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七篇
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篇1)
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世界各國人民命運相連、休戚與共。面對全球肆虐的疫情,全世界唯有團結起來,攜手合作,才能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打造守護人類健康的“生命之舟”。
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讓“生命之舟”在“風雨同舟”中,攜手前行。如今,新冠疫情現在已波及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70多億人口,奪走了30余萬人的寶貴生命。在全球化深度發展的今天,各國緊密聯系,相互依存,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疫情之外。戰勝新冠疫情需要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在這個關鍵時刻,團結合作尤為重要。面對新冠疫情挑戰,各國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在合作抗擊疫情中,進一步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大意義。在這個關鍵時刻,秉持人類命運體理念,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必將凝聚起全球同心,戰勝疫情、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
共守“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讓“生命之舟”在“吳越同舟”中,同心協力。古人以吳越同舟來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國人民必須要有同舟之心,才能匯聚起同疫情斗爭的磅礴之力。經過艱苦卓絕努力,付出巨大代價,中國有力扭轉了疫情局勢,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及相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幫助。特別是__宣布的中國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硬核舉措,更展現了中國所一直秉持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勢必將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注入強大的“源動力”。
共享“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讓“生命之舟”在“白魚入舟”中,迎接勝利。古人以白魚入舟比喻勝利。而在全球抗擊疫情的實踐中更表明了,唯有團結合作才能迎接勝利的曙光。在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多國愛心匯聚而來。面對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中國也及時向有困難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向世界積極分享中國經驗。中國已經以自身的經驗展示了團結合作在抗擊疫情中的成效。在抗擊疫情中,無數的人們,選擇緊緊站在一起,結成抗擊疫情的命運共同體。在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中國引領下,必然能讓越來越多的國家伸出團結合作之手,來一起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護航生命,進而迎接全球戰“疫”的勝利曙光。
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篇2)
3月11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兩名專家從成都出發,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遣志愿專家團隊集合,一行7人趕赴意大利。繼伊朗、伊拉克后,中國又派專家團隊支援意大利抗疫!此外,中方專家團隊隨行攜帶了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醫療用品和設備、中成藥等救援物資。這仿佛一道來自中國的光芒,開始在世界范圍點亮了全球抗疫的“星星之火”。
在“至暗時刻”閃耀“中國之光”,點燃希望。近日,意大利總理孔特宣布,為防止新冠疫情進一步擴散,意大利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封城禁令,意大利將禁止所有公共集會,包括足球比賽在內的所有體育賽事都將被暫停。孔特用“至暗時刻”形容了當前的困境。而意大利駐歐盟大使馬薩里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危機不僅僅是某個國家的事,它是一場“歐洲危機”。馬薩里還強調,意大利已經要求啟動歐盟的民事保護機制,以確保個人保護所需的醫療裝備供應。但不幸的是,沒有一個歐盟國家響應歐盟委員會的呼吁,只有中國作出了雙邊回應。在其他國家面對困難時,中國挺身而出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在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中以大國的擔當,亮起了照亮世界的“希望之光”。
以“中國經驗”燃起“勝利之焰”,驅散迷惘。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采取各項措施全力抗擊疫情,成功以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舉措,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疫情防控形勢已經整體可控趨于穩定。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國內的經濟社會生活特別是復工復產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國也開始力所能及地提供國際援助。中國急人之所急,開始積極行動,各路抗“疫”人員和物資快速上路,有馳援日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有馳援韓國的醫用口罩,更有馳援伊朗和意大利的中國專家組……一樁樁一件件,國際社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而中國成功抗擊疫情的經驗更如同寶貴的財富,會在世界范圍內燃起“勝利之焰”,不斷增強全球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啟全球戰“疫”新模式。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命運相連、休戚相關,人類社會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面對疫情,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唯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舟共濟、共同戰“疫”,才是國際社會的唯一正確選擇。在其他國家抗擊疫情的努力中,中國不應缺席、也不會缺席,這是中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必然要求。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貢獻中國智慧。在中國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引領下,在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力量融合下,全人類必然將攜手開啟全球戰“疫”新模式,從而邁出走向勝利的堅定步伐。
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篇3)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時代要求、人民的期待。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如何才能世界各國人民實現攜手并進,通過應對全人類共同的風險與挑戰,需要有一種超越地域與時空的理念,需要一種“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情懷與擔當。尤其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維護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面對任重道遠的疫情防控,世界各國人民要攜起手來,風雨同舟,早日驅散疫情的陰霾,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無論是在共同應對新冠疫情的斗爭中,還是在推進世界經濟的發展中,中國始終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用實際行動踐行落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非空洞概念,而是一個著眼當前與未來的科學體系。這個共同體涉及方方面面,從“衛生健康共同體”到“安全共同體”,從“發展共同體”到“人文共同體”,從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到更多的共同體,需要世界各國凝聚共識,更需要拿出務實行動。國際社會要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要堅持對話協商,堅持共建共享,堅持合作共贏,堅持交流互鑒,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尤其是面對百年未有之世界大變局,面對后疫情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挑戰,面對各種蠢蠢欲動的逆全球化傾向,需要世界各國拿出務實行動,深刻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作出表率與擔當。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貢獻中國力量。中國不僅在倡導倡議,而且也做出了表率行動。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的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歡迎世界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的發展快車。中國向世界做出莊嚴承諾,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不會改變,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打造伙伴關系的決心不會改變,支持多邊主義的決心不會改變。無論是從疫情防控,還是“一帶一路”,或者區域經濟發展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中國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注入了強大動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中國愿同聯合國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篇4)
有一種溫暖叫中國援助,有一種傳遞叫中國精神。據統計,隨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中國政府已經宣布向82個國家和世衛組織、非盟提供對外援助,并且在援助物資上都印有“千里同好,堅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擔風雨”“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等美好寄語,堪稱“世界詩詞大會”。文字的背后,飽含了中國人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深情厚誼、彰顯了中國和世界各國共同戰“疫”的堅定決心。歷經五千年櫛風沐雨,中華民族始終傳承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這是華夏兒女割不斷的共同的文化傳承,它詮釋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中國精神,凝聚起捍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義力量,推動世界文明的巨輪劈波斬浪,奮力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這精神,始于中華五千年文明積淀的文化認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滄桑歲月凝聚的精神力量,在這片神奇的黃土地上,洋洋灑灑寫下了輝煌壯麗的華章。風雨疾來,唇亡齒寒;唇齒相依,同舟共濟。正是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普遍認同,讓“志和者,不以山河為遠”,縱然時空相隔,也要跨越山海逆行相助。在古代,文化認同藏在辛棄疾的水龍吟里,也藏在范仲淹的生死憂患里,更藏在屈原的國殤里。在今天,它又呈現在84歲高齡仍奮戰防疫一線的鐘南山院士、臉龐留下深深勒痕的“最美醫生”劉麗、身患漸凍癥卻沒有休息過一天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等人的身上。若問家國情懷為何物,我想它大抵存在于對民族文化認同的壯懷激烈里,正是這些“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英雄群像,挺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匯聚了直抵人心的時代力量。
這精神,合于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的團結奮進。危難時刻彰顯初心本色,也才能看到一個民族浮現出來的真正的強大。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以中國共產黨強大的動員能力,將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中國人民聽從國家的安排、響應國家的號召,或實施自我隔離、或積極走上前線,以高度的自律意識和較強的組織管理,將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浩然正氣展現得勇毅恢弘。多難興邦。困難打不倒壓不垮英雄的中國人民,反而讓每一位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站在一起,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扛起一份份匹夫有責的擔當、完成一次次偏向虎山行的逆行,以眾志成城屹立天地間的民族自信、偉大中華堅定永向前的團結奮進,共同為抗擊疫情奉獻自己的力量。
這精神,終于世界同期盼命運相連的美好愿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戰“疫”的見證者、親歷者和戰斗者,即使不能以“最美逆行者”的血肉之軀在抗疫一線抵擋黑暗,也在用平凡工作默默書寫屬于自己的愛國篇章。“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這場戰“疫”讓我們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民族精神,它凝聚的華夏“力量”,為中華兒女披荊斬棘注入了必勝自信;這場戰“疫”讓我們見證了“山川異域、與子同袍”的逆境無私付出,它增添的華夏“色彩”,為中華民族戰勝疫情繪就了時代圖譜。追夢人的初心與使命,奮斗者的詩與遠方,是中華民族重整行裝開啟新征程的動力與源泉,中華兒女必會同與世界人民一道,在攻堅克難中抖落一路“征塵”、在同舟共濟中傳承華夏力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大愛”文化,傳播“大愛”智慧,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世界共識,成為世界發展的歷史必然。
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篇5)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看到,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更加突出,恐怖主義、網絡犯罪、跨國有組織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問題愈加難解,安全領域威脅層出不窮,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挑戰。安全問題是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如果解決不好,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就難以順利推進。“促進和平與發展,首先要維護安全穩定;沒有安全穩定,就談不上和平與發展。”對此,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共同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如何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點主張”切中要害,賦予這一時代命題更為豐富和深刻的內涵。“單者易折,眾則難摧。”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商量。
一要堅持合作共建,實現持久安全。安全問題是雙向的、聯動的,各國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樹立合作應對安全挑戰的意識,以合作謀安全、謀穩定,以安全促和平、促發展。
二要堅持改革創新,實現共同治理。各國政府和政府間組織要承擔安全治理的主體責任,推動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發展。
三要堅持法治精神,實現公平正義。國與國之間開展執法安全合作,既要遵守兩國各自的法律規定,又要確保國際法平等統一適用,不能搞雙重標準,更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
四要堅持互利共贏,實現平衡普惠。各方應該堅定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在謀求自身安全時兼顧他國安全,努力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安全之路。
“實現本國發展是對世界的貢獻,實現本國安全穩定也是對世界的貢獻。”近年來,在不斷推進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進程中,中國政府不斷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嚴厲打擊、嚴密防范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前,中國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這是中國為世界安全穩定作出的貢獻。中國在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還始終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遵守國際規則,履行國際義務,積極參與并倡導國際執法合作和全球安全治理。
深度開展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提出責任共擔、社會共治的國際禁毒合作方案,聯合各國開展國際追逃追贓、打擊電信詐騙等執法行動,全面參與國際和區域合作框架內的執法安全合作,堅定支持和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篇6)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時局下的合理選擇。從2017年2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可以看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全世界人民所盼望的,一起共筑地球村,攜手并進,合作共贏。
為何“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詞會被提出?首先是基于當前國際形勢。當前形勢的特點是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信息多樣化。恐怖主義等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司空見慣,對國際秩序和人類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不論你的國籍是什么,地域是什么,語言迥異都無妨,因為實際上我們都處于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像明清那樣閉關鎖國在現在看來是最不明智的決定,最終只會重蹈覆轍,各個國家相互依存,謀求互利共贏已經達成了共識。2008年的經濟危機的爆發、2014埃博拉病毒的蔓延更讓人們意識到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國的危機通過全球化的鏈子可以很快波及其他的國家,從而使整個世界遭到重創。面對著一個一個層出不窮的危機,同住在地球村的我們只有同舟并濟,互相幫助才能渡過這些劫難。亞洲金融危機之后中國大力幫助亞洲國家,以及東盟國家。設想一下,如果發生了這些危機我們都以鄰為壑,各自為政,甚至大打出手,那么這些危機將會演變成上世紀的世界大戰,損失多少無辜民眾,帶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標,我們新時代的青年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應該擔負起我們的責任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其次是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不斷傳承。自古以來中國就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以和為貴是我們從小到大都在聽的俚語,除此之外類似于“協和萬邦,萬國咸寧”的諺語數不勝數。像廉頗藺相如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可見“和”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我們中國尋求的都是和平發展,契合好時代主題,做好大國榜樣是我們的目標。即使擁有像核武器等殺傷力極大的武器也承諾不輕易使用為的就是將和平發揚出去。除此之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出發點便是在各國和平發展的基礎上一起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共同發展。可以看出這種以“和”為中心的中華優良傳統文化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心理念不謀而合,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和”文化的重要成果。
那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于中國有什么好處呢?第一,有利于構建穩定、和諧的國際社會環境。改革開放除了給我國帶來了極大的發展和機遇的同時也為我國帶來了別國的虎視眈眈,釣魚島事件,華為事件都是新時代我國面臨的挑戰,而我國為了自身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穩定、和諧的國際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有利于這個和諧環境的創建,并且還能樹立合作共贏的價值觀,從而鞏固我國的世界地位,使我國更多的與世界接觸,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發展。而在此之前我們需要認識幾個共同價值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以及相互依存觀。我們既然選擇共同發展就需要形成一個共同利益觀。我們都是全球化的一份子,世界的利益就是我們的利益,我們不僅要維護好自己的利益也要有為這份利益的發展出力的奉獻精神。可持續發展觀是一個長遠的觀點。我們在為現在謀求發展的同時也要想到為未來的人們留下什么,如果他們只能利用我們所留下的“垃圾”那我們現在努力發展的意義何在呢?相互依存觀指的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家庭,每個人的權利都可以不用像近代那樣通過戰爭的方式獲得,通過建立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們可以一起守護我們的共同利益。有了這些相同的價值觀為前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將事半功倍。
第二,有利于加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交流。俗話說一個主意和一個主意湊在一起將會產生很多很多其他的主意。同理可得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的指引下,大家暢所欲言,為亞洲為地球村的發展進言獻策,最終達成共識,攜手并進,繪畫出更好的藍圖。
新時代,中國要賦予改革開放不一樣的含義,讓其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融合,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促進各國資源的合理利用,讓中國、周邊國家、甚至世界合作共贏。
第三,有利于發揚中華文化,提升中國軟實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底是從中國傳布出去的,骨子里還有著中國源遠流長又博大精深的智慧。將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人心,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將會大大提升,我國在世界林中的根將會扎的更深,面對各種困難才有屹立不倒的資本。
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現在還具有現實意義嗎?從當前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就可以看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沒有過時反而錦上添花。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中國遭受疫情的摧殘時各國都紛紛伸出援手,因為幫助我們即幫助自己。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當疫情蔓延至全世界,中國疫情緩和時,中國也沒有忘記,口罩等醫療物資不斷輸出,鐘南山院士分享抗擊經驗,展現出中國力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只有不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可以渡過此次困境。
說了這么多,什么國家,世界似乎離我們都很遠,那我們作為新青年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些什么呢?
我們所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那我只能從身邊所見去闡釋這一理念。最近的還是新冠疫情。現在疫情發展到全世界,不僅影響到各國人民的健康,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也受到了重創,就從我的身邊來看,進出口貿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許多進出口貿易的公司開始給員工放長假,因為沒有訂單,此時如果大家罷工,像歷史那樣去他國掠奪資源,那么這無異于是歷史的倒退。此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優勢呈現出來,一環扣一環的相互依存關系讓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幫助,雖然會有一定影響,但是我們依然為國外的疫情所祈禱,希望可以早日結束,讓生活恢復正常。還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不論是我們去到別國還是別國來的留學生都證明地球村正在逐步融合,互相認同對方的文化,并且相互學習都證明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在被構建,我們去到另外一個國家除了學習還宣傳了自己國家的文化,我們彼此了解彼此進步,共同發展。
將目光放遠,我們現在所做的各種努力都是為未來蓄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揮而就的,我們需要更豐富的知識,更好的對事情的處理方式,更嫻熟的待人接物的方式,面向世界,做出下一步抉擇,讓我們在五彩的跑道上揮灑屬于我們的青春的汗水。
而我,作為一名戲劇影視文學的學生,我也想為我的養育之地的發展盡一份菲薄之力。那我只有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筆作矛,將我們所要表達的,想要傳播的都傾注到文字當中,通過影片、劇本、小說的方式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地球村的和平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信息化時代一日千里的今天,全球化以絕后的速度發展著,世界的發展暗藏危機,在其他國家仍然迷茫停滯不前時,中國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新的目標,一個自己對于如何促進世界發展的設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新時代下,各國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難以獨善其身,因此,我們只有另辟蹊徑,放棄原來的舊思想,統一起來,與霸權主義作斗爭,適應新環境,才能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時代的血液不會放棄,我們從小學習以和為貴的思想,在保證自己三觀正確的前提下我們努力鉆研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新時代下的和平之鴿并沒有被時代所拋棄,反而被賦予新的含義,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文(篇7)
__X老師的黨課引起了我對“命運共同體”這個詞的一些感想。
“命運共同體”在我看來,即是人與人之間通過某種關系聯系在一起,具有利益相關,成為一個整體。就像螞蟻一樣,一窩螞蟻可以被稱為一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一個國家,形成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條件是統一。在中國,無論是大陸人、香港人、澳門人還是臺灣人,都是中國人。兩岸三地形成一個緊密的民族命運共同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古訓言“和則兩利,分則兩傷”,用來形容今日海峽兩岸的關系是十分貼切的。幾天前,余光中老先生仙逝,《鄉愁》卻依舊成了理不清的愁。但我們相信,中國的兩岸命運共同體一定會建成,我們為了統一已經做了太多正確且有效的實踐,香港、澳門在回歸后不僅沒有衰落,反而再度騰飛。我相信,只要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和一個中國的原則,臺灣終究能回歸。兩岸命運共同體終究能夠形成。
生物學上,兩種生命通常為競爭關系,而如果他們能夠形成一種關聯,互利共生,則會大大增加雙方的生命力。國與國也是這樣,國家之間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就是一個化敵為友,互利共生,加強雙方生命力的過程。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每一個生命都應平等的擁有它,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當前,伴隨工業的發展,人類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環境越來越嚴峻,如果能夠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面對困境,我相信一定能有效的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
中國是近幾十年來經濟發展最為迅猛的國家之一,在世界經濟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我黨的最終目標是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如果中國能夠和世界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能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方案,為人類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也能為中國構建一個安定的外部環境,有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
命運共同體思想是集民族命運與人類福祉為一體的思想,和平一直是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追求的狀態,如果我們能夠真的形成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整個世界都會變得和平,我們能夠一同去解決人類面對的問題,而不是把精力消耗在如何維持和平,甚至導致對世界造成更大的破壞上。
我們只有一個祖國,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都是平等的生命,理當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計,為天下謀,共同創造一個自由平等的世界,來迎接美好的明天。