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1.第一志愿很關鍵
許多考生及家長情結很重,一心想進。高考志愿填報最關鍵、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拋檔、能否錄取。因為重點的第一志愿錄取率一般都在,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險搏高,不留余地,就會導致風險很大。如果將所選擇的學校適當下降一個檔次,還可將所選擇的專業適當上升一個檔次。
2.了解大學的真實情況
全面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是屬于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屬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學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有哪些,是否有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總體就業率怎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怎樣,等等。
3.尋找適合自己的大學
要考慮兩點:第一個是由考生平時的學習情況、高考考分情況、思想品德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情況、其他情況等組成的自身競爭實力。
關于“位次”概念的具體表現為: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績和考生人數綜合后的綜合排序;
2.高考分數的考生“位次”為第一;
3.相同分數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適用于各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類(如理工類、文史類)進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藝術類、體育類招生等類別不適合用位次方法進行參考。
6.在做參考的時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為主。
7.文史類考生按照文科“位次”進行排序,理工類考生按照理科“位次”進行排序。
新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精選篇2
錄取分數線
錄取分數線也叫省控線、批次線。是指省級招生部門根據當地全體考生當年高考成績水平和國家下達的招生生源計劃,相應確定的一個錄取新生的最低成績(總分)標準。只有高考總分(藝術、體育考生含專業成績)達到或超過這一分數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資格被招生高校調閱并選擇錄取。
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一般是分專業類、分批次確定的。專業類一般分為文史、理工,以及音樂(文、理)、美術(文、理)、體育(文、理)以及新高考地區的綜合類和物理類、歷史類等等,每一專業類又各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文史、理工各批次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只對文化總分作出規定,音樂、美術、體育專業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則同時針對文化與專業兩方面的總分作出規定。
提檔分數線
在同批錄取的院校中,由于第一志愿報考人數不均衡,按照各院校招生計劃、調檔比例和考生成績,各校的最低提檔分數并不一樣,這就自然地形成了院校的提檔分數線。他們的共同特點一般是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而其不同特點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提檔分數線高于同批控制分數線,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提檔分數線就只好定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還有部分院校(專業)提檔分數線低于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因此,有的考生高考成績雖然上了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但由于未達到所報院校的提檔分數線,電子檔案不能投放,因而參加不了該校的錄取,但也有部分學校由于生源不足,而低于某批控制分數線卻被錄取,就是由于降分的緣故。
調檔分數線
投檔線只是高校將你的檔案提走的最低分數線。一般按120%提檔,是為了避免因各種情況錄不滿留出的選擇的余地。而錄取分數線是正式被該校錄取的最后一名的分數,所以過提檔線并不一定被錄取,只是很有可能而已。一般錄取分數線會高于投檔線,如果你的高考分數正好和某校的投檔線一樣,這并不意味著你一定能被該校錄取。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高多少分的話還是要看學校的錄取人數和分數來定的,這個是沒什么規律的。
院校調檔線是各高校錄取考生時對某地報考該校的考生在文化成績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愿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的,每年都會不同。
高考投檔分數線
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各地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招投總分(含政策照顧分,下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而投檔高校的最低一位考生的成績,就是該校的調檔線。通常情況下,調檔線往往高于錄控線;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調檔線等于錄控線。考生的檔案能不能投給學校,最關鍵取決于招投總分是否達到了調檔線。
新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精選篇3
錄取批次是指省招生主管部門為高效開展錄取工作和優先照顧重點院校的錄取,劃分時間段分期分批進行錄取。
一般分為:
(1)提前批次;
(2)本科一批次;
(3)本科二批次;
(5)專科批次。
提前批次,是軍事院校、公安院校、藝術和體育類等院校錄取批次;
本科一批次,一般是重點大學錄取批次;
本科二批次,一般是普通院校錄取批次;
考生前一個批次未被錄取的,可以參加后一個批次錄取,但后一批次的考生不能跨界進入前一個批次的錄取。
根據《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起全國多個省份開展了錄取批次改革試點,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上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繼續上海之后,山東、海南等地將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 浙江則一步到位,取消所有學校批次,按考生成績分段錄取。 此外,北京、天津、江蘇、安徽、河南、云南、新疆等7個省份也取消了“三本”錄取批次。合并批次已成趨勢,目前,全國各省均已取消了“三本”批次。同時已實行新高考的省份,均已完成普通本科批次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