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1】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的教育已經給孩子的生命打下了最重要的烙印。教育不是你說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更健康的成長,而我從小就沐浴著好的家風。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絆絆,但他們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是他們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和父母出去吃大餐。記得很深刻,有次吃喜酒,菜還只上了2道,我看得眼饞,已經想吃了,拿起筷子準備夾菜,媽媽一把奪過我的筷子,并適時對我進行餐桌禮儀教育。雖然當時很生氣,但是現在我要感謝媽媽,是她讓我明白了餐桌禮儀的重要性。媽媽經常教導我:“自古,中國人便十分重視餐桌禮儀,中國人的餐桌禮儀體現在禮、孝、德、讓、教。講賓客長幼之禮,尊敬長者的孝道,飲食謙讓有度且不浪費糧食,像你這樣,菜沒上齊,客人沒上桌就想吃,就是不懂禮儀。”
現在我長大了,如果我吃飯只用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 媽媽依然就會批評我。她認為這樣的儀態是不妥當的,他堅決表示有教導的必要。
其實,懂不懂禮儀、會不會禮儀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怎么動筷子、使刀叉,衣著打扮是否得當、與宴會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談、雙手如何擺放, 這些禮儀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更是“為他人著想”。試想,和你同一桌的家人或是朋友,
當看到你不懂禮儀,他們的感受如何?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信息的傳達,或許身為當事人的我們并不在意,但這樣的行為一方面體現一個人的內涵,另一方面傳達出外在的素養。
我的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貪圖名、利,也不去羨慕別人家多么有錢,有權勢,只是默默地為我們這個家付出著。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曾發生在一個晴朗的秋日,我和爸爸一起去參加他的同學聚會。待我精心“梳妝打扮”一番后,看到爸爸,他還是穿著一件普普通通的襯衫。“爸爸,你不換衣服嗎?”“不換了,穿那么好看干什么。” “哎呀,我們不要和別人比,我們只要過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日子就好了。”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在聚會時,爸爸遇到了一個和他曾經很要好的同學——張叔叔。張叔叔的兒子小時候成績很差,長大了也不誤正業,游手好閑。于是他們便聊起了家風、家教對兒女的影響。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不注重家教對孩子的影響了,只覺得孩子在學校學習就夠了,自己卻不管孩子,任由他們去,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怎么能好得了呢?”我的爸爸先說道。
“說來也慚愧,我就是這樣的人,要不是我妻子一直在關心著、管教孩子,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孩子會怎么樣。”張叔叔嘆了口氣說著。 “家庭中的家風、家教好,這個孩子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家教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爸爸對張叔叔說著。
張叔叔也附和著:“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
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夫妻關系融洽,家庭和睦的孩子性格會大相徑庭!”
現在我參加工作了,作為班主任,研究班里的學生發現,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生活在問題家庭中,不是父母離異了,就是常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留守兒。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諧、美滿、昌盛的法寶。 父母還經常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他們就是我們家里的一面鏡子,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他們說:“節約要從一滴水、一度電做起。”我們家的節電方法:床頭燈、房廳吊燈都用的是白熾燈,并且加裝了調光節電裝置,父母經常說:“離開房間,隨手關燈”;我們家的空調的溫度設定都是恰當即可,在家用空調制冷時,爸爸說:“設定溫度高2攝氏度,就可節電20%”;我們家還把淘米水用來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澆花,擦家具;洗衣機漂洗衣服洗滌水用來拖地、沖坐便器;媽媽經常囑咐我說:“洗澡時掌握調節冷熱水比例,不要將噴頭始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用水,淋浴要抓緊時間,全身淋濕即關噴頭,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沖洗干凈”;爸爸經常說:“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看似嘮叨的瑣碎事竟然促成了我一個好習慣。是呀!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為人處世態度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2】
因為我的成績不斷的下滑,所以我的媽媽就給我請了一個家教,對于我來說我是特別的煩家教的,但是沒有辦法,胳膊還是擰不過大腿的,我只有乖乖的聽話了。
今天是老師第一天到我家里面來,我們一家人都在等她,中午的十二點,老師準時的到來了,我們內心也是非常的激動,當見到老師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也不知用什么話也表達,老師穿了一個長長的裙子和馬尾辮,還有那特別的眼睛,當我媽媽看見的時候,非常的激動,抓著老師的手,感覺特別的親切,媽媽把我所有的情況都給老師說了,老師也對我的情況做了一個方案,所有的東西都講完之后,就要開始我的修行了。
我和老師走到房間里面,老師首先不是直接給我講解,而是在談心,這次的談心單打破了以往我對家教老師的傳統印象,老師談完心之后就開始給我制定計劃,沒過幾天,我對老師變得離不開了,因為老師的講課是特別的生動,使我慢慢的喜歡上了學習,不再逃避學習,不再逃避家教老師。
回到家后,我拿著成績單,給媽媽看,媽媽和我都驚呆了,我的成績居然提升了這么快,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媽媽把老師叫到家里面,請老師吃了一頓晚飯,儀表答謝,老師的這次來是給我們道別的,因為家里面的事情,但是我會一直記著她的,謝謝你,老師。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3】
以前我常常聽人說家風。我卻不知道家風到底是什么,于是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家庭中的風氣。它等同于家規,卻又不僅限于家規。是一個家的優良傳統。
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和家訓,我們家的家風主要體現在孝道上。爺爺奶奶年紀大,習慣了農村的生活,一直不愿來城里和我們一起過。爸媽擔心他們年紀大,照顧不好自己,就每個周末帶我回老家看望他們。每次回去都要買上許多吃的、用的。以前老家的地沒有被全部被人承包時,一到農忙,爸爸就請假回家干活。周末回到老家,爸媽總是爭著干活,讓爺爺奶奶歇歇。看到爸媽如此孝敬爺爺奶奶,我也想孝敬一下爺爺奶奶。前幾天,我在一家蛋糕店里,看到了一個非常好看的蛋糕,這個蛋糕大約十寸,上面有一個桃子,卡片上寫了個壽字。我想奶奶一生中從來沒過過一次生日,今年九月我要給她過一次生日,這個蛋糕不正好可以祝奶奶長壽嗎?等到奶奶生日那天,我就會用我的零花錢買下這個蛋糕送給奶奶。我把這個計劃告訴爸爸媽媽,爸媽都夸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除了孝順之風,我們家還有勤儉之風,善良之風。這些都是父母留給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會繼續把這些家風傳揚下去。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4】
剛開始聽到“家風家訓”,年少無知的我,無法了解其中是什么樣的概念。通過寒假,在老家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度過春節的日子里,我漸漸明白了:原來祖國的富強發展和我們中華民族5000年的傳統美德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我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紅火了,因為我家每個人都遵循著樸實善良的家風習俗。
雖然我家里祖輩們不是什么名門望族,沒有什么嚴格古板的家訓教條,可是我在生活中發現了,家里人都自覺的養成并堅持著各自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天清晨天剛發亮,我一睜開眼,就看到奶奶早已在地上忙碌著給一家人做早飯,順便把屋子里收拾得干凈利落。爺爺已經在院子里忙著自己的任務,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在外打拼了一年的爸爸媽媽被吵醒了,也起來找一些事情去做。我也不好意思睡懶覺了,趕緊起來洗漱一下,讀一陣自己的書,計劃一下自己一天要做的作業目標。
平常生活中,我們家庭成員之間都很和睦,即使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也能相互理解,一家人共同努力把每件事都處理好。關于個人習慣,每個人都會主動講好各自衛生,按時吃飯,主動為家庭的幸福努力地去打拼。
我們的小家庭有這樣的家風,祖國的大家庭有傳統文化作家風,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的!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5】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我家,也有自己的家風。
我的爸爸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爸爸,同時也是我家家規的創始人。
聽爺爺說,爸爸小時候吃了許多苦,但是他不怕辛苦,到現在還習慣幫爺爺干農活。他每天比我和媽媽起的都早,大約5點鐘就醒了,馬上起床洗漱,早上的洗臉水放到一個水桶里儲存起來,留著沖我們家的馬桶。之后悄悄的把家里的東西收拾好,把媽媽做飯的東西洗干凈,6點鐘的時候,媽媽起來做早飯時,只用炒就可以了。可我洗臉的時候不像爸爸那樣,會浪費不少水。爸爸看了,多次跟我們講道理,我們不聽,他只好記在了本子上。
爸爸不僅節約用水,還節約用電。冬天時,我家的四臺空調同步運行,不在家也運行,于是,爸爸在上班前把空調全部關上,以至于我和媽媽都不大理解,因為不開空調的話,屋里會很冷,而爸爸卻把空調關上,這是為什么呢?直到每周一次的家庭會上,爸爸才說明原因。家庭會開始,我先講星期的大事,之后媽媽說,爸爸最后講解一周的疑問,他說:“我們用的水是有限的,要節約,比如:洗衣服水可拖地,洗臉、洗菜水可以沖馬桶。而多開空調的話是不好的,這樣不僅浪費電還會讓我們家的電費直線上升,所以我才會這樣關掉。”我們聽后恍然大悟。
從那以后,我家墻上貼了一句經典廣告詞,“如果不節約用水,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會是我們的眼淚”,爸爸教會了我勤儉節約。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6】
在我們家,最重要的家風是:誠信、善良、孝順。從我懂事開始,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誠信,善良,孝順長輩。我現在給大家說說誠信。
在我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家門口的公園玩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喝飲料,我也想喝,我就跑到小店里去偷偷拿了一瓶,正想打開喝,爸爸走過來了,他問我:“這是從哪里來的?”我低著頭不敢回答,爸爸嚴肅的又問一次:飲料哪里來的?我輕輕的說:從小店里拿的。爸爸非常生氣,還動手打了我,這是爸爸第一次這么生氣,他讓我把東西還回去,并跟我說,以后不能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這是小偷行為,做人要誠信。我記住了,以后再也不敢這么做了。
爸爸說:百善孝為先。就是說我們要孝順長輩。父母辛苦把我們養大,到老了,我們就應該去贍養照顧他們。爸爸小時候,家里很窮,他的學費都是他的爺爺捆掃把拿去學校抵學費的,他爺爺老了,眼睛就瞎了,爸爸經常給爺爺洗腳,端水,送飯,直至老人過世。后來他奶奶也眼睛瞎了,爸爸同樣照顧她直到過世。
我的家風就是這樣淳樸,我也要遵守并把它傳承下去。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7】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而禮儀之首便是孝順父母。古往今來,凡是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不具有這種高尚的品德。
我的爸爸媽媽也是如此。媽媽有好吃的,全都留給姥姥姥爺吃;有時候下班回到家,雖然筋疲力盡,面對年邁的老人,她總會愉快地和他們一起在廚房忙碌,用心給大家做飯燒菜。爸爸的家鄉在江西,但他還堅持每個月都給家人通電話,噓寒問暖;而且每逢春節,我們一家還會驅車近千公里回江西,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春節,給他們拜年。
我正是在這個家庭的熏陶下茁壯成長,我也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
記得那是一個秋天,看到家里的兩種水果:蘋果、梨。我興致大發,決定來做個水果拼盤,給家人解解渴。經過一番努力,整個水果拼盤就大功告成了。
我把誘人的水果拼盤依次給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嘗一遍,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后,我才吃了一小口,真是甜在嘴上,更甜在心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近朱者赤”,良好的家風不僅規范了我的言行舉止,還讓我在耳濡目染中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走出去,我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正所謂“身教重于言傳”,爸爸媽媽用自己的親身實踐來教育我“百善孝為先”,讓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懂得感恩、學會回報,長大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也一定不會辜負他們的期望!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8】
“校有校規,家必然有家風嘍!”這是人們常常念在嘴里的那句話,但有些人還是會問“家風是什么?你們家的家風怎樣?”我會不加思索地脫口而出:“我們家的家風很和諧。”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快過年了,全家歡聚一堂。早晨,我被媽媽從睡夢中叫醒,睡眼朦朧地洗了把臉吃過早飯,媽媽便叫我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男女老少齊上陣,各忙各的,我呢,疊被子、掃地、拖地、抹桌子、洗碗……忙得不易樂乎!起初,我干得還挺帶勁,可后來就不耐煩了,但最終還是干完了。正好,也快中午了,媽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讓我把碗筷準備好,叫全家一起來吃飯,我干了一上午,有點情緒,媽媽看到了我的不滿,語重心長地說:“爸媽為了操持這個家,沒日沒夜的工作,回家還得照顧一家老少,你長大了,應該懂的心疼大人,在家幫助家人,出門幫助他人,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姑娘。”媽媽的話還沒說完,我便羞愧地低下了頭。
晚上,爸爸又心平氣和地教導了我一番,讓我更加明白了:李氏家風不在于嚴不嚴,而在于愛不愛。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素材【篇9】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的爺爺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我的父母也是普通普通的公務員。但是從祖輩那里傳下來的家風,我一直銘記在心中。
父親小時候家里貧窮,有三個弟兄,父親排行老二。每到稻谷青黃不接時,父輩們家里就缺糧了,爺爺沒辦法,只好出去向親朋好友借糧食來艱難度日,等到秋收稻谷后再還給人家。奶奶沒有上過幾天學,但是奶奶說了句很有文化的話讓父親記憶猶新:掙錢如針挑土,花錢如水推沙。大概意思是掙錢是很不容易的,花錢就如流水一般。那時候家里養了二十幾只鵝,爺爺沒有精力去照顧它們,放鵝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父輩身上。每天清晨,爸爸他們三兄弟就把鵝趕到草地上吃草,自己則搬一把小凳子坐在草地旁拿著一本厚厚的書認真讀。希望通過讀書,自己能有出息,將來不讓爺爺奶奶再干重活,不再受苦。爸爸還記得,每到放寒假時,天還不亮,就用架子車拉甘蔗到三十里外的謝家鎮去賣,但一次就只能賣十幾塊錢。還有一次,是大年三十凌晨五點,父親和爺爺就拉著甘蔗出去賣了,回來時已經是中午一點了當時爸爸就深知錢來的不易,要勤儉,不能隨意浪費食物。
人一生中要學會感恩。要吃水不忘挖井人,要飲水思源。有一次過母親節,我送了媽媽一條幾塊錢的手鏈,媽媽為此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爸爸從不大手大腳,做事精打細算,很會懂得變廢為寶。舊衣服也舍不得扔,說還能再利用
孩子是苗,家風是雨,滋潤著我的心田,激勵我走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