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新加坡2所院校進入前10!
11月8日,QS發(fā)布了2023亞洲大學排行榜。2023QS亞洲大學排名共涉及760所院校,為歷年最多。其中中國大學的占比最多,共有186所中國高校上榜,內(nèi)地高校有128所。新加坡2所院校進入前10!
2023QS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Top20
2023排名 | 2022排名 | 院校 | |
1 | 2 | 北京大學 | 中國(大陸) |
2 | 1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3 | 5 | 清華大學 | 中國(大陸) |
4 | 3= | 香港大學 | 中國香港 |
5 | 3=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6= | 7 | 復旦大學 | 中國(大陸) |
6= | 6 | 浙江大學 | 中國(大陸) |
8 | 14 | 韓國科學技術學院 | 韓國 |
9 | 8 | 馬來亞大學 | 馬來西亞 |
10 | 10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大陸) |
11 | 11= | 東京大學 | 日本 |
12= | 11= |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國香港 |
12= | 16 | 延世大學 | 韓國 |
14 | 9 | 香港科技大學 | 中國香港 |
15 | 13 | 高麗大學 | 韓國 |
16 | 15 | 京都大學 | 日本 |
17 | 18 | 首爾大學 | 韓國 |
18 | 17 | 成均館大學 | 韓國 |
19 | 19 | 臺灣大學 | 中國臺灣 |
20 | 21 | 東京工業(yè)大學 | 日本 |
新加坡院校八年來首次未能獲得本榜第一并且稱霸前三。在擁有 10 所以上院校進入排名的國家和地區(qū)中,韓國的前 20 所大學排名最為集中。其一流大學韓國科學技術學院排名第八,近五年來排名最高。在學術聲譽和雇主聲譽指標中,日本有 2 所高校進入前 5,東京大學在這兩項指標中都名列前茅。印度在研究生產(chǎn)方面表現(xiàn)出色,有三所高校在教師論文數(shù)量方面躋身前 5。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研究影響力指標表現(xiàn)優(yōu)異,都各自有 2 所院校進入論文引用數(shù)量前五。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高校的國際師生數(shù)量占比都很高。馬來西亞院校的國際學生數(shù)量也很多。
2023QS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Top100中的中國大陸高校
2023Rank2023排名 | 2022Rank2022排名 | Institution院校 |
1 | 2 | 北京大學 |
3 | 5 | 清華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6= | 6 | 浙江大學 |
10 | 10 | 上海交通大學 |
33 | 32 | 南京大學 |
34 | 3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35 | 37 | 武漢大學 |
48 | 44 | 中山大學 |
51 | 48 | 同濟大學 |
55 | 55 | 華中科技大學 |
57 | 51 | 北京師范大學 |
58 | 52 | 西安交通大學 |
59= | 63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65 | 71 | 天津大學 |
75 | 62 | 中國人民大學 |
76= | 91= | 南方科技大學 |
76= | 73 | 廈門大學 |
80 | 85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1= | 84 | 上海大學 |
85= | 77= | 山東大學 |
87= | 89 | 吉林大學 |
90 | 81= | 華東師范大學 |
98 | 75 | 南開大學 |
99= | 99 | 北京理工大學 |
2023QS亞洲大學排名發(fā)布北大亞洲排名第一創(chuàng)新高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發(fā)布2023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本次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涉及760所高校,為歷年最多,評估依據(jù)包括學術水平、畢業(yè)生就業(yè)能力、研究質量、資源優(yōu)勢和國際化程度。北京大學獲得2023QS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第一,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下降至第二位,清華大學緊隨其后排名第三。中國大陸高校上榜數(shù)量最多,有128所。
QS世界大學評分標準
本次QS世界大學排名共采用了六個指標:
學術聲譽40%:
基于超過94000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反饋;
雇主聲譽10%:
根據(jù)超過44000名雇主關于大學與畢業(yè)生就業(yè)水平的調查答復;
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shù)20%:
衡量學術研究的影響力,通過五年內(nèi)大學研究論文的引用總數(shù)除以大學的教師數(shù)量得出;
師生比例20%:
代表教學規(guī)模,將學生人數(shù)除以教職員工人數(shù)得出,可以用來參考各個大學的班級規(guī)模;
國際教師比例5%:
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之一,它衡量的是大學中非本國教師的比例;
國際學生比例5%:
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中的第二個指標,它衡量的是大學中非本國學生的比例,這也可以表明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QS大學排名起源
quacquarelli symons(簡稱q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茲公司)成立于1990年,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是nunzio quacquarelli,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發(fā)表過眾多關于世界大學排名的資訊。qs自2004年至2009年受英國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委托,負責世界大學排名的數(shù)據(jù)收集工作并聯(lián)名發(fā)布《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qs世界大學排行榜。
從2010年起,《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與qs公司的合作終止,前者改與湯森路透公司合作,排行榜更名為《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名;后者則推出自己的年度世界大學排行榜,即qs世界大學排名。
目前qs排名同世界最大的學術出版集團之一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推出,現(xiàn)涵蓋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學科分類排名;六個持不同準則的地區(qū)性排名(qs亞洲大學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學排名、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qs阿拉伯地區(qū)大學排名、qs東歐和中亞地區(qū)大學排名、qs中國大陸大學排名)、qs全球建校50年以下大學前50強排名(也稱qs校齡50年以下世界大學前50強排名、qs全球年輕大學排名,實際排有150所大學)、qs全球mba排名、qs全球最佳求學城市排名、qs全球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力排名。此外,《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中的“中國”部分只涵蓋了中國大陸的大學,其他大中華地區(qū)(香港、澳門、臺灣)的大學則沒有計算在內(nèi)。
QS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解讀
TOP100高校中,中國高校占據(jù)40所,韓國16所,日本13所,馬來西亞8所,印度7所,其他國家入選數(shù)量在5所以下。
QS發(fā)布的2023亞洲大學排名中,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高校表現(xiàn)依舊強勢。北京大學位居第一,新加坡國立大學緊隨其后位居第二,清華大學位列第三,此外位居前10的大學還包括:香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馬來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QS亞洲地區(qū)大學排名新加坡大學介紹1、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為AACSB和EQUIS認證成員,亞洲大學聯(lián)盟、亞太國際教育協(xié)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Universitas 21大學聯(lián)盟、環(huán)太平洋大學協(xié)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y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2、南洋理工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簡稱NTU,是新加坡的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公立大學,它以具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制之一而聞名。
南洋理工大學前身為1955年由民間發(fā)動籌款運動而創(chuàng)辦的南洋大學,南洋大學的倡辦人是新馬膠業(yè)鉅子陳六使先生,云南園校址由新加坡福建會館捐贈;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學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學院,為新加坡經(jīng)濟培育工程專才;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進行重組,將國立教育學院納入旗下,更名為南洋理工大學,與快速發(fā)展的教育事業(yè)齊驅并進;2006年4月,南洋理工大學正式企業(yè)化。
新加坡留學選校定位
想知道自己的GPA成績能申請到新加坡多少排名的院校?可以嘗試使用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如下小程序)做下留學定位。
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況(GPA、雅思成績、專業(yè)、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會自動從數(shù)據(jù)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到了新加坡哪些大學,這樣子就能對你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