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該學校的師資力量和基礎設施情況。像在2000年,有許多學校進行了大規模的合并,有的學校合并了一些本來比較差的學校和專業,有的學校的合并則是強強聯合,所以要了解所報學校的歷史,清楚所報專業的優勢和不足。
二、 學校地域因素
地域因素也是大家選擇學校時該考慮的。有些孩子不能適應異地生活,在填報志愿時就要多考慮地域因素。
“北上廣”這些教育發達地區是很多人向往的,其實一些偏遠地方的學校也很好的,如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四川大學等都是985高校。如果不特別計較地域的話,可以選擇這些大學。相對“北上廣”,同樣的分數可以選性價比更高的大學。是在“北上廣”上個211或普通一本還是去偏遠的地方上個985,是需要斟酌的。
三、依據學校檔次、排名
考生在選報志愿時,要清楚所報院校是重點院校還是一般院校,是部屬院校還是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還是專科院校。
判斷一個學校是否優秀,有很多客觀指標。如教育部指定的“985院校”,“211院校”,“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院校”等等,這些稱號是一個學校的綜合實力的體現。高考成績較高的考生可以通過這個指標來比較學校。一般大家是這樣認為的:985院校 優于 211+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優于 211院校 優于 普通院校。
四、學校歷史招生數據,學校歷年招生計劃數、實際招生人數、最低分、平均分
歷史招生數據是選擇學校的最重要的參照標準。在據分選學校時,學校歷史平均分和最低分是兩個重要的參照線。如果考生的分數近似甚至高于學校歷史平均分,則錄取的可能性會稍大一點。如果考生的分數在學校歷史最低分附近,考生就要加倍小心了,最好查到這個最低分的考生去了該學校的哪個專業,當時有無優惠政策等等,避免被一些特殊情況誤導。
五、學校的辦學特色,師資力量,校園文化
這是一個學校的辦學實力,是衡量一個學校水平的重要標準。“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教學、科研、師資,以及其支撐學科是否為國家和省級重點學科。我們可以查看所報大學有多少個院士、博士點、碩士點、國家、省部級實驗室,學科帶頭人。是否設有研究生院,歷年的科研經費等,還可以查學校的總體排名和專業排名。
選擇院校的注意事項
近年來,考生填報志愿有兩種傾向,距離傾向和地理位置傾向。一部分考生在選擇院校時主要選擇離家近的院校;而另一部分考生在選擇院校則重點選擇經濟發達或者沿海地區的高校,這些地方尤其以北上廣最為突出。
由于報考人數眾多,這兩類院校的錄取分數也水漲船高,辦學水平接近的兩所院校,可能僅僅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兩所院校在同一省的錄取分數可能差別很大。
因此家長在進行院校所在地域選擇的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點,同時要考慮到院校錄取的大小年因素,綜合考慮院校選擇。
四川大學簡介
四川大學(Sichuan University)簡稱“川大”,坐落于四川省會成都,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成員單位、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自主劃線高校,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
學校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于1896年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技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科大學源于1910年由西方__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中國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并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并,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