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蘇師范大學全國排名
2023江蘇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幾名
2023江蘇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150名。
年份 | 學校名稱 | 排名 |
2023 | 江蘇師范大學 | 150 |
江蘇師范大學歷年全國排名第幾名
江蘇師范大學2021年全國排名第160名,江蘇師范大學2020年全國排名第176名。
年份 | 排名 |
2021 | 160江蘇師范大學 |
2020 | 176江蘇師范大學 |
2019 | 193江蘇師范大學 |
2018 | 191江蘇師范大學 |
2017 | 177江蘇師范大學 |
2016 | 253江蘇師范大學 |
2015 | 232江蘇師范大學 |
江蘇師范大學在江蘇省排名第幾名
江蘇師范大學在江蘇省排名第21名。
省市排名 | 學校名稱 | 省市 | 類型 |
1 | 南京大學 | 江蘇 | 綜合 |
2 | 東南大學 | 江蘇 | 理工 |
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理工 |
4 | 蘇州大學 | 江蘇 | 綜合 |
5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理工 |
6 | 南京農業大學 | 江蘇 | 農林 |
7 | 河海大學 | 江蘇 | 理工 |
8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師范 |
9 | 江南大學 | 江蘇 | 綜合 |
10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理工 |
11 | 揚州大學 | 江蘇 | 綜合 |
12 | 江蘇大學 | 江蘇 | 綜合 |
13 | 南京工業大學 | 江蘇 | 理工 |
14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理工 |
15 | 南京醫科大學 | 江蘇 | 醫藥 |
1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理工 |
17 | 南京林業大學 | 江蘇 | 農林 |
18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江蘇 | 醫藥 |
19 | 南通大學 | 江蘇 | 綜合 |
20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醫藥 |
21 | 江蘇師范大學 | 江蘇 | 師范 |
22 | 常州大學 | 江蘇 | 理工 |
23 | 江蘇科技大學 | 江蘇 | 理工 |
24 | 南京藝術學院 | 江蘇 | 藝術 |
25 | 南京財經大學 | 江蘇 | 財經 |
26 | 南京工程學院 | 江蘇 | 理工 |
27 | 蘇州科技大學 | 江蘇 | 綜合 |
28 | 徐州醫科大學 | 江蘇 | 醫藥 |
29 | 南京審計大學 | 江蘇 | 財經 |
30 | 鹽城工學院 | 江蘇 | 理工 |
31 | 常熟理工學院 | 江蘇 | 理工 |
32 | 江蘇理工學院 | 江蘇 | 師范 |
33 | 淮陰師范學院 | 江蘇 | 師范 |
34 | 鹽城師范學院 | 江蘇 | 師范 |
35 | 徐州工程學院 | 江蘇 | 理工 |
36 | 江蘇海洋大學 | 江蘇 | 理工 |
37 | 南京曉莊學院 | 江蘇 | 師范 |
38 | 常州工學院 | 江蘇 | 理工 |
39 | 淮陰工學院 | 江蘇 | 理工 |
40 | 金陵科技學院 | 江蘇 | 理工 |
41 | 南京體育學院 | 江蘇 | 體育 |
42 | 江蘇警官學院 | 江蘇 | 文法 |
43 | 三江學院 | 江蘇 | 綜合 |
44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江蘇 | 師范 |
45 | 無錫太湖學院 | 江蘇 | 綜合 |
46 | 南京傳媒學院 | 江蘇 | 藝術 |
47 |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 江蘇 | 師范 |
48 |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 江蘇 | 文法 |
49 |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 江蘇 | 綜合 |
50 | 南通理工學院 | 江蘇 | 理工 |
51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 江蘇 | 理工 |
52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江蘇 | 理工 |
5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 江蘇 | 理工 |
54 | 宿遷學院 | 江蘇 | 綜合 |
55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 江蘇 | 綜合 |
56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 江蘇 | 綜合 |
57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 江蘇 | 綜合 |
58 | 泰州學院 | 江蘇 | 綜合 |
59 |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 江蘇 | 財經 |
60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 | 江蘇 | 財經 |
61 |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 江蘇 | 理工 |
江蘇師范大學簡介
江蘇師范大學(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江蘇省徐州市,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高校;入選“國培計劃”、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首批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委托培養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江蘇省“留學江蘇目標學校”、江蘇省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江蘇省輔導員培訓與研修基地,為中俄合作辦學高校聯盟牽頭單位。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轉業干部文化速成學校。1956年成立江蘇省中學師資訓練班。1957年成立江蘇師范專科學校。1958年北遷徐州,1959年與徐州師范專科學校(邳縣)合并 ,成立徐州師范學院。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9年徐州師范專科學校(徐州)并入。1996年學校更名為徐州師范大學。1999年徐州工業學校并入。2011年學校更名為江蘇師范大學。
截至2022年6月,學校有泉山、云龍、奎園、賈汪4個校區,占地2106畝,校舍面積96.8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53億元;圖書館藏書330萬冊;設有22個專業學院,開設59個本科招生專業;擁有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覆蓋11個學科門類,4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有專任教師1781人;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7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280人,學歷教育留學生380人。
2022高考志愿能多少個大學
①新高考可以報幾個學校幾個志愿
在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的地區,不管是采用院校專業組還是專業+學校的模式,在志愿數量上都要比往年多很多。
根據下表的2021年高考志愿填報數量表可知,在專業+學校地區可以填報的志愿數量分為112、96、80三個數量。在這種模式下一所學校中的一個專業就是一個志愿,所以這種模式下各位家長可以根據專業選學校或者根據學校選專業都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在填報志愿時要以分數的高低對各志愿進行排序,而不是將同一所學校或者專業相同的專業放在一起填報。
②傳統高考可以報幾個學校幾個志愿
傳統高考地區的志愿數量主要分為12、10、9、6。在傳統高考地區還是采用院校志愿的模式,因此傳統同高考地區能填報幾個志愿就是填報幾所學校。
因為在傳統高考地區的志愿數量較少,因此在學校的選擇上、梯度的安排上更要慎之又慎。
綜上,不管是在什么地區,在志愿填報順序上都建議采用“沖穩保”的順序,尤其是保的數量一定不能減少。
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1、填報志愿“一規劃”、“三選擇”
“志愿填報也有個順序,這里我們講個簡單的方法,叫‘一規劃’、‘三選擇’。”李從欽娓娓道來,“規劃,就是圍繞大學畢業以后“做什么”,規劃未來的學業生涯。填報志愿前想清楚自己未來做什么。如果喜歡藝術,大學畢業以后沿藝術專業向前發展,則選專業不挑學校,一切為就業做準備。如果為了上更好的大學而學藝術,大學畢業后有其他考慮,則挑學校不計專業。”
“二選城市,一線城市文化底蘊一般比較深厚,而省會城市也便利諸多。三選專業,一個城市、一個省份,專業排名最好的院校就業率遠高于其他院校。但要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你會學得輕松。四選學校,結合自己文化課成績和專業課成績,為自己準確定位。
除培養專項人才院校外,同等條件下,按985、211一本部屬院校、一本省屬院校、二本院校依次排列篩選。充分考慮所選院校的可選專業排名、實力、培養模式、口碑、就業等。若兩個院校專業相差無幾,優先按院校排名選擇。”
2、選城市還是選學校
對于單招院校和以省統考成績錄取院校如何選擇,李從欽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解讀。一是收到單招合格證情況下,優先考慮單招院校,因為單招院校是自己選擇的,以省統考成績錄取院校作為備選。二是未收到單招合格證情況下,考慮以下三個因素:大城市/小城市;省會/地方城市;優先經濟發達城市/經濟欠發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